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云薯505’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Yunshu 505’)为材料,测定马铃薯块茎发育初期四个阶段茉莉酸含量,并以叶面喷施方式,研究茉莉酸甲酯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膨大过程中,茉莉酸的积累水平不断升高。在微型薯生产中,使用100 μmol·L-1茉莉酸甲酯在结薯期以不同频率喷施叶面,测量并统计植株、块茎性状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1次·d-1处理茎粗增加36.1%,2次·d-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低20.1%。此外,植株的叶色、茎色、花色、株型等生长性状及块茎大小整齐度、薯形、皮色、肉色、薯皮类型、芽眼深浅、裂薯率、大薯空心率等块茎性状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2次·d-1、1次·d-1、1次·2d-1、CK四种处理的植株存活率分别为45.57%、100.00%、100.00%、87.29%;前三种喷施频率处理折合产量较CK分别增加-15.61%、8.77%、12.11%。综合分析,马铃薯在块茎形成初期茉莉酸积累水平不断升高,以1次·2d-1频率叶面喷施100 μmol·L-1茉莉酸甲酯,马铃薯微型薯的产量增加最大且不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头孢菌素酶(AmpC酶)基因型分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地区三家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73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菌株的质粒,采用多重PCR扩增AmpC基因,应用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对所有菌株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用K-B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8株(65.8%)AmpC基因扩增阳性,经DNA测序显示,其中46株为DHA-1型,1株为CMY-2型,1株同时产DHA-1和CMY-2型;7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49株ESBLs阳性,其中36株AmpC基因和ESBLs均为阳性。AmpC和(或)ESBLs阳性菌株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于AmpC和ESBLs均阴性者。结论本地区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检出率高,基因型主要为DHA-1,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丙二烯氧化合酶基因(TaAOS)的克隆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二烯氧化合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是茉莉酸脂加氧酶合成途径过程中的第一个酶.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Jinghua No.3)克隆到了该酶的一个全长cDNA片段,其开放阅读框长约1 410 bp,编码一约含4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推测其分子量为51.9 kD.Southern分析显示其在基因组中以3个拷贝的形式存在.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表达可被外源的茉莉酸诱导,诱导10 h时达到高峰,进一步的RNA原位杂交表明该基因优先在幼叶中,尤其是在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中表达.同时,原位杂交还显示质膜钙通道的抑制剂La3 并不能抑制外源茉莉酸诱导该区域TaA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淋巴毒素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重组人淋巴毒素(rhLT)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以进行体外分子进化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应用含随机核苷酸序列的引物,通过Overlap PCR的方法分别对rhLT 的46、106和130位氨基酸进行定点随机突变,获得各单点随机突变体库。通过基因操作将这三个单点随机突变体库拼接并克隆于Pmd_18T载体建立三点组合突变体文库,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原核表达该变异体库,体外测定生物学活性。成功获得rhLT三点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其转化克隆数达到1.5×105,是多样性理论值的4.5倍。50个样品的序列分析显示各个位点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突变都呈随机性分布。对原核表达的30个样品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70%(21个)的样品无活性、23.3%(7个)的样品活性低于rhLT、6.7%(2个)的样品活性高于rhLT。成功构建了rhLT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该库不仅在一级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多样性,而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为应用噬菌体展示等高通量筛选策略对淋巴毒素进行体外分子进化和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劲松  种康 《植物学报》2002,19(2):164-170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茉莉酸甲酯等统称为茉莉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在植物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茉莉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调控,并对茉莉酸的一些突变体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茉莉酸在发育及防御尤其是在雄性不育及抗病虫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综述了茉莉酸信号转导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茉莉酸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吴劲松  种康 《植物学通报》2002,19(2):164-170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茉莉酸甲酯等统称为茉莉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在植物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茉莉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调控,并对茉莉酸的一些突变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茉莉酸在发育及防御尤其是在雄性不育及抗病虫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综述了茉莉酸信号转导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55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或ATB-FUNGUS 3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构成比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9%)、假丝酵母(18.0%)、肠球菌(13.1%)、肺炎克雷伯菌(6.6%)、铜绿假单胞菌(6.3%)。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4.3%~26.8%。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和肠球菌等为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CNS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药敏.结果:在426株CNS中共分离13种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分别为218株、103株、46株,各占51.17%、24.18%和10.80%;CNS对氟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25%,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笨唑西林、红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大于50%.从CNS中检出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分别为350株和76株,分别占82.16%和17.84%;MRCNS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与MSCN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需要加强量CNS病原学耐药性监测,了解其分布特点,及时向临床反馈公布,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差异,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后,经VITEK-AMS60或VITEK-II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的鉴定,用Kirty-Bauer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尿液与血液之间,以及尿液与伤口分泌物之间,分离株均对所检测的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尿液与穿刺液分离菌对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外的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液与穿刺液、血液与伤口分泌物和穿刺液与伤口分泌物间,除穿刺液与伤口分泌物分离菌对美洛培南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等11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