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我国西藏的菲氏麂(Muntiacus fe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氏麂数量稀少,至今对它仍很少了解。Leonardo Fea于1887年3月27日在缅甸的丹那沙林(Tenasserin)山区采集到1头雄性菲氏麂后,Thomas和Doria于1889年首次作了极其简单的报道;1892年Thomas根据这件标本又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直至1977年,Grubb才对一直保存在意大利热亚那自然博物馆的头骨进行了详细报道。1914年,Gairdner在丹那沙地区又获得1张菲氏麂皮,那是被豹咬死后又被当地居民吃剩的残皮,这是第二次记录。第三次记录是Sokolov(1957)报道他于1956  相似文献   
2.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相似文献   
3.
盐城獐种群生存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Vortex6.0计算机程序对盐城獐(Hydroptesinermis)种群的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无狩猎和海潮侵袭的影响,在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中,盐城獐可长期生存。如狩猎死亡率达5%和10%,拥有100~200头獐的种群分别在32~50年和15~27年内灭绝率超过5%;拥有300~500头的现存种群分别在90~95年和29~42年内灭绝率超过5%。在有海潮侵袭的栖息地中,不管现存种群多大,在未来25年左右的时间内种群灭绝率大于5%,在50年内种群绝灭的可能性超过50%。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无海潮侵袭的堤内选择至少能容纳200头獐的栖息地和在相临的堤外选择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建立保护区,才能保证盐城獐种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小灵猫的食性分析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小灵猫是产在长江以南的一种野生毛皮动物,它的尾毛可以制毛笔,故有笔猫之称;它还能分泌一种灵猫香,又称之为香狸猫或香狸。灵猫香是香料工业上的重要定香剂;在医疗药效方面,有类似麝香作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温度与聚群对三种仔兽热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仔兽出生以前,是在相对稳定而安全的母兽子宫内生活的,出生以后,仔兽的营养条件与环境温度即起了根本的变化。新生仔兽是如何适应新环境的?仔兽在新环境中的生活能力怎样?环境温度与食物条件对新生仔兽的存活率、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如何?环境温度和聚群行为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怎样?这是一系列的基础理论问题,尤其是毛皮动物饲养业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盐城保护区狗獾洞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宏发  陆厚基 《兽类学报》1997,17(2):107-112
本文对苏北盐城保护区6个狗獾洞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洞巢平均有12.7个洞口组成,占地面积平均为192.1m2。洞径的平均大小为25.8(±8.1)×32.3(±11.8)cm。洞道口可分为斜向型、垂直型和水平型,分别占总洞口的77.6%、11.8%和10.5%。每个洞巢动物经常用来进出的洞口2~3个,占总洞口数的19.7%,废弃的洞口占总数的55.3%,另有25%洞口偶而使用。狗獾极其敏感,一旦常用洞口有异物即放弃使用,另掘新洞口  相似文献   
7.
林麝和马麝随机扩增多态DNA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饲养的林麝和马麝进行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在选用的 42种随机引物中 ,有 2 5种引物产生了清晰稳定的条带 ,单个引物获得标记数在 1~1 4之间 ,平均每个个体获得 1 68个RAPD标记 ,其中林麝、马麝特异性标记各 5个 ,个体特异性标记有 3个 ,这些标记可用来鉴定种或个体。平均遗传距离在林麝种内为 0 1 2 7±0 0 2 3 ,马麝为 0 1 0 5± 0 0 1 3 ,种间为 0 2 4 1± 0 0 2 ,种间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分析表明饲养马麝种内遗传多样性低 ,为增强饲养马麝的生存力 ,最好从不同种群中引入种麝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8.
黄鼬种群性比在狩猎生产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利用我国重要毛皮兽——黄鼬(Mustela sibirica)资源,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在研究提高黄鼬皮质量的基础上,为发展黄鼬生产,研究了种群性比,以探讨比较简单、有效、易于推广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水稻纹枯病流行、危害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连作早稻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有关的因子,即品种、施氮肥量、气象因素、为害损失、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及药剂等作了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和危害损失程度上的差异;施氮肥量与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气象因素中以日均温和雨日频率与病害流行速率关系密切;发病时间与为害损失率相关性不明显,药剂防治效果与控病时间、病情基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鼬的产仔环境和鼬巢密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的主要产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数量则较为稀少。为了掌握黄鼬对繁殖环境的选择和各地资源状况,达到合理利用黄鼬资源的目的,我们选择长江流域的崇明岛,淮河流域的宿县,黄河流域的衡水县及黄土高原的太原、交城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得到上海市畜产公司、山西省和太原市畜产公司、衡水地区畜产公司及宿县地区畜产站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