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小鼠肝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不同的MHV毒株可引起易感动物的肠炎、肝炎以及脑脊髓炎。MHV的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癌胚抗原家族成员,称为CEACAM。具有4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胞浆内尾。受体的多种同型体都可作为MHV的功能性受体。已确定小鼠CEACAM1 a同型体结构域1和4可溶性外结构域的晶体结构。MHV受体的研究为病毒受体类似物作为病毒异体亲嗜性和种间交叉传播的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微管相关蛋白tau与朊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管相关蛋白tau参与了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其中包括一些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为了探讨tau与朊蛋白(PrP)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首先通过GST 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发现重组tau蛋白可通过微管结合区与来源于正常叙利亚仓鼠脑组织中的正常细胞膜朊蛋白(PrPC)和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仓鼠脑组织的异常朊蛋白(PrPSc)相结合. 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在正常和羊瘙痒因子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存在tau蛋白与PrPC和PrPSc的相互作用, 并且利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到PrP和tau蛋白在CHO细胞内具有共定位的关系. 为了确定PrP与tau蛋白相互作用的部位, 构建了不同区域的PrP片段, 从而证明PrP与tau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N端序列(23~91 aa). PrP与tau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提示tau蛋白可能参与PrP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3.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发展及其衍生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是鉴定及分析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该技术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由Fields和Song初次描述的由酵母双杂交系统衍生而来的几种主要的双杂交系统的特点,并简要比较了各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4.
雌激素受体(ER)包括α和β等2种,均为核受体。ERβ在乳腺癌预后和激素治疗耐受中有重要意义,其活性受与之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共调节因子有的能与2种ER发生作用,有的只能特异地作用于其中一种。本文简要综述了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96.
火山与人类     
李莹 《植物杂志》2010,(8):44-49
火山爆发,祸从天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由外部的"固态区"——地壳,和处在地壳100千米至150千米以下的内部"液态区"——岩浆构成。质量巨大的地球在高速的旋转(每天4万千米)中,其"固态区"和"液态区"的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积累、转移和释放,从而演绎出地球上的种种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97.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是影响其生态功能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微生物群落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但是由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只能分离约1%10%的环境微生物,对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了解甚少。元基因组学、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的出现,及其与微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使得人们能够从微生物群落组成、物种功能、种间相互作用和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微生物群落。重点综述了元基因组学、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8.
谢兆辉 《生命科学》2010,(9):925-929
很多动物可以产生具调节作用的小RNAs,根据产生方式和作用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微小RNAs(miRNAs)、与Piwi相互作用的RNAs(piRNAs)和内源小干扰RNAs(endo-siRNAs),这些小RNAs可以在生物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miRNAs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蛋白质基因的表达;piRNAs主要的作用是沉默转座因子,但piRNAs主要存在于生殖细胞中;endo-siRNAs则可能具有上述两种主要作用。该文论述了这三种小RNAs在生物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讨论了它们在治疗生物不育及其在生物节育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蛋白激酶Ca相互作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interactingwithCαkinase,PICK1)是蛋白激酶Cα(proteinkinaseCα,PKCα)的靶蛋白之一,也是在PKCα和突触后膜受体蛋白间起重要作用的衔接蛋白。PICK1分别由PDZ结构域、BAR结构域以及卷曲螺旋区和酸性氨基酸区组成。PICK1中的PDZ结构域和受体蛋白、转运蛋白、衔接蛋白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多,BAR结构域则与支架蛋白、质膜等相互作用。PICK1在突触可塑性、神经递质传递、外周神经感觉、细胞生长和黏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PICK1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影响与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体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相互作用。它们的基本功能都是信息传递,在此功能之上,两大系统几乎调控着机体全部的代谢活动。将以综述的形式,介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两大系统共同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