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为探索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体质量、体尺的生产发育规律,选用320只林麝(雄麝160只,雌麝160只),测定其1~400周龄的体质量和体尺(额宽、头长、耳长、脊柱长、胸围、肱骨长、大腿长和小腿长),并用Logistic、Bertalanffy、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周龄与体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判断,Bertalanffy对雄麝(R~2=0.966)、雌麝(R~2=0.954)体质量的拟合优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体尺与周龄的拟合结果显示:Bertalanffy模型优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肢体体尺与周龄的拟合度较高,头部体尺与周龄拟合度较低。在所检测的体尺指标中,Bertalanffy对雄麝(R~2=0.927)、雌麝(R~2=0.933)小腿长的拟合度最高。林麝体质量、体尺的生产发育规律可用Bertalanffy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22.
在圈养环境下,迁地保育野生动物易发育刻板行为,刻板行为的发育可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存活,从而影响迁地保育。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间,采用焦点取样及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75头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刻板行为取样,分析了性别、年龄、圈区环境、圈群结构等因素对其刻板行为的效应。结果表明,四川马尔康麝场的圈养林麝在单位取样时间(10 min)内展现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为20.53%±2.43%(n=75);雌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18.14%±3.26%,n=46)略低于雄麝(20.89%±3.98%,n=25);随圈养年限(本研究中的圈养林麝"年龄"即是"被圈养年数")增加,林麝展现刻板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圈区环境设施对刻板行为存在显著效应(P0.05),裸地基底圈舍中林麝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最高(33.11%±6.16%,n=24);圈群结构对林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混合圈群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19.31%±3.18%,n=53)最小;圈群密度对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效应不显著(P0.05)。增加圈养环境的植被覆盖,进行混合圈养,可有效降低圈养林麝的刻板行为强度,并可提升林麝迁地保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背景】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Lung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LPEC)属于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 PEC),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之一。【目的】建立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BALB/c小鼠模型,为研究林麝LPEC O78的致病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实验室保存的林麝LPEC优势血清型O78菌株腹腔注射BALB/c小鼠,计算LD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监测感染后体重、生化指标、器官中细菌定殖量变化,以及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造模效果。【结果】确定了LPEC O78致BALB/c小鼠的LD50为3.6×108 CFU/m L。实验组小鼠于攻毒后3 h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应迟钝,剖检见肺脏及肝脏肿大、小肠出血。24 h内体重下降3.2 g左右,随后缓慢升高。生化指标中除尿酸含量与对照组不显著(P0.05)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磷、钙、镁、总胆红素、尿素、血糖、胆碱酯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水平,且组间变化显著(P0.05)。各器官均有细菌定殖,心、脾及肾脏24 h达到最高,肝、肺及肠道12 h达到最高,之后随时间逐渐减少。小鼠各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结论】成功建立了林麝LPEC O78感染BALB/c小鼠模型,为林麝LPEC O78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描述了寄生在四川家养林麝肠道内的艾美属原虫二新种:麝艾美虫,新种(Eimeriamoschussp.nov.)和金风山艾美虫,新种(E.jinfengshanenisissp.nov.)。  相似文献   
25.
饲料营养对林麝麝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海地区引种林麝取得成功后,首次进行了饲料营养对麝香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试验麝饲养在上海市郊崇明岛东平林场,进行分期对比试验,分别用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加代蛋白饲料,青绿饲料加高蛋白饲料,配合饲料饲喂受试麝,考察饲料营养对麝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营养显著影响麝香产量和品质,单独饲青绿饲料不能满足泌香的营养需要,平均产香量3.21g,麝香色深而湿,品质差,提高营养水平后,麝香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6.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明  玉手英利 《兽类学报》1998,18(3):184-191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27.
MHC-DRA基因仅在少部分物种如马、斑马、驴等具有多态性,DRA基因在其他哺乳动物中多为低多态性。由于MHC-DRA的低多态性,较少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选取近缘物种牛的DRA基因引物,对四川养麝研究所的217只林麝进行DRA基因exon 2的序列扩增,得到2个林麝DRA基因,片段长度为260 bp,这2个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同义突变,没有氨基酸突变。我们将所获得的林麝DRA基因与反刍亚目其他物种DRA基因进行氨基酸比对发现,我们扩增的序列为林麝DRA基因exon 2,编码MHCⅡ类分子的α1区域,而这段区域主要参与形成MHCⅡ类分子的多肽结合槽,根据Brown确定人类的抗原肽结合区位点,在参与比对的反刍亚目物种DRA基因中,抗原位点11、22、72、76存在氨基酸变异,而在这些位点上林麝的DRA基因没有变异,和大部分反刍亚目相同。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反刍亚目物种之间氨基酸突变的位点大都在非抗原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8.
林麝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雄麝、健康雌麝和患化脓病林麝各10头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1)健康雄麝和健康雌麝的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雄麝的甘油三酯为0.32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为0.14mmol/L;雌麝的为0.47mmol/L,0.21mmol/L;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2)健康林麝与患化脓病林麝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健康林麝的白细胞数量为29.08×109个/L、淋巴细胞百分比为62.01%、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34.05%;患化脓病林麝的为104.67×109个/L、50.87%、45.37%。健康林麝与患化脓病林麝之间白蛋白、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肌酐、血糖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康林麝的白蛋白为44.44g/L、球蛋白为33.6g/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6.43U/L、乳酸脱氢酶为700.68U/L、总胆固醇为2.14mmol/L、肌酐为108.47μmol/L、血糖为7.29mmol/L;患化脓病林麝的为37.23g/L、47.45g/L、478U/L、840.75U/L、1.16mmol/L、85.52μmmol/L、5.04mmol/L。这些结果为养殖林麝化脓病的诊断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9.
林麝和马麝随机扩增多态DNA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技术对饲养的林麝和马麝进行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在选用的42 种随机引物中, 有25种引物产生了清晰稳定的条带, 单个引物获得标记数在1~14 之间,平均每个个体获得168个RAPD标记 , 其中林麝、马麝特异性标记各5个,个体特异性标记有3个, 这些标记可用来鉴定种或个体。平均遗传距离在林麝种内为0.27±0.023, 马麝为0.105±0.013, 种间为0.241±0.02 , 种间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分析表明饲养马麝种内遗传多样性低, 为增强饲养马麝的生存力, 最好从不同种群中引入种麝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30.
1982年,已知麝(麝属Moschus)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扩展到安徽省。这个新发现的种群被命作一个新的分类单元,即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Hu et Yan,1982。 虽然过去把麝属(Moschus)认作单型属(Ellerman Morrison-Scott,1951),但Flerov(1952)和高耀亭(1963)已把它细分出3个互可区别的麝种。后一作者对这3种麝作了详细的描述,自那时起,评论家们认为那些描述的总的情况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