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感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病毒性脑炎最严重的一种。目前仍然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年发病率高达10/10万,病死率为25%,发病最高的为儿童和老人,并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汉坦病毒K24株M和S片段基因的结构特征,从病毒感染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35个循环的一次性PCR得到了与理论值相符合产物,将RT-PCR产物直接克隆T载体,要K24毒株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53个核苷酸,四种核苷酸的酶切和PCR鉴定正确的克隆通过柱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比较分别为A30.44%,T30.14%,G20.72%,C18.70%,GC含量为39.42%,AT含量为60.58%,编码1133个氨基酸。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772个核苷酸,四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A31.30%,G26.05%,T22.79%,C19.77%,GC含量为45.81%,AT含量为54.19%,共编码429个氨基酸。K24株M片段核苷酸全基因和 在酸与HTN型毒株同源率分别为70.7%-71.2%和75.9%-76.9%,与SEO型为95.2%-99.2%和95.9%-99.4%。S片段与HTN76-118和SEO SR-11病毒的比较,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74.0%和95.6%,氨基酸同源率为83.3%和97.9%,与M片段的结果相类似。M片段氨基酸与SEO型10个毒株存在4个氨基酸替代。应用DNASTAR软件的系统发生分析方法分别绘出了基于M片段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14.
对新近研制成功的地鼠肾原代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汉滩型+汉城型)进行了Ⅱ期临床扩大观察,考核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中和抗体反应。将观察人群分别选择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两个点,每个点接种589人和600人,观察其接种对象的副反应程度和采集血清样品测定其光抗体并以蚀斑减少中和法测定中和抗体,考核疫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在观察的253人中分别有6人呈现轻度局部副反应和1人37.5℃以下的低热全身反应,总反应率分别为2.77%(7/253)。IFAT抗体阳转率对I型病毒为94.85%(184/194),对Ⅱ型病毒为89.69%(174/194),ELISA抗体阳转率为99.44%(179/180),GMT1325。PRNT抗体阳转率I型为92.55%(87/94),GMT10.17,Ⅱ型为93.62%(88/94),GMT11.08。经过Ⅱ期临床人体观察结果显示,该双价疫苗仅有轻度局部反应和良好的中和抗体应答。证明该疫苗对人体安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致敏的人O型血球研究反向间接血凝(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RPHI)方法用以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抗体,并试验成功用pH9.0硼酸盐水制备灭活鼠脑病毒液作为抗原。为抗原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以上RPHA法用于检测组织培养内病毒与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病毒抗原法结果一致,用RPHI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高,敏感性与IFA相同。该致敏血球和抗原是冻干制品,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是一种代替荧光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良好制品。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株毒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分离自不同年代的17株乙脑毒株在小鼠脑内传代,然后将病毒在BHK21细胞单层上观察不同毒株的空斑形成大小形态,小鼠脑内和皮下途径接种观察病毒的毒力,结果显示不同毒株在BHK21细胞上形成的噬斑大小不尽相同,减毒株形成的噬斑最小。所有毒株对小鼠的脑内毒力都很强,病毒滴度高达lg8.0/mL以上,毒株间无明显差异。毒株对9~11g小日龄小鼠的皮下毒力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但对14~16g较大日龄小鼠则差别明显。PFU/LD50的对数值差异除一株(M47株)为8.44外,其余各株差别在3.94~0.45间。本研究结果证明自然界乙脑毒株存在明显的神经外毒力差异,毒力差异与分离年代和病毒基因型无关,但从人体分离到的毒株毒力表现较强。  相似文献   
18.
乙型脑炎病毒减毒中间株SA14-12-1-7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乙型脑炎活疫苗减毒过程中间株SA14-12-1-7-12 -1-7株进行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乙脑活疫苗减毒及其稳定性的分子机制.根据 已发表的SA14-12-1-7株及SA14-12-1-7株的序列,设计6对重叠引物,涵括整个乙脑病 毒的基因组,通过RT-PCR扩增出SA14-12-1-7-12-1-7株的各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GEM -T载体,转化至TG1受体菌中,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SA14-12-1-7-12- 1-7株基因组全序列长10976个核苷酸,从96到10394为一个长开放读码框,编码3432个氨基 酸.与野毒株SA14-12-1-7和疫苗株SA14-12-1-7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比,同 源性均在99%以上,突变位点分散于各个区域,E区有5个位点与疫苗株一致而与野毒株不同 ,3个位点与野毒株一致而与疫苗株不同,推测与其容易产生回复突变、恢复毒力有关.此 外,NS3、NS5和3′NTR的几个位点可能与病毒毒力稳定性相关.综上所述,乙脑病毒减毒中 间株的基因组全序列基本类似于已发表的序列,若干突变位点影响病毒的弱毒性及毒力的稳定性.全序列的测定对于研究疫苗株的减毒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株强神经毒力乙脑病毒株的生物学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株神经毒力很强的乙型脑炎病毒株SA4株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并找到其毒力强的分子基础。将SA4脑内接种昆明小鼠后每日观察发病和死亡鼠数并每日收取鼠脑,用空斑法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脑内病毒增殖滴度,同时以另一株乙脑病毒SA14按照相同方法进行平行实验作为对照。SA4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结果与乙脑SA14株及世界各地共21株乙脑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内接种SA4株的小鼠发病和死亡时间均比SA14株早1d,在相同时间点上SA4株的病毒滴度高0.5~1.0lgPFU/mL。SA4株与世界各地毒株基因同源性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84.6%~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5.2%~99.7%。与SA14相比,氨基酸序列存在17个位点的差异,分布于不同的区段,其中E区最多,为5个。证明SA4是一株在脑内具有较快繁殖力的神经毒力很强的毒株,其序列上17个氨基酸位点的替换很可能是其强神经毒力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狂犬病疫苗生产株CTN-1全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生产用毒株CTN-1进行全长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CTN-1疫苗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CTN-1全基因组序列,随后将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测序、拼接,用MegAlign软件比较CTN-1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狂犬病疫苗株和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再以糖蛋白(G)基因为模板,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测序结果表明CTN-1全基因组序列的长度为11925nt(GenBank登录号FJ959397),序列分析表明CTN-1为基因Ⅰ型;CTN-1株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狂犬病疫苗株和街毒株全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是81.5%~93.4%;与美国蝙蝠分离株SHBRV18的同源性最低,仅为81.5%;与新近从中国国内分离的野毒株HN10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3.4%。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TN-1与国内不同地区大多数分离的狂犬病街毒株聚类于同一组内;而我国另一疫苗株aG株与国外疫苗株如Flury、PM、PV、ERA、RC-HL和个别中国街毒株分在另一组内。G基因氨基酸对比也显示CTN-1株与国内大多数街毒株的同源性高于其他疫苗株,结果说明CTN-1株较其他疫苗株病毒更适合制备用于预防中国狂犬病的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