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258例F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6例,A组给予香砂枳术丸一次1袋,一日2次口服;B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0g/次,一日2次口服;C组(A组+B组),4周为一疗程。结果 C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3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C组与A组、B组比较(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率比较: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可明显提高FD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2种柳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生境条件下2种柳属植物墨竹柳(Salix maizhokunggarensis)和左旋柳(Salix paraplesia var.subintegra)叶片结构和光合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植物对高原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2种柳的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特征呈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为除气孔面积趋于变小外,叶片的厚度、栅栏细胞的层数、上下表皮的角质层厚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及叶片主脉厚度等指标均呈增加趋势;但海拔的变化对2种柳树叶片结构中的叶片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栅栏细胞的形状、栅栏组织的发达程度、胞间隙以及主脉维管组织的发达程度的影响不明显;随海拔升高,2种柳树的Pn、Gs和Ci值均显著降低,而Ls值显著升高.通过叶片结构和光合数据分析,研究认为2种柳树叶片适应高原环境变化的策略相似,且均以结构变化和牺牲碳同化能力为代价来适应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特征,并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肾癌患者69例,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对其肾脏进行平扫及灌注增强扫描,使用renal tumor 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各种灌注图像及感兴趣区(ROI)内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将得到的灌注参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癌肿块灌注参数与已测得的正常肾皮质各灌注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其中,正常肾皮质的BF值、BV值及PS值均高于肾癌组织,MTT值则相反;肾癌肿块灌注参数与已测得的正常肾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正常肾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均低于肾癌组织,而PS值二者之间差别不显著(P<0.05);肾癌患者健侧肾皮髓质灌注参数值与已测得的正常肾皮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及肾癌患者癌旁正常肾皮髓质各灌注参数值,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显示肾脏形态的同时,还可定量测量皮髓质的血流灌注情况,间接反映肾脏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卫矛不同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溶剂法及大孔树脂法提取卫矛中降血糖及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总黄酮,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试验考察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卫矛中降血糖和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055%±0.068%和38.80%±0.066%,两种部位均显示出抗氧化活性。卫矛降血糖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昆明小鼠13.5dpc的胚胎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并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收集3.5dICR小鼠的囊胚和桑椹胚进行体外培养,筛选纯化ES细胞集落,使其稳定传代后,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鉴定,获得阳性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购买方”职责的完善、资金分配的途径以及基于结构的支付模式三个方面介绍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筹资模式;以剑桥大学医院联合体为例分析了此体系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点与策略;从成本核算体系、方法及管理策略三个方面探讨该体系下的医院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已是当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作为“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更是众所周知。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发展的奠基石,而这个定律在提出之初完全没有受到重视,经历了漫长的35年之后才于1900年被重新发现。我们通...  相似文献   
8.
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分别提取正常对照组与免疫性肝损伤组小鼠的肝脏总RNA, 经反转录用Cy3-dUTP和Cy5-dUTP分别标记制备对照组与模型组来源的cDNA探针, 并将cDNA探针与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杂交结果经芯片扫描仪扫描并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免疫性肝损伤组有293条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 其中188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 另外105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 通过对一些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表明, 卡介苗与脂多糖联合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肝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合成与代谢、细胞凋亡及转运等过程密切相关, 这对进一步阐明免疫性肝损伤高度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进而阐明免疫性肝损伤的病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CCl4肝损伤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间差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研究了CCl_4肝损伤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肝组织病理切片、生理、生化指标及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根据两种肝损伤模型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探讨了它们致肝损伤的机理。结果表明,两组模型小鼠的ALT、AST等多项生化指标与正常小鼠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表达谱芯片实验,在CCl_4组和免疫组中分别筛选得到379条和293条与正常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05 条基因在两个模型组中均差异表达(表达下调基因58条,表达上调基因47条)。提示CCl_4肝损伤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间有相似性,但差异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30种植物杀鼠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30种植物的杀鼠活性,用灌胃法测定了4种植物的毒性,并对2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苦参、曼陀罗、牛皮消、牛心朴、铁棒锤、皂荚、黄花烟草、接骨木、乌头、大戟、宽裂乌头、野八角、短柄乌头、贯众、瑞香狼毒在饵料中添加量为20%时,试鼠死亡率均在50%以上.曼陀罗、皂荚、乌头、大戟对试鼠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7.04、2.21(皂荚乙醇提取液)和3.52(皂荚丙酮提取液)、10.67和19.56 g·kg-1.同时从苦参、曼陀罗中分离出了8种单体化合物,其中7种具有较好的杀鼠活性,5种杀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