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营养不良已成为慢性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营养治疗通过调整膳食营养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慢性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指南及近期发表的研究论文,综述了膳食营养素对慢性肾脏疾病的影响,旨在为肾病患者膳食营养的合理配制和临床上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使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受到局限,通过分析环镜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形式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现状,阐述了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为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受试菌株,研究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菌活性、对细胞内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能显著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10μg/mL的纳米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_(50))为0.59μg/mL。随着纳米银处理时间(2、4、6、8和10 h)的增长,3种酶的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SOD、POD和CAT均在4 h出现最高值,10 h降至最低。纳米银使得菌体内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纳米银破坏了病原真菌体内细胞的完整性,这可能是纳米银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葱属10种20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采自中国西南地区的10种20个居群葱属(Allium L.)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进行了观察,10种葱属植物分别为峨眉韭(Alliumomeiense)、多星韭(A.wallichii)、大花韭(A.macranthum)、韭(A.tubero—sum)、高山韭(A.sikkimense)、天蓝韭(A.cyaneum)、西川韭(A.xichuanense)、野黄韭(A.rude)、野葱(A.chrysanthum)和真籽韭(A.eusperma)。供试类群中,核型类型为2A、2B和2c,其中2c为首次报道;染色体基数为7、8、11;5个种中存在多倍体,其中天蓝韭的5倍体居群为首次报道;6个种存在随体杂合现象。通过观察发现峨眉韭的核型不对称性与海拔高度存在相关性;四倍体大花韭的核型演化伴随着st染色体短臂的断裂和丢失。结合核型、形态学和繁育制度等特征,对部分类群的进化和组一级分类等级及其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13种21居群葱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3种(含1变种)21居群葱属(Allium L.)植物进行了细胞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类群的染色体基数为7、8和11,核型的类型为2A、2B和3A型,并且存在2倍体、3倍体和4倍体。主要讨论了葱属根茎组(Sect.Rhizirdium G.Don)部分类群的核型分化和进化机制,高山韭(A.sikkimense Baker)和多星韭(A.wallichii Kunth)的细胞地理学,以及B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其在生境上的适应意义。最后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细胞分类学研究结果,对葱属植物的核型进化形成了如下认识:(1)该属植物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8,其他基数的类群是由基数为8的类群进化而来的;(2)葱属植物在核型类型的进化上存在两条路线:基数为7的类群核型进化趋势为2A→2B→2C,而基数为8的类群的核型进化趋势为1A→2A→2B→2C;(3)多倍化是葱属植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琴琴  辛晓燕  孙建伟  王德堂  宋晖  郭会灵 《生物磁学》2009,(14):2676-2678,F0003
目的:探讨DKK-1在卵巢上皮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80例卵巢上皮肿瘤手术标本进行DKK-1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DKK-1在卵巢上皮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9%,其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的阳性表达率为46.7%,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阳性表达率为80.0%,DKK.1低表达与卵巢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不同细胞分化等级与临床分期间DKK-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KK—1蛋白的表达下降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转移的一个早期事件,有望成为预测卵巢癌发生转移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运用贝叶斯和简约法对葱属(Allium)Amerallium亚属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了分析,对该亚属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推测。系统分析证实 Amerallium是单系的,并表明该亚属由三个隔离的地理群组成:北美Ameralliums,地中海区Ameralliums和东亚Ameralliums。性状进化的重建表明鳞茎是原始或祖先状态,根状茎和肉质增粗的根是衍生状态且在Amerallium这个亚属的类群中独立进化发生了几次。重建也表明该亚属的原始染色体基数x=7,其它染色体基数(x=8, 9, 10, 11)是由它转化而来的。在北美类群中,异基数性相当罕见,而多倍性似乎是一个相对频繁的进化事件。在地中海区类群和东亚类群中,异基数性和多倍性是染色体进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葱属Amerallium亚属(石蒜科)的系统发生与性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贝叶斯和简约法对葱属(Allium)Amerallium亚属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了分析,对该亚属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推测。系统分析证实 Amerallium是单系的,并表明该亚属由三个隔离的地理群组成:北美Ameralliums,地中海区Ameralliums和东亚Ameralliums。性状进化的重建表明鳞茎是原始或祖先状态,根状茎和肉质增粗的根是衍生状态且在Amerallium这个亚属的类群中独立进化发生了几次。重建也表明该亚属的原始染色体基数x=7,其它染色体基数(x=8, 9, 10, 11)是由它转化而来的。在北美类群中,异基数性相当罕见,而多倍性似乎是一个相对频繁的进化事件。在地中海区类群和东亚类群中,异基数性和多倍性是染色体进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