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天然的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癌细胞A431,探讨白藜芦醇诱导皮肤癌细胞A431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MT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后,A431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褪黑素(MLT)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丫啶橙(AO)染色、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MLT的促凋亡作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MLT处理前后细胞的p53 mRNA、Fas mRNA的水平。结果:AO染色后H22细胞呈现明显核浓缩的凋亡形态;培养液LDH活性检测及FCM分析均提示MLT诱导H22细胞发生凋亡;RT-PCR结果显示p53、Fas表达增强。结论:MLT能促进H22细胞p53和Fas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炎性刺激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与CUGBP1表达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EGCG和LPS刺激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GCG对LPS刺激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CUGB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体外显著促进A549细胞增殖,其胞核胞质内CUGBP1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入EGCG可拮抗LPS促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其凋亡,明显抑制LPS刺激的A549细胞内CUGBP1的表达(P0.01)。CUGBP1蛋白定量分析可知EGCG和LPS共同孵育A549细胞4h、24h时,细胞中的CUGBP1蛋白表达量较单纯LPS作用时降低。但EGCG和LPS共同孵育A549细胞24h,A549细胞中胞核CUGBP1蛋白表达量(1210.565±3.46)较4h时胞核CUGBP1蛋白表达量(67.344±3.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164,P0.001)。结论:EGCG可能通过干扰CUGBP1基因的表达抑制炎症刺激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4.
目的获得猪胰岛素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为制备转基因猪胰岛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猪胰岛素启动子(PIP,包含5'调控区、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及第二外显子ATG前的序列共1.5 kb)构建表达载体,连接PIP和EGFP的酶切位点HindⅢ设计在起始密码子前,命名为PIP-Hind IIIEGFP。鉴于酶切位点的插入位置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对载体进行了优化:将Hind III酶切位点删除,实现PIP和EGFP无缝连接,载体命名PIP-EGFP;将第一内含子3'端的内含子剪接受体位点(splicing acceptor site,SA)突变为Hind III内切酶识别位点,命名为PIP-SA(M)-EGFP。三种载体分别电转染小鼠胰岛素瘤β细胞株MIN-6细胞、猪耳成纤维细胞以及猪肾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强度、流式分析、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验证载体的表达效率。结果转染细胞后,三种载体都仅在MIN-6胰岛β细胞表达绿色荧光。RT-PCR及其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三种载体的胰岛素启动子第一内含子的剪切存在差异:载体PIP-Hind III-EGFP和PIP-EGFP的内含子存在剪切和不剪切两种情况,剪切不稳定;载体PIP-SA(M)-EGFP的SA位点突变后内含子不剪切,流式细胞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另外两种载体相比,该载体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结论通过突变胰岛素启动子第一内含子的3'端的剪接受体位点,成功获得了胰岛β细胞的高效表达载体,可用于制备胰岛特异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猪。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与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并分析其具体机制。方法:选择索拉非尼、重组腺病毒H101分别组成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并分别作用于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细胞库的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以及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G0-G1期与G2-M期细胞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S期细胞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两药联合组较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两药联合组又明显高于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p-ERK1/2、Mcl-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两药联合组又明显低于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重组腺病毒H101均可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控制VEGF表达,联合应用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二者协同作用有效抑制p-ERK1/2、Mcl-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以大鼠成骨肉瘤细胞(UMR106)为模型,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调节作用。以本实验室从植物中提取纯化的二萜类活性物质(RFP134)为诱导分化剂,观察了RFP134对UMR106细胞EGF受体TPK的活性和磷酸化作用的影响,并与RA和RFP134+RA处理细胞做了比较,结果显示EGF与其受体结合后能激活TPK,使TPK活性增加2倍.RFP134,RA,RFP134+RA处理细胞后,分别降低EGF诱导的受体TPK活性50%,43%,55%,降低磷酸化TPK含量55%,36%,53%。从结果中发现无EGF刺激的细胞也具有受体TPK磷酸化作用,用RFP134,RA,RFP134+RA处理细胞,分别降低受体磷酸化TPK含量59%,40%,57%,而且我们发现用EGF诱导的细胞受体TPK含量高于无EGF作用的细胞.提示UMR106细胞本身可能具有受体TPK活性,能够引起细胞受体自动磷酸化,EGF刺激后TPK的磷酸化作用增强,可见RFP134对EGF诱导的TPK磷酸化和无EGF诱导的受体自动磷酸化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强于RA)这可能与在第二信使水平上阻抑PTPK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的p53基因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等位基因分析,PCR-SSCP,RT-CPR/序列分析,Northern印迹,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免疫沉淀等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的P53基因背景进行了研究,发现17号染色体短臂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缺失,在P53基因的编码序列上没有发现任何突变,但发现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很低,表明在QGY-7703细胞中P53基因的低水平表达可能同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8.
已有许多证据表明羟基脲能增加镰状细胞贫血及β-地贫病人的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的合成。最近,有人报道羟基脲也能使一些患有β-地贫病人的β-珠蛋白基因表达增加。K562细胞是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它只能表达胚胎型(ε-)与胎儿型(γ-)珠蛋白基因,而不能表达成年型(β-)珠蛋白基因。因此,K562  相似文献   
49.
EB荧光分析法测定肿瘤细胞DNA交联及增殖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EB荧光分析法测定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性和非增殖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DNA含量及其交联度(DNA cross-link),并据此研究不同增殖状态细胞与其DNA百分交联度(ct%)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HeLa细胞、HL-60细胞、增殖性和非增殖性PBL的DNA ct%分别为36.5、 22.5、 20.2和0,表明不同增殖速度或周期的细胞具有不同的DNA交联反应,而非增殖性细胞或G0期细胞不产生DNA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油酸处理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选取最佳浓度油酸后,观察最佳浓度的油酸对细胞脂质合成及代谢、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NF-κB、IL-6通路的变化,建立稳定高效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油酸(0、0.5、0.75、1.25、1.5 m M)处理,油红O染色选取最佳浓度后,利用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脂质合成、代谢及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LR4-TNFα-NF-κB及IL-6通路活性。结果:利用0.5 m M浓度油酸处理HepG2后,细胞未见明显死亡现象,细胞内脂质合成指标表达增多、代谢指标表达也明显增加,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下调,TLR4-TNFα-NF-κB、IL-6通路激活。结论:0.5 m M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诱导HepG2脂肪变性,利用最佳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作为NAFLD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