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白yuan的消化生理过程,利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5-羟色胺(5-HT)、脑啡肽、P物质、胃动素和抑胃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尤其是盲肠和直肠;而腺胃、肌胃和幽门中均未发现该类细胞。脑啡肽和P物质细胞数量明显较5-HT少,它们稀疏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无显著的分布积聚区。抑胃素和胃动素在整个胃肠道中均无分布。分析表明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其他鸟类相似,但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3.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wu的高级发声中枢(HVc)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wu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左明雪  陈刚  彭卫民  曾少举 《生命科学》2000,12(2):60-62,56
鸣禽发声学习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一条直接神经通路和一条辅助神经通路组成,由前脑控制发声学习的最高中枢HVC、旁嗅叶的X区和巨细胞核外侧部(lMAN)组成的辅助通路,对鸟类发声学习行为的发育和调制具有重要作用。发声控制系统中神经元类型、数量及再生与更替、神经组构及其重组、神经介质和受体的分布等差异,决定了鸣禽在发声学习行为表现的差异以及性双态性。本文对近年鸟类控制发声学习行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进展作了较为  相似文献   
5.
白鹮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白的消化生理过程 ,利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白胃肠道 5种内分泌细胞 :5 -羟色胺 (5 HT)、脑啡肽、P物质、胃动素和抑胃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5 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 ,尤其是盲肠和直肠 ;而腺胃、肌胃和幽门中均未发现该类细胞。脑啡肽和P物质细胞数量明显较 5 HT少 ,它们稀疏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 ,无显著的分布积聚区。抑胃素和胃动素在整个胃肠道中均无分布。分析表明白胃肠道 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其他鸟类相似 ,但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10种鸣禽鸣唱复杂性与发声核团体积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捕自野外和人工繁殖的10种雄性成鸟(一年龄以上)作为实验材料。当鸟适应环境后录音,用VS-99语音工作站软件进行声谱分析。鸣唱的复杂性采用语句短语总数、短语的音节数之和、短语的音节种类数之和、每个短语中所含的平均音节数、每个短语中所含的平均音节种类数、每种鸣禽最长短语的音节数和最长短语的音节种类数7项指标表示。然后测定前脑的上纹状体腹侧尾端(HVC)、古纹状体粗核(RA)以及嗅叶的X核(Areax)3个主要鸣唱控制核团的体积。最后分别对10种鸣禽3个发声控制核团体积和鸣唱复杂性的7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10种鸣禽的7项指标值相差较大,即使同一科也如此。蒙古百灵的3种核团体积比值均最大,其次是金丝雀和黄喉鹉。10种鸣禽鸣唱语句复杂性的7个指标和3种核团体积聚类分析树形图显示的结果各不相同;仅RA和Areax核团体积的树形图显示蒙古百灵远离其他9种鸣禽,与现代分类学和DNA分析得到的进化树一致。  相似文献   
7.
分化抑制因子Id在若干种癌及永生性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对 1 7种细胞的Id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 ,发现在CD34+阳性干细胞增殖过程中 ,Id1由不表达到适度表达 ,而Id2由中等程度表达到高表达。Id3、Id4的表达在扩增前后变化不大。说明Id1和Id2在脐带造血细胞扩增过程中可能参与作用。在 2种肺癌、2种肠癌及一种肝癌、乳腺癌细胞中Id1~Id4的表达呈现一定的规律 ,对于同一类癌细胞株其表达基本相同或相似 ,而不同类癌细胞株其表达则相差较大 ,说明对某一类细胞株 ,Id1~Id4有相对稳定的作用。实验对深入认识Id基因的作用、红白血病发生机理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究了雌、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swinhoei)不同发育时期前脑四个控制发声重要核团古纹状体栎核(RA)、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外侧部(LMAN)、X区(Area X)和高级发声中枢(HVC)中神经元数量、体积和体内雌二醇(E2)和睾酮(T)浓度的变化,以揭示性激素对鸣禽发声核团性双态性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HVC、LMAN和X区在发育早期神经元数量和体积均呈显著性双态性差异,而RA神经元直至30日龄(P30)后才显示出明显性别差异(P<0.05);(2)除RA外,HVC、LMAN和X区神经元体积的显著性双态性差异均发生在P20左右,P20后雌、雄核团内的神经元体积仅有较小范围的波动;(3)RA和LMAN神经元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雌、雄鸟HVC和雄鸟X区的神经元数量在P20—30间均增长,雄鸟HVC的增长幅度显著大于雌鸟。P30后HVC和X区的神经元数量不再增加,开始小幅度减少;(4)四个发声核团的神经元数量和体积在P5-120期间均出现1—2个急剧变化期,此变化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的临界期及核团间神经联系开始建立的时期相对应;(5)雌、雄鸟血清中E2的水平在核团发育初期(P5)差异显著,雌鸟为雄鸟的7.45倍,P5后则呈相反方向变化趋势,在P15时雄鸟中的E2水平反超过雌鸟,差异显著(P<0.05)。睾酮仅在发育P50后的雄鸟体内被检测出,雌鸟中始终未能检测出T的存在。结果提示:雌、雄白腰文鸟发育早期体内E2浓度的变化启动了HVC、LMAN和X区早期神经元性双态性的分化和持续发育;睾酮对雌、雄鸣禽发声控制核团中早期神经元的性双态性分化作用较小[动物学报49(3):353—361,2003]。  相似文献   
9.
10.
10种鸣禽控制鸣啭神经核团大小与鸣唱复杂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揭示鸣禽鸣唱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本实验先对 8个科 10种鸣禽的鸣唱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录音 ,并借助声谱软件分析了每种鸣禽的鸣唱复杂性。鸣唱语句复杂性的评价指标包括 :短语总数、每个短语中所含的平均音节数及音节种类数、所有短语的总音节数及音节种类数、最长短语的音节数及音节种类数。然后 ,测定了前脑三个鸣啭学习控制核团和一个与发声无关的视觉参考核团体积 ,分析了鸣唱语句复杂性和这些核团大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1)HVC和HVC/Rt与 7种鸣唱语句复杂性指标无关 ;RA和RA/Rt与总音节种类数相关 ;AreaX与总音节数及音节种类数相关 ;2 )HVC/RA和HVC/X比值与多个鸣唱语句复杂性指标相关。结果提示 :鸣禽鸣唱复杂性不同特征可能受不同神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