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63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山药的黑曲霉转化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曲霉YM33182(Aspergillus niger)对黄山药转化后,其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固体发酵法对黄山药进行生物转化;通过高效液相分析(HPLC)转化前后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变化;利用反复硅胶色谱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4个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甙(prosapogenin B,2),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2)]-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甙(Dioscin,3),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甙(gracillin,4).HPLC分析表明,Prosapogenin B是原提取物不含有的成分,占转化产物的10.77%.  相似文献   
992.
单叶蔓荆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CI-Gel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单叶蔓荆子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类似物,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技术(MS,NMR等)鉴定为紫花牡荆素(1)、3',5-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2)、4',5-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3)、牡荆葡基黄酮(4)和山奈酚-3-O-葡萄糖苷(5),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进行了抗羟基自由基氧化和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实验,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3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993.
小桐子ISSR-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小桐子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缓冲液、200μmol/L dNTP、0.5μmol/L引物、2.0mmol/L MgCl2、0.5U Tag DNA聚合酶和90ng模板DNA最适用于小桐子ISSR-PCK扩增.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 7min;94℃ 1min,44℃~56℃(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s,72℃ 1min,35个循环;72℃7min;4℃保存.  相似文献   
994.
以肌苷产生菌枯草杆菌GMI-741(Ade~(--))为出发菌株,通过多因子诱变选育出具有黄嘌呤、鸟嘌呤双重营养缺陷型、丧失腺嘌呤脱氨酶的腺苷产生菌Xn151。以Xn151为发酵菌株,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其发酵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配方。利用此培养及配方摇瓶发酵72h,腺苷产量可达12.3g/L。  相似文献   
995.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工具,其关键就是科学正确地划分龄级。该文研究了水灾迹地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油松(Pinus abulaeformis)和华山松(P. armandii)种群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的影响。华山松以实际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Ⅱ型;地径和树高作为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Ⅲ型。生存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也发生类似的类型变化。油松实际年龄、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的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Ⅱ型)、生存率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类型一致,均为直线型。死亡率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在不同树种和不同龄级划分方法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华山松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划分的代用指标不可行,而油松可行。其主要原因是华山松树高和地径与年龄的关系为指数函数关系,而油松则为直线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把华山松地径和树高取自然对数后重新划分龄级,则存活曲线关系在地径、树高和实际年龄之间不存在差异,均为Ⅱ型。从而得出结论,地径、树高和年龄之间线性关系与否是地径和树高作为实际年龄代用指标可行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因此,在植物种群统计研究中,大小作为龄级划分代用指标要慎用。在未来研究中,种群个体年龄和大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植物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和种群统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悉内生真菌在植物体内的多样性,从中寻找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资源,我们研究了云南元江4个不同地理种源印楝(Azadirachta indiea)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印楝植物茎和果实中共分离到37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50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占总菌株的25.54%;其次是交链孢属(Alternaria)(11.56%)和炭角菌属(Xylaria)(7.80%).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ka种源茎部(19.89%)、ck种源茎部(19.62%)和ma种源茎部(18.82%);最小的为ka种源果实部(5.11%)和ku种源果实部(6.18%).丰富度最大的为ma种源(包含29属),最小的为ku种源(23属).印楝植物茎部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果实.不同地理种源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印楝植物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能成为产生具有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与宿主植物相关的印楝素类四降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7.
秦岭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更新种群数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植物种群种间比较研究利于揭示种群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秦岭地区蔡玉河流域范家庄段水灾迹地恢复17年后群落优势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和华山松(P. armandii)的种群数量特征。水灾灾后第一年(1989年)就有油松和华山松个体进入迹地,由于较大的高生长速度和侧生长速度,油松种群的平均高度和地径高于华山松,占据了较大的垂直和水平空间。相对来说, 油松和华山松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模式不同,二者均是小个体数量居多,大个体数量极少,但油松中等大小个体多于华山松。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不同,油松的为单峰右偏曲线,华山松的则近似于正态分布。坡向对油松的年龄结构模式没有影响,但对华山松种 群有影响。油松和华山松种群不同高度级、径级和年龄级之间存在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缺少一致性,表明种群大小结构不一定反映年龄结构。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密度动态和存活曲线类型一致,均为Ⅱ型,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种群动态。总体上说,油松和华山松具有不同的树种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但对种群更新存活动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热玫瑰小双孢菌来源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的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玫瑰小双孢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得到了编码PPDK的基因, 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得到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PDK, 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PDK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 经过IPTG诱导, 重组菌成功表达了N端带有6-His Tag的重组PPDK。经SDS-PAGE分析, 重组PPDK单体分子量为101 kD。经过镍亲和层析和超滤后, 重组PPDK蛋白基本达到电泳纯, 并被成功应用于焦测序中。  相似文献   
999.
为获得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愈伤组织, 以药蒲公英叶片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以NaCl为选择因子, 从愈伤组织直接筛选。在选择培养基上, 大部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 个别褐化死亡的愈伤组织周围有少量新的细胞团长出, 将其转接到新鲜的选择培养基上, 每3周继代一次, 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细胞团。以普通愈伤组织为对照, 发现随着NaCl浓度升高, 耐盐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 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升高, 而普通愈伤组织对照几乎停止生长, 说明耐盐愈伤组织具有相对稳定的耐盐性。在蛋白水平上, 耐盐愈伤组织与对照愈伤组织差异明显, SDS-PAGE分析显示: 耐盐愈伤组织比对照多出一条34 kD大小的蛋白带, 且30 kD、18 kD左右的蛋白带明显上调。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盐愈伤组织脯氨酸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耐盐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ase di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 而对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果说明耐盐愈伤组织一方面通过小分子有机溶质如脯氨酸的方式调节其渗透平衡,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盐分造成的次级伤害。积累蛋白也可能是耐盐愈伤组织调节渗透平衡的一种方式。通过生理生化分析确定我们获得的耐盐愈伤组织为耐盐变异体。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二硫键成环的杂环肽FIK的合成工艺, 以Fmoc氨基酸为原料, 采用固相合成法, 经TBTU/HOBT/DIEA复合缩合剂催化合成直链肽, 再经I2氧化肽链上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生成分子内二硫键而得到目标环肽, 将其用切割试剂切割脱离树脂得到粗产品, MALDI-MS和RP-HPLC进行鉴定, 分析和纯化。产率可以达到18%, 纯化后纯度达97%以上, 经MALDI-MS和Ellman试剂检测确定为目标肽。该合成法高效, 简便, 快速, 目标肽收到较理想产率, 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