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为了快速简便地明确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研究了联苯菊酯和啶虫脒对苹果黄蚜的区分剂量。【方法】在诊断剂量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玻璃管药膜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重现性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联苯菊酯和啶虫脒的区分剂量分别为0.021μg/cm2和0.003μg/cm2,联苯菊酯和啶虫脒玻璃管药膜在4℃下,最长均可保存20 d,其毒力效果不变。【结论】研究得出的区分剂量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可用于快速检测苹果黄蚜对联苯菊酯和啶虫脒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本研究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前翅和后翅的雌雄二态性进行分析,探讨黄蜻雌雄性在翅上的形态差异。【方法】通过对黄蜻的前翅和后翅做数字化标点,获得翅的形态信息。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TPS)获得雌雄性在翅型和翅脉上的差异性。【结果】PCA结果表明,黄蜻雌雄性的前翅和后翅在翅型、翅脉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后翅间的差异更大。经TPS分析可知,雌雄性黄蜻前翅上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和三角室,后翅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肘脉域和臀角区域。对黄蜻前后翅的大小分析(CS)可知,雌性黄蜻前后翅较大,雄性黄蜻前后翅较小。【结论】黄蜻雌雄性间的翅型结构差异性表明雌雄性在其各自生活史中履行不同的职责,特定的飞行模式逐渐形成特定的翅型、翅脉结构。  相似文献   
93.
<正>2014年9月22日,笔者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4°25'N,108°44'E)发现一鹭科鸟类尸体。发现处为平坦的低矮草地,附近有数日阴雨天后形成的小面积水滩。该鸟头部后侧至尾上覆羽为暗栗褐色,并具黑白色和褐色杂点,翅上覆羽棕栗色具白色点斑,翼下为灰色,下体浅黄色具褐色纵纹,嘴峰黑色,上嘴基部和下喙为黄绿色,跗跖和趾均为绿褐色。该个体体质量110.6 g,体长324 mm,翅长144 mm,  相似文献   
94.
发现近来根据云南西北部丽江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短尾翠雀花(Delphinium brachyurum W. T. Wang)与此前根据该地标本描述的丽江翠雀花(D. likiangense Franch.)属于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95.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 发现根据四川丹巴标本描述的毛茛科光果拟螺距翠雀花(Delphinium bulleyanum Forrest ex Dielsvar. leiogynum W. T. Wang)和根据四川汶川标本描述的汶川翠雀花(D. wenchuanense W. T. Wang)与此前发现分布于四川宝兴、都江堰、汶川一带的拟川西翠雀花(D. pseudotongolense W. T. Wang)没有区别, 故将二者均处理为拟川西翠雀花的异名。  相似文献   
96.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云南西北部维西标本描述的毛茛科岩瓦翠雀花(Delphinium yanwaense W. T. Wang)与云南西北部颇为常见的中甸翠雀花(D. yuanum Chen)没有本质区别,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中甸翠雀花在叶的分裂程度上变异颇大。  相似文献   
97.
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与以28S rDNA和ITS-5.8S序列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对采自嘉陵江重庆市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Ma,1998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于28S rDNA数据探讨了黄颡单尾虫以及单尾虫属与相邻种属粘孢子虫间的系统地位;基于5.8S rDNA数据比较分析了粘孢子虫的系统地位。补充了黄颡单尾虫重庆种群形态学信息和28S rDNA、ITS-5.8S rDNA序列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98.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wu的高级发声中枢(HVc)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wu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99.
黄、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幼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万瑞景  孙珊 《动物学报》2006,52(1):28-44
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用表层水平拖网的调查方式对黄、东海鱼卵、仔稚幼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秋季和春季分别设置66个(黄海26个,东海40个)和98个(黄海46个,东海52个)调查站。每站拖网10min,拖网速度为3.0nmile/h。调查结果表明:秋季和春季所采集到的鱼卵和仔稚幼鱼样品共62种以及鳗鲡目和飞鱼类两大类,鉴定到种的44种,隶属于9目33科40属;还有10种仅能鉴定到属,6种和飞鱼类仅能鉴定到科,1种和鳗鲡目一大类仅能鉴定到目以及1种不能识别。优势种为、鲐、带鱼、棱、黑鳃梅童鱼、绿鳍鱼以及多鳞、鼠、大泷六线鱼、细纹狮子鱼等。2000年秋季,从黄海和东海分别采集到16粒鱼卵、107尾仔稚幼鱼和495粒鱼卵、116尾仔稚幼鱼。鱼卵、仔稚幼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6.92%、38.46%和65.00%、40.46%,平均密度分别为0.6粒/站、3.6尾/站和12.4粒/站、2.8尾/站。2001年春季,从黄海和东海分别采集到3粒鱼卵、61尾稚幼鱼和17587粒鱼卵和1560尾仔稚幼鱼,鱼卵、仔稚幼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17%、39.13%和57.69%、48.08%,平均密度仅分别为0.07粒/站、1.3尾/站和338.2粒/站、30.0尾/站。秋季,黄海区的硬骨鱼类进入产卵末期,而东海区才刚刚进入产卵末期。春季,黄海区的硬骨鱼类刚刚进入产卵初期,而东海区已进入产卵盛期。此外,对秋季和春季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分布以及鼠、、棱、多鳞、少鳞、黑鳃梅童鱼、小黄鱼、鲐、带鱼、绿鳍鱼、大泷六线鱼和细纹狮子鱼等优势种类的鱼卵和仔稚幼鱼数量分布进行了详尽的描述。2000年和2001年黄海区鱼卵、仔稚幼鱼的种类组成与1985年和1986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与黄海区渔业资源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是相符合的。从而说明人类的长期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种群交替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临床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近年来临床上关于黄药子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当黄药子或其代谢物在肝细胞内累积时会直接干扰肝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