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应用更多的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以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本文用PCR结合PAGE技术检测128例山西汉族无关男性DYS605等位基因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山西地区汉族男性DYS605基因座观察到22,21,20,19,18共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等位基因20和19之间的电泳距离在非变性胶上非常接近,要有足够的电泳距离才能区分。测序表明该基因座包括3个串联重复区,其中一个为可变重复区。20例女性DNA未发现扩增产物。Abstract: We study the polymorphism at DYS605 ,a new tetranucleotide Y-STR locus,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 of Shanxi to meet the need of more genetic markers in forensic practice and genetic analysis. DNA were extracted from 128 unrelated male venous blood, and amplified using GDB primers.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using non-denatur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silver staining. Five alleles named 22,21,20,19,18 were observed with frequency of 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 PCR products were not found in female DNA. Using a long enough gel for a long electrophoresis time is strongly encouraged because the rung between allele 20 and allele19 is smaller than expected. Allele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repetitive units of DYS605 were composed with the variant units and non-variant units.  相似文献   
72.
邓志辉  吴国光  张旋 《遗传》2004,26(4):446-450
为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DYS393等6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用于法医学鉴定,通过采用PCR复合扩增和基因测序仪荧光检测方法,检查204个无关男性个体,调查南方汉族的6个Y-STR基因座的单倍型频率,并对93对真父子和38对非父子的亲子鉴定样本进行检测。结果DYS393基因座检出5个等位基因,DYS19基因座检出6个等位基因,DYS389Ⅱ基因座检出8个等位基因,DYS390基因座检出6个等位基因,DYS391基因座检出4个等位基因,DYS385 基因座检出44个等位基因,共检出176种单倍型。93对真父子中,观察到2例分别有1个基因座突变。检测38对非父子,有1个或2个Y-STR基因座排除的案例各有1例(2.6%);有3 个和3个以上的Y-STR基因座可以排除父子关系的案例为35例(92.1%);6个Y-STR基因座不能排除父子关系的为1例。结果表明6个Y-STR基因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Abstract: To study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six Y-chromosome specific STR loci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apply it in forensic science, six Y-STR loci were amplified by multiple PCR and the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ABI PrismTM 377 Sequencer. The haplotype frequencies at 6 Y-STR loci were determined in a total of 204 unrelated males from southern Han population of China. Ninety-three father/son pairs with demonstrated paternity and thirty-eight non-paternity father/son pair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our Y-STR system.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alleles for DYS393、DYS19、DYS389Ⅱ、DYS390、DYS391and DYS385 were 5, 6, 8, 6, 4 and 44 ,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176 haplotypes at 6 Y-STR loci were found. Two father/son pairs with single Y-STR mut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93 father/son pairs with demonstrated paternity. Among the 38 non-paternity father/son pairs, one case with one Y-STR exclusion of paternity, one case with two Y-STR exclusions and 35 cases with 3 or more Y-STR exclusions were observed. Non-exclusion of paternity at 6 Y-STR loci was found only in one case.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ix Y-STR loci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and are suitable fo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aternity testing.  相似文献   
73.
为了调查X染色体上DXS6804、DXS9896和GATA144D04等3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来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X染色体3个STR基因座进行分型,并检验女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计算法医学常用各种概率。DXS6804、DXS9896和GATA144D04的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 5990、0 6220、0 4280,表明3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均具有遗传多态性,χ2检验表明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X染色体上的基因座DXS6804、DXS9896和GATA144D04在中国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学检验和群体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74.
鲫鱼Hind Ⅲ高重复DNA序列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组DNA高重复序列的研究有助于解释许多重要的生命现象 ,如基因调节、基因转座、基因进化等 ,还可以用于进行种群的遗传分析。鱼类的DNA高重复序列研究资料较少 ,曾在鲤科鱼类发现HindⅢ高重复序列家族。本研究用HindⅢ内切酶消化 ,从鲫鱼 (Carassiusauratusauratus)基因组DNA也克隆出一种独特的高重复序列。序列测定揭示该重复序列长度为 175bp ,在单倍体基因组的拷贝数为 1× 10 5。鲫鱼HindⅢ高重复序列与鲫鱼属 (Carassius)其它同类已知的高重复序列存在某种程度的变异 ,而与鲤科其它属的已知的HindⅢ高重复序列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75.
通过PCR方法,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并克隆进pUC-18质粒多克隆位点(MCS)的EcoR I和Sac I之间,并以BGH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作为终止子克隆到SphI~HindIII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pUC-LTR。将GFP基因和REV囊膜糖蛋白gp90基因分别克隆到pUC-LTR载体中,获得质粒pUC-LTR-GFP和质粒pUC-LTR-gp90。重组质粒经转染48h,能够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示,REVLTR能够作为启动子构建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76.
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向小麦转移高冰草染色体小片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小麦与高冰草不对称体细胞杂种F5代株系Ⅱ-1-3和Ⅰ-1-9的染色体组成及异源染色体存在方式进行分析. 花粉母细胞观察统计发现两杂种中分别有84.69%和84.75%的细胞为20~21对二价体, 其中环状二价体分别占89.83%和89.57%, 表明两杂种的遗传组成基本稳定. RAPD分析证明两杂种含有双亲的DNA并发生了整合. GISH结果表明高冰草染色体以小片段的方式分布在杂种Ⅱ-1-3和Ⅰ-1-9的4~6个染色体上, 小片段位于小麦的近着丝粒位置及近端部. SSR分析结果表明高冰草DNA分布于两杂种株系的2A, 5B, 6B和2D染色体上, 与GISH分析的多位点小片段插入的结果相对应  相似文献   
77.
测定了斜纹夜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中山大学分离株基因DNA XbaI4.0片段全序列,该片段包括一个锌指蛋白基因及三个区域的DNA重复序列(SR1、SR2、SR3)。该锌指蛋白基因读码框为2196个核苷酸,编码731个氨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83.09KD,该蛋白的等电点为4.61,在其5‘非编码区内有一个杆状病毒早期启动子基序GAGT5及一个TATA盒,在其终止密码的下游有5个真核生物转录mRNA时poly(A)加尾信号AATAAA。在223-241氨基酸残基之间有一个锌指蛋白基序,这一基序属于锌指蛋白基序中的C3HC4类,即环指(Ring finger)类基序,在323-340氨基酸残基区域为一个核定位信号,该蛋白可能为一个高度折叠的蛋白质。在该片段中存在三个DNA重复序列区域(SAR1、SR2、SR3),其中SR1与SR3区或存在更大量的重复序列,SR1区域其中的一个重复序列长达41bp,SR1,SR3重复序列区域可能作为该病毒转录的增强子,或者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78.
测定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中山大学分离株基因组DNAXbaI4.0kb片段全序列 ,该片段包括一个锌指蛋白基因及三个区域的DNA重复序列 (SR1、SR2、SR3)。该锌指蛋白基因读码框为 2 196个核苷酸 ,编码 7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 83 .0 9kD ,该蛋白的等电点为 4.6 1。在其 5′非编码区内有一个杆状病毒早期启动子基序GAGT及一个TATA盒 ,在其终止密码的下游有 5个真核生物转录mRNA时poly(A)加尾信号AATAAA。在 2 2 3~ 2 41氨基酸残基之间有一个锌指蛋白基序 ,这一基序属于锌指蛋白基序中的C3HC4类 ,即环指 (Ringfinger)类基序。在 32 3~ 340氨基酸残基区域为一个核定位信号。该蛋白可能为一个高度折叠的蛋白质。在该片段中存在三个DNA重复序列区域 (SR1、SR2、SR3) ,其中SR1与SR3区域存在更大量的重复序列 ,SR1区域其中的一个重复序列长达 41bp ,SR1、SR3重复序列区域可能作为该病毒转录的增强子 ,或者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79.
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自交系SSR遗传分析中,为了提高SSR荧光分析效率、简化分析程序和降低研究费用,我们进行了多聚PCR和多聚凝胶电泳两项技术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多聚PCR和多聚凝胶电泳的影响因子(如逐步降低的退火温度的循环数、各个多聚位点引物浓度的平衡、PCR缓冲液浓度以及Taq DNA多聚酶的浓度等)可以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基于以上的优化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优化的加尾引物法的策略。同时,提出了在多聚PCR和多聚凝胶电泳中常常遇到的技术难题的有效防止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K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恢复系LK783的主效恢复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以K冀5418A//911289/LK783三交F1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利用418个RAPD和33个ISSR引物对两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RAPD引物OPK18和ISSR引物UBC-845在两池间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差异,在分离群体上的验证结果表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与两个引物的扩增位点有连锁关系,在染色体上位于两个引物的扩增位点之间,与OPK18450的遗传距离为(15.07±6.28)cM (centiMorgan),与UBC-845800的遗传距离为(8.20±4.85)cM.这两个引物可应用于对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最后,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一步将UBC-845800定位于1BS, 表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也位于1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