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60Coγ射线5Gy照射后第7天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采用聚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人TGFβ1正、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MAMneo-TGFβ1和pMAMeno-AntiTGFβ1转入HELF,转染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出来。提取培养细胞的染色体DNA,用DAN斑点印迹分析表明,它们能与neo基因特异杂交。用neo基因特异的PCR引物能从转染细胞扩增出276bp的阳性片段,而未转染细胞则扩增阴性。  相似文献   
2.
电磁脉冲辐照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与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电磁脉冲(场强为6× 104 V/m)辐照后早期海马区细胞凋亡和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在照射后1h、6h、12h、24h和48h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死亡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用光镜和电镜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在电磁脉冲辐照后,海马神经细胞不仅发生快速的坏死,而且还发生凋亡,同时在早期即可见到血管、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组织的形态学异常.表明大鼠大脑受电磁脉冲辐照后早期海马区可发生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以及各组织成分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上述变化可能与电磁脉冲致细胞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速投射物所致远达效应造成多脏器损伤已得到证明。由伤口而致的外源性感染也有大量的报道,但远达效应能否致机体微生态发生改变?能否致肠道细菌发生易位?还未见报道。肠道细菌易位可能是危重病人 MSOF 的致病因素、也可能是创伤、烧伤病人难以解释的败血症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发生肠道细菌易位有三个原因:(1)肠粘膜屏障的破坏,(2)肠道中固有菌群比例失调而致某种细菌过量生长和(3)宿主的免疫功能下降。此三点在创伤的啮齿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而在大动物中还未有人证实。远达效应是除原发伤道外,在无解剖联系的伤道外组织和器官也能致伤。据此我们设想:如肠粘膜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4.
三种波段电磁辐射致大鼠睾丸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性探讨电磁脉冲(EMP)、S带高功率微波(S-HPM)和X带高功率微波(X-HPM)三种波段电磁辐射致睾丸组织受损的近期和远期效应及其相关敏感指标。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92只,随机分为EMP组、S-HPM组、X-HPM组和对照组,于照后不同时间点采集睾丸组织称重,光镜观察睾丸损伤,并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曲细精管病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三种波段电磁波辐照后睾丸结构和生精细胞形态损伤基本相似:早期睾丸重及睾丸重/体重比值呈下降趋势;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变薄,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精原细胞变性坏死并由管壁脱落,精母细胞和精子数量减少并团聚于管腔中央,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曲细精管受损百分率显示EMP组最重,S-HPM最轻,生精细胞受损数量与程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三种波段电磁辐射对睾丸生精细胞的损伤,具有速发性、时相性、分布不均一性特点;损伤程度呈EMPX-HPMS-HPM;睾丸曲细精管受损百分率可定量反映其损伤程度,可望成为评估电磁辐射致睾丸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不同波段电磁辐射致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损伤效应的异同.将原代培养的Sertoli细胞经场强6×104V/m的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平均功率密度为100mW/cm2的S-波段高功率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电磁脉冲对下丘脑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测定了电磁脉冲辐照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前后细胞内LDH和培养上清中LDH、AST、CHE、K+、Na+浓度及与时间的关系。对新生的Wistar乳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在6孔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14天时,用高场强EMP模拟源(场强为6×104V/m,脉冲上升时间为20ns,脉宽为30滋s,主要频率成分为0—100MHz),以脉冲重复频率为2.5次/min,辐照2min。并于辐照后0h(即刻)、1h、6h、12h和24h应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LDH及培养上清中AST、CHE、K+、Na+浓度。结果表明,电磁脉冲辐照后即刻就可引起培养上清LDH、AST明显升高;辐照后1h细胞内LDH明显降低,而培养上清中LDH、AST、CHE、和K+明显升高;辐照后6h细胞内LDH明显降低,而培养上清中LDH、AST、CHE、K+和Na+明显升高;辐照后12h细胞内LDH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CHE、K+和Na+明显升高;辐照后24h上述所有指标基本恢复。由此可以认为,电磁脉冲辐照后可引起下丘脑神经元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对PC12细胞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PC12细胞,将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后,建立微波辐射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微波辐射后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动态表达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微波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微波辐射后6h~3d,假辐射组和辐射组PC12细胞中Raf-1、ERK表达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两组差别不显著,但辐射组Raf-1、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均较假辐射组明显升高,表明Raf/MEK/ERK信号通路活化增强可能是微波辐射致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表达的影响。原代培养的Sertoli细胞分别经场强6×104 V/m的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平均功率密度为100 mW/cm2的S波段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和X波段微波(X-bandhigh power microwave,X-HPM)辐射4 min。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ertoli细胞AR的表达,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Wistar大鼠分别经S-HPM、X-HPM和EMP照射20 min,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睾丸组织AR的表达,发现辐射后7 d有显著降低(P<0.05,P<0.01)。三者比较,AR的表达总体呈EMP>X-HPM>S-HPM的趋势,而FSH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Sertoli细胞AR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致...  相似文献   
9.
检验血型是临床医学上给患者输血和做手术前的一项常规工作 ,是进行亲子鉴定和法医鉴定的一项主要参数 ,也是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随着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和实施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关注血型和血型遗传问题 ,尤其产生了渴望揭开人类血型遗传的神秘面纱 ,期待早日了解血型遗传真谛的愿望。据此 ,笔者因势利导 ,与医务工作人员配合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进行了引导中学生研究人类血型遗传的尝试 ,并获得较好的成效。1 指导理论研究分班指导、分组研究、统计归纳 (见表 1~表 3)。表 1  Rh血型遗传类型亲代子  代R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21waf1和CyclinE在肺鳞癌组织中表达,方法:应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waf1、CyclinE单克隆抗体,对54例肺鳞状细胞的纤支镜活检标本和1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在肺鳞癌组织中P^21waf1呈低水平表达,其阳性表达率(11/54)仅为20.4%,在肺鳞癌组织中CyclinE阳性表达率(17/54)为31.5%,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其CyclinE表达量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P^21waf1在肺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CyclinE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肺鳞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