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目的在人工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下,探讨建立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的条件。方法 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低氧24 h组、低氧48 h组、低氧72 h组、低氧7 d组,测定大鼠肺组织含水量,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及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24、48、72 h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依次为(81.58±0.86)%、(82.13±0.57)%、(82.21±0.88)%,高于正常对照组(78.72±0.52)%,肺组织中IL-6依次为(329.30±133.58)、(323.92±127.42)、(506.29±197.19)pg/mL,TNF-α依次(221.08±20.26)、(208.05±20.33)、(244.63±51.53)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IL-6(187.26±69.49)pg/mL,TNF-α为(91.81±22.24)pg/mL。低氧7d组肺组织含水量(81.47±0.65)%、肺组织中IL-6(241.33±83.60)pg/mL、TNF-α(109.99±31.98)pg/mL,均显著低于低氧72h组,病理学结果显示72h组肺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结论模拟海拔5000 m环境,建立大鼠肺水肿模型的较好的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722.
高原湿地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德荣  田昆  袁华  杨宇明  李宁云  徐守国 《生态学报》2006,26(11):3624-3630
采用3S技术与植物群落研究法,对高原湿地纳帕海24a来的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与24a前水生植物群落相比较。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类型、数量改变,原生群落不断减少或消失,耐污、喜富营养类群如水葱群落(Com.Scirpus tabernaemontani)、茭草群落(Com.Zizania caduciflora)、穗状狐尾藻群落(Com.Myriophyllum spicatum)、满江红(Com.Azolla imbricata)群落等大量出现;群落总数由24a前的9个增至当前的12个,其中挺水植物群落增加2个,浮叶植物群落增加1个,挺水植物群落增幅最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大致呈现出浮叶群落、挺水群落、沉水群落斑块状依次配置的水平格局规律。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大,达528.42hm^2,其次是沉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为362.50hm^2,浮叶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小,为70.23hm^2。随沉水群落、浮叶群落向挺水群落的演替,群落伴生种数量增加、优势种优势度减小、层次类型改变,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纳帕海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是对湿地环境变化的响应,表明了在人为干扰作用影响下,纳帕海湖岸线内移、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湿地水文条件的改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723.
道路与生态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试通车运营,雪域高原西藏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所跨越的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受人类扰动影响最少的地区之一,生态脆弱、多年冻土和高寒缺氧被并列称为高原第一铁路建设面临的世界性三大难题。铁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野生动植物群落、自然生态景观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影响的程度如何,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影响后能否得到恢复,这些都是世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4.
低纬高原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对烟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自低纬高原云南玉溪烟区不同地域稻田(峨山,E)、麦田(北城1,B1;北城2,B2)、山坡旱地(新平,X)和菜地(通海四街,T1;通海桑园,T2)的6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盆栽种植烟草品种K326,研究了在相同气候背景和水肥管理条件下,不同土壤对K326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K326在山坡旱地土、稻田土和麦田土上生长较菜地土上好(北城1除外),且新平烟叶净光合速率(Pn)较高,新平和峨山烟叶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较大,而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WUE)较小。分析表明,麦田和菜地土壤上生长的K326其Pn主要受气孔因素的影响,而稻田土壤上K326的Pn主要受羧化能力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等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峨山和新平K326的气孔调节能力较差,其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使Gs增大,Tr上升,从而导致WUE下降。各土壤处理烟叶的鲜重含水量和自然水分饱和亏没有显著差异,菜地土烟叶单位面积含水量显著低于稻田土,与其比叶重(SLM)有一定联系。结果说明了土壤对烟草的影响较为复杂,既与土壤本身的特性有关,又与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725.
青海省鸟类新纪录——白头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25~28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家属区楼前发现相当数量的白头鹎(约60只),它们栖息于丁香、海棠和榆树上,并不时发出洪亮的鸣唱。在5月10~23日的观察中却没有发现该群白头鹎,表明白头鹎在西宁可能为旅鸟。经查阅《中国动物志》和《中国鸟类分类分布名录》,  相似文献   
726.
通过对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肉质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测定了高原鼢鼠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微量元素、脂肪酸、氨基酸与维生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原鼢鼠肉中含丰富的蛋白质(18.7%)、氨基酸种类齐全(含17种氨基酸,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俱全)、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的64.14%)、VE含量高,并含有一般动物肉中没有的VC,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高K低Na等特点,符合现代营养保健趋势,可作为低钠营养保健品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727.
贝氏高原鳅胚胎和仔鱼的形态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贝氏高原鳅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成熟卵淡黄色,卵径较小(直径0.94-1.10mm),遇水后产生强黏性。在水温9.0-12.8℃下,胚盘在受精后4h20min开始分裂,在19h50min和27h40min时达到囊胚期和原肠期,64h40min胚孔封闭,287h时部分胚胎开始出膜,405h30min全部出膜。初孵仔鱼全长(4.32±0.23)mm,肌节36-38对,眼和躯干部黑色素细胞明显,胸鳍原基发育良好。出膜后第5天仔鱼体侧和头部出现浓密的感觉芽。到第8天时全长(6.05±0.41)mm,卵黄吸收完全。仔鱼鳔一室和鳔二室分别于出膜后第30天和第50天形成。第55天的仔鱼全长(14.05±1.01)mm,肌节52-53对,体侧出现7-8条黑色素带,各鳍鳍条数目与成鱼基本一致,但仍有少量鳍褶存在。仔鱼的卵黄囊体积减小速度为0.027mm3/d,鱼体长度生长、鱼体长度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其中,肛后长/全长比例随胚后发育逐渐增加,由初出膜时的31%增加到最后的42%左右。  相似文献   
72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洞穴鱼类--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脑、脾脏和肾脏等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酯酶(EST)、醇脱氢酶(ADH)、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7种同工酶进行分析,检测到26个座位,其中多态座位4个(Ldh-3、Ldh-4、s-Mdh、m-Mdh),多态座位比例为15.38%,观察杂合度0.0398,预期杂合度0.0411,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316,存在杂合子缺失.结果表明,湘西盲高原鳅群体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纯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29.
贝氏高原鳅脑垂体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氏高原鳅的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构成,属于背腹型,但神经垂体稍偏向背部.腺垂体从前到后又依次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前外侧部由ACTH细胞和PRL细胞组成,中外侧部由GH细胞和大小两种嗜碱性细胞组成,中间部分布有MSH细胞和另一种嗜碱性细胞.神经垂体分枝丰富,遍布于腺垂体的各个部分,在中间部尤为丰富.垂体内血管发达.  相似文献   
730.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和鼠兔的低氧适应机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高原鼢鼠、鼠兔及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力,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了LDH同工酶.结果显示:鼢鼠、鼠兔、大鼠心肌LDH活力分别为16.90±2.00 U/mg pro,20.55±2.46 U/mg pro,38.26±6.78 U/mg pm,鼢鼠和鼠兔差异不显著(P>0.05),大鼠与鼠兔差异显著(P<0.05),大鼠与鼢鼠差异极显著(P<0.01);骨骼肌LDH活力,鼢鼠、鼠兔、大鼠分别为39.34±3.74 U/mg pro,78.33±9.54 U/mg pro,67.80±10.89 u/mg pr0,大鼠和鼠兔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均极显著高于鼢鼠(P<0.01).高原鼠兔与鼢鼠LDH同工酶M亚基的迁移率较为相近,而H亚基差别较大;鼢鼠和大鼠H亚基的迁移率较为相近,而M亚基差别较大.鼢鼠和鼠兔心肌LDH同工酶亚基组成以H亚基为主,M亚基含量较低,而骨骼肌LDH同工酶亚基组成以M业基为主,H业基含量较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LDH同工酶H亚基和M亚基含量均很丰富.说明高原鼢鼠和鼠兔虽然生活在极其缺氧的环境中,但它们的组织并不缺氧;高原鼢鼠和鼠兔以不同的策略适应高原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