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荧光标记香菇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标记和香菇单核L4菌株的原生质体和未经标记的香菇单核B14菌株的原生质体为亲本,在聚乙二醇(PEG)的促融下进行融合,选取一个带有荧光,另一个不带荧光的原生质体粘合对进行再生培养,通过对利用“锁状联合”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后表明:融合菌株为双核菌丝,与双亲产生明显拮抗,其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泳图谱分析表明融合菌株均与双亲有区别,经琼脂平板快速出菇及出菇实验证明融合菌株出菇早,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海洋真菌Dendryphiella arenaria(TM94)岩藻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碳源、氮源、添加物、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麸皮7.5g,葡萄糖0.5g,海带粉0.6g,NaNO3为4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起始pH6,接种量3ml(孢子浓度为106个/ml).在28℃培养24h,酶活力可达35.5IU/g干培养基,比活力为1.39IU/mg蛋白质.对岩藻多糖酶酶学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3.
微生物代谢环境难降解性有机物的酶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克  潘仁瑞  蔡敬民  刘斌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871-1831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并排放到环境中,给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污染物中包含种类繁多的难降解有机物,如多芳香烃(PAHs)、环硝胺类物质(RDX、HMX和CL-20)、多氯联苯(PCBs)及烷烃类化合物等,对自然界的污染危害大。微生物可以消除它们对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代谢或共代谢活动是降解这些物质的有效途径,降解起始阶段需要一些关键酶的参与活动,以氧化还原酶为主。这些氧化还原酶一般与细胞膜上其他的活性组分在一起,形成一个氧化还原系统氧化底物。被氧化的中间物质再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继续氧化成三羧酸中间代谢产物被微生物所利用。以下综述了与这些物质降解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关键的酶,展望今后在开展这类研究工作时要加强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相关酶学的研究,进一步研究这些污染物的代谢或共代谢途径和机理,为工程化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曲霉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与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实验室培养污染物上分离出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曲霉(AspergillusSp.)A3菌株。研究了其发酵过程,该菌经30℃,培养96小时,酶活力可达320IU/ml,研究了碳源,氮源,发酵起始pH值及通风量对产酶的影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4.4。在不同温度下保温1小时,测得该酶的半失活温度为51℃。  相似文献   
65.
青霉菌木聚糖酶粗酶制剂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青霉菌P1固态发酵培养的产酶过程,发酵4天产木聚糖酶活力最高,固体曲最适浸提比为1:7(w/v),通过65%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木聚糖酶效果较好。40℃烘干酶粉活力为1305.6IU/g,得率为69.5%。酶反应最知适pH4.6,最适温度50℃。酶与底物半纤维素作用的亲合性大小顺序为:麸皮〉稻草〉蔗粉〉玉米蕊。  相似文献   
66.
芽孢杆菌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研究了芽孢杆菌L23产木聚糖酶的时间曲线,碳源种类和浓度,添加物,发酵起始ph以及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该菌经37℃培养50小时,酶活力为30IU/ml,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7℃,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67.
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融合技术已 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和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 1978年,BatlzF51进行了弗氏链霉菌和灰褐链霉 菌的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稳定的重组体;1982 年Thoms pon等[10]通过原生质体转化,将载有 抗性及营养基因的重组DNA片段在链霉菌 中进行了克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2]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