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勋  张艳  宋思梦  周扬  张健 《植物研究》2022,42(2):309-320
为了调整低山丘陵区低效林林分结构,探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全碳(C)释放规律。本研究以华南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 Presl)以及香椿(Toona sinensis(A. Juss.) Roem.)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这4个树种凋落叶按照不同树种搭配以及混合比例组合为35个处理后进行野外分解实验,探讨C释放最佳的凋落叶树种组合以及混合比例。研究发现:4个单一树种凋落叶之间,香椿凋落叶的C释放最快,檫木和香樟凋落叶次之,马尾松凋落叶最慢。31个混合凋落叶中,C释放的非加和效应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相对于其他季节,凋落叶在秋季的非加和效应有所减弱。一针一阔树种组合中,香樟凋落叶占比≥30%的处理:PC73和PC64的协同效应较强;一针两阔和一针三阔组合中,阔叶占比≥30%且含有香椿凋落叶的处理:PST613和712、PCT631和613、PSCT7111和6121的协同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2.
璩路路  刘彦随  周扬  李裕瑞 《生态学报》2019,39(10):3468-3481
生态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而山区生态用地变化及其引起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山区地域人地关系变化的反映,认识和探讨山区生态用地时空分布和形成机理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运用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和Meta分析方法,分析井冈山的生态用地变化空间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Logistic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用地的空间指向特征和时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井冈山生态用地变化显著,呈不断减少趋势,其中近城区表现最明显;生态用地转移的主要对象为城乡建设用地。1990—2000年间,井冈山生态用地的总体转移速率远远大于2000—2015年间的转移速率;林地的转移面积及占比最大,转移部分大于新增部分,属于生态用地减少型地类,而草地和水域属于生态增加型用地,且转移速率较大,是井冈山市较"活跃"的生态用地类型。(2)生态用地的时间演化过程的主导驱动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空间演变格局中的主导驱动因素为到河流的距离和到地域中心的距离。(3)199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降低但减少速率逐渐放缓,1990—2000年的年均减少量大于2000—2015年的年均减少量。其中,林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山区乡村振兴应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目标导向,实现农民生计和生态安全的协同优化,利用山区地域资源优势,强化三产融合,推进山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评估CT在SF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回顾分析CT表现以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变化。结果:15例中6例发生于胸腔内(3例发生于肺,3例位于壁层胸膜);此外鼻腔2例,上颌窦、腹腔、咽旁、腮腺、肾脏、眼眶、髂窝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CT扫描显示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早期呈明显均质性强化。病理学改变显示瘤细胞呈梭形细胞为主,具有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疏松区特征,间质可见瘢痕样的胶原和鹿角样厚壁血管,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91.67%), CD99(88.88%),Bcl-2(87.5%)和Vim(100%)。结论:SFT因有完整的包膜,故多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瘤,如境界不清多提示侵袭性生长。因病理学上肿瘤细胞分布以及有无变性坏死而呈现不同的密度特征,因富血管表现而在增强CT扫描时有较为明显的强化;最终诊断需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  相似文献   
4.
卵磷脂的提纯、鉴定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大豆油脚为原料 ,采用适合于大量制备和实验室少量制备的全溶剂法 ,无机盐复合沉淀法和柱层析法 ,提取高纯度的卵磷脂 ,通过薄层层析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分析和HPLC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并叙述了卵磷脂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视皮层分区及其fMRI 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作为一种无创、可精确定位的脑功能研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视觉系统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就fMRI研究进展及其在大脑视觉皮层功能分区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朱茯苓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通过TCMSP、BAT-MAN、TCMID和STITCH数据库以及文献挖掘筛选朱茯苓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TTD、OMIM、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失眠类疾病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BioGPS数据库进行靶点的器官定位,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进行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朱茯苓对γ-氨基丁酸(GABA)的两种受体蛋白α1亚基基因GABRA1和γ2亚基基因GABRG2的影响。最终筛选得到朱茯苓活性成分33种,潜在靶点267个,与失眠的交集靶点36个,多作用于脑、心脏等器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ABRA1、GABRG2两个靶点能够与活性成分自发结合并借助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较为稳定的构象;富集分析共获得189个GO条目和24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GABA信号通路、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等;Western blot实验证明朱茯苓能够增强小鼠脑内GABRA1和GABRG2蛋白的表达。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发现朱茯苓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发挥镇静安神的作用,为深入进行朱茯苓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那西肽高产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活跃链霉菌(Streptomyces actuosu),并应用抑菌圈和48孔板培养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那西肽菌株。研究表明抑菌圈径的大小与48孔板效价之间以及48孔板效价与摇瓶效价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达到0.534和0.896。通过多轮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3株相对效价提高50%以上的遗传性能稳定的突变株。ARTP诱变技术作为获得那西肽高产菌株的有效途径,与传统摇瓶发酵筛选相比,48孔板及抑菌圈法能显著提高那西肽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证结合中药内服与消胀贴膏脐部外敷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病证结合中药复方内服,并脐敷中药消胀贴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主要症状(腹胀、纳食、排气、排便)及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脱落1例,完成79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对体重、腹围、尿量以及主要症状,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治疗前后体重、腹围、尿量、腹胀、纳食及排气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病证结合中药内服与消胀贴膏脐部外敷可提高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大豆胞囊线虫(SCN,soybean cyst nematode)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培育抗SCN大豆品种是防治SCN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来自抗SCN主效位点rhg1和Rhg4的2个KASP标记,对487份大豆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含有抗性位点且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通过室内接种大豆胞囊线虫2号、4号、5号生理小种和新小种X12,进行抗性鉴定验证其抗性水平,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抗源材料。标记筛选结果表明,20份材料含有rhg1和Rhg4这2个主效抗性位点,其中,2份材料仅含有Rhg4位点。表型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接种的22份材料中,有1份材料对3个小种表现中抗,5份材料对2个小种表现抗或中抗。其中,1份材料对2号小种表现抗病、4份表现中抗;2份材料对4号小种表现中抗;4份材料对5号小种表现抗病、14份表现中抗;22份材料对新小种X12均表现出感病或中感。因此,本研究从487份材料中筛选出20份含有2个SCN抗性位点并具优异农艺性状的材料,可通过rhg1和Rhg4位点的累加培育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CT与MRI对脑脓肿及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脑转移瘤及脑脓肿各20例,分别进行CT、MRI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鉴别诊断的可能性。结果:脑脓肿多以全身或局部感染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灶多为单发,平扫以囊性或囊实性表现为主,呈环状强化,壁薄,光滑,无壁结节。周围水肿以轻、中度片状水肿为主。脑转移瘤多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为多发,平扫以低、等密度为主,较小者呈结节状强化,边缘规则,较大者呈环状、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周围大片状指状水肿。结论:脑脓肿及脑转移瘤具有不同的影像表现,CT及MRI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