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小麦后代高蛋白株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DNA导入小麦,经过连续4代田间筛选和蛋白含量测定,获得高蛋白变异株系.采用RAPD分析技术,用34条随机引物对供体大豆、受体小麦和3个高蛋白小麦变异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有29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18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高蛋白小麦突变株与受体小麦(对照)相比出现了条带的增加、缺失、扩增带深浅等变化,也出现了与受体小麦不同而与供体大豆相同的扩增带.实验结果表明,外源大豆DNA导入受体小麦可以引起后代基因组DNA序列变化,扩大小麦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拟南芥幼苗过程中的冻害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往往由于真空造成的冻害而不能存活.文章以拟南芥幼苗为对象,尝试了玻璃化法对注入过程中冻害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玻璃化处理的2 d龄幼苗经液氮冻融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进行离子注入,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活率在90%以上;而未经玻璃化处理的幼苗离子注入后均不能成活.玻璃化后注入的幼苗成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受注入的离子能量的影响不大.显示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遭受的冻害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别从浸种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可溶性糖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大豆种子后,其无机离子、可溶性糖、酸性物质的泄漏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且其长势好于对照组,说明离子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豆遭受的吸胀冷害。  相似文献   
4.
离子束介导GUS基因转化拟南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离子束介导GUS基因导入拟南芥种子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注入干种子后进行转化,未得到瞬间表达的结果。而注入玻璃化保护后的2天龄幼苗,再进行转化,转化效果明显提高,得到了大约10%的瞬间表达。揭示对于像拟南芥这样的小粒种子,采用幼苗注入后转化,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5.
离子注入法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离子束介导法将外源GUS基因直接导入小麦成熟种子.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可以达到70%以上.当代(Ru)PCR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植株的频率与离子注入剂量有关,适宜的注入剂量为7×106离子/cm2.PCR-Southern和Southern B1ot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说明离子束介导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是可行的.另外还探讨了用离子束介导创造小麦远缘分子杂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历史、基本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和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物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这一问题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LTR-反转录转座子是真核基因组重要的组成部分,能通过RNA中间体完成在基因组上的转座。小麦种子受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后能促进其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经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注入的种子发芽24h和48h后,其中的copia-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可达到对照的40倍。用基于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和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2种分子标记技术扩增经低能氮离子注入后的小麦DNA,指纹图谱显示出了一定的多态性,这说明低能氮离子束激活了小麦中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座活性。转座子转录活性的增强可调节其邻近基因的表达和mRNA的拼接,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到基因组上新的位点后,使基因组上的基因发生了重排,这种重排可能表现为植物表型的改变。因此,推测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提高和转座激活是产生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烟气分析、卷烟配方设计、不同产地模式识别和真假烟鉴别等方面的应用,认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行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