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报道了山东产莎草科植物3新记录种、2新记录变种,分别是细秆萤蔺、渐尖穗荸荠、金色飘拂草、窄穗莎草和短穗多枝扁莎。  相似文献   
102.
聚γ-谷氨酸(γ-PGA)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新型土壤修复和改良材料,能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物质等污染物,也可作为保水材料应用于干旱环境。NaCl、Mn(Ⅱ)、L-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四因素对Bacillus licheniformisWBL-3合成γ-PGA产量及分子量有重要影响。分别用L-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代替L-谷氨酸,Bacillus licheniformisWBL-3未产生γ-PGA。单因素试验表明:γ-PGA产量均随四因素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γ-PGA产量分别在NaCl,Mn(Ⅱ)、L-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浓度为6%,100μmol.L-1,1.5 mmol.L-1和1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35.79g.L-1,24.77 g.L-1,30.07 g.L-1和26.09 g.L-1;γ-PGA分子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α-酮戊二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Mn(Ⅱ)、L-谷氨酰胺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正交试验证明了单因素试验的结论,四因素间没有交互作用的影响,最优组合为NaCl:6%,α-酮戊二酸:10 mmol.L-1,Mn(Ⅱ):100μmol.L-1,L-谷氨酰胺:1.5 mmol.L-1,产量达到55.62 g.L-1。  相似文献   
103.
分支杆菌噬菌体D29 Lysin B的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表达噬菌体D29 LysinB(LysB)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以噬菌体D29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lysB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2b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scherichiacoli BL21(DE3)中表达,镍柱亲和层析(Ni-NTA)纯化可溶性表达产物,并对重组蛋白的活性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ET22b-lysB表达载体,并从1L的LB培养物中获得了33.2mg高纯度重组蛋白(His-LysB);His-LysB具有分解脂肪的能力,属于脂肪酶;生物化学特性分析表明:丁酸对硝基苯(pNPB)为水解底物,His-LysB热稳定性不佳,30℃以下比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稳定性逐渐降低;该蛋白具有较高的pH值适应性,pH5.0~9.5范围内稳定性较高;在23℃和pH7.5时酶活力最高,其比酶活为1.3U/mg;金属离子Zn2+、Cu2+、Mg2+、Mn2+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抑制剂对酶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结核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东堇菜属Viola L.20种2变种植物的叶上、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形、浅波形或平直弓形,气孔器为不等型(偶上表皮兼有平列型)。根据其上表皮是否具有平列型气孔器,可将其分为两个类型,即①上表皮有平列型气孔器,如三色堇;②上表皮无平列型气孔器,如该属绝大多数植物。类型②又根据叶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之不同,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类型。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对该属内种、变种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赞成将早开堇菜、茜堇菜合并到紫花地丁;不支持将阴地堇菜作为蒙古堇菜的鉴定;不支持将泰山堇菜合并到早开堇菜、将总裂叶堇菜降为裂叶堇菜的变种。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Hook.)Baill.)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白穗花具四室花药,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左右对称型,偶有直线型、T型和交互对生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子房三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型,珠孔由内珠被形成;胚囊的发育为蓼型;胚的发育类型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根据已有的胚胎学资料,比较白穗花和铃兰族(Convallarieae)其它植物的胚胎学特征,结果显示:(1)白穗花属(Speirantha Baker)与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 Ker-Gawler)的胚胎学特征更为接近,二者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2)夏须草属(Theropogon Maxim.)是铃兰族的异质类群。  相似文献   
106.
A universal amplified sensing strategy based on endonuclease was developed for designing fluorescence aptasensors. By employing hairpin-structured design for both recognition and reporter probes to decrease background signal, and a nicking endonuclease to perform target-triggered enzymatic recycling amplification, the proposed biosensor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to target protei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immunoglobulin E (IgE) was studied as a model target. Upon the addition of target protein, the specific formation of IgE/aptamer complex induced the releasing of the 37-mer fragment which partially hybridized with the molecular beacon (MB) probe. In the presence of endonuclease Nt.BbvCI, the MB was cleaved into two parts. Then, the released 37-mer fragment hybridized with another MB, and triggered the second cycle of cleavage, leading to an accumul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 detection limit of 5pM was obtained. The proposed sensing system was used for detection of IgE in complex biological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黄龙沟的高山低温环境中分离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耐冷菌,并研究菌株的产酶特征.[方法]根据菌株的ITS序列分析及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酶酶活性.[结果]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黄龙沟的高山腐殖土中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冷菌HD1031,经鉴定该菌为玫红假裸囊菌(Pseudogymnoascus roseus).该菌可在4℃-25℃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6℃-17℃.该菌在以微晶纤维素和玉米芯粉为碳源、硫酸铵和Tryptone为氮源的培养基中,17℃、160 r/min摇瓶发酵8d后产生纤维素酶,其中内切葡聚糖酶酶活为366.67 U/mL,滤纸酶酶活87.6 U/mL,β-葡萄糖苷酶酶活90.8 U/mL,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结论]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冷菌HD1031,此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在20℃-40℃下活性较高,对热敏感,具有低温纤维素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汞在SPAC-人体系统中的转递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延德  何振立  杨肖娥 《生态学报》2006,26(11):3854-3860
汞(Hg)是环境中一种具有高度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且具有较高挥发性,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汞在SPAC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是全球汞循环的重要环节,与人类的建康密切相关。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土壤性质(如土壤汞含量、pH、有机质、粘土矿物等),植物特性(植物类型、种类和生育期等),大气状况(如光照强度、气温和大气湿度等)。此外,锌、硒和抗氧化剂等的存在也有较大影响。综述了汞在SPAC-人体系统中的迁移积累及其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凤仙花科106份样本材料、3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种内稳定,对于种间及属间关系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上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垂周壁的式样种间差异明显,各分类群间有明显的界限,是种间界定的重要依据,因此上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的分类学价值,基于上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将研究的36种代表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下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虽更为多样,种间差异显著,可用于种间界定,但对于属下划分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性状。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宏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较弱,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较强,关系更为密切。同一地理分布区域内的种类宏观形态特征虽然差别明显,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似乎也反映了叶表皮微形态这一性状受环境饰变的影响比较明显。综上所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为凤仙花科的系统发育,尤其是凤仙花属种间界定提供有价值的分类学佐证  相似文献   
110.
报道了山东莎草科荸荠属一新记录植物—透明鳞荸荠,并详细研究了其形态及解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