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4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274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Sirtuin 家族中的一员,属于烟酰胺(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通过对多种非组蛋白及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基因表达。近来的研究发现,SIRT1不仅能使肿瘤抑制因子去乙酰化,促进肿瘤发生,还能使肿瘤促进因子去乙酰化,抑制肿瘤发生。SIRT1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影响肿瘤分期及患者预后。在消化系统肿瘤中,SIRT1具有双面性,既可作为抑癌因子,也可发挥癌因子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对SIRT1在肿瘤中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做了深入研究,关于SIRT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新研究不断出现。SIRT1已成为人们攻克肿瘤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SIRT1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尤其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不同作用靶点和参与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肝炎患者多种自身抗体检出率的比较,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64例非AIH肝炎患者和7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抗肝肾微粒体-1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并对各检测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IH组患者ANA、AMA-M2、LKM-1、LC-1、SLA/L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0%、28.0%、9.3%、1.3%、10.7%均高于非AIH组患者的56.2%、3.1%、0.0%、0.0%、0.0%,且除LC-1外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NA、AMA-M2、LKM-1、LC-1及SLA/LP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人工干预后稠油藏内部微生物群落会发生复杂变化,为进一步明确微生物活性和代谢多样性,选取辽河油田不同开发方式内8口采油井,利用佰珞生态(Biolog-ecology,Biolog-ECO)技术解析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对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代谢最显著,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次之,对胺类和酚类化合物代谢程度最低.微生物群落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趋势为蒸汽吞吐驱(SS)>聚合物驱(PF)>蒸汽驱(SF),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优势度指数(D)及皮卢均匀度指数(J)的趋势为PF>SS>SF.采样井由水驱(WF)开发转变为PF开发后,微生物群落在油水体系中发生较大变异,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开采方式,表现出较高代谢多样性.SS开发温度梯度范围是46~350℃比SF开发的37~290℃范围更宽泛,意味着微生物可选择适宜的环境生长繁殖,其碳源代谢活性强于其他开采方式.研究表明,SS和PF开发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能力强,其结果为了解复杂稠油藏内部微生物资源和代谢特征以及后续内源激活、功能微生物定向筛培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仍未解决的难题。常见的药物治疗有诸多不良反应,譬如胰岛素的长期使用会产生胰岛素耐受性。近年研究发现,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FGF1或aFGF)及其衍生物能够使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规避了胰岛素治疗产生耐受性的问题。因此,人们对FGF1及其衍生物在开发新型T2DM疗法方面给予诸多期待。该综述系统介绍了FGF1的结构与功能、降糖功效的机制及新发现,对FGF1的2种注射方式和FGF家族在降糖作用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FGF1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程进行展望,旨在为调节血糖、解决胰岛素耐受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营养液供应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供应量的营养液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HL2109"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对照:每株全生育期只浇清水,共计117 L;T1: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39.0 L;T_2: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58.5 L;T_3: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117 L,利用化学方法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测定番茄果实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番茄单株产量和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T_2处理最大,达到每株2.53 kg;T_1、T_2、T_3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9.3%、72.6%、47.0%;T_1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大,T_2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T_2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最高,果实的风味品质显著提升.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果实的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以T_2处理最高.利用GC-MS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69种,T_1、T_2、T_3的果实挥发性物质总含量高于对照,表现为T_2>T_1>T_3>对照.其中T_2、T_1和T_3处理果实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分别为6971、6095和4070μg·kg-1,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97、1.56和0.73倍;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己醛、己酸、苯乙醛、顺-3-己烯醛等均以T_2处理的含量最高,并且T_2处理果实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挥发性物质数量和总含量都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每株全生育期浇营养液58.5 L处理能够提高果实品质和挥发性物质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苹果多酚通过下调钙敏感受体(CaSR)表达改善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诱导组和苹果多酚干预组(n=12)。低氧诱导组和苹果多酚干预组大鼠每天在低氧舱(氧浓度为10%)中间断低氧暴露8 h,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下饲养,为期四周。建模同时,苹果多酚干预组每日用苹果多酚按200 mg/kg的剂量灌胃,对照组、低氧诱导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持续四周。建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中膜厚度(MT)、WA%、WT%及肺动脉组织中CaSR表达量。结果:低氧暴露组大鼠mPAP、PVR、RVHI、MT、WA%、WT%及肺动脉组织中CaSR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苹果多酚干预组可改善上述效应。结论:苹果多酚能有效预防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与下调CaS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癌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快速、低成本的HPV E6癌蛋白检测技术(OncoE6TM,AVC,Sunnyvale,CA,USA)在棉签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ThinPrep)两种不同采样和储存介质宫颈标本中对HPV E6癌蛋白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3(CIN2/3)及以上病变检出准确性。依托于1999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对2014年随访中HPV 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均进行E6癌蛋白检测,并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LiPA,Innogenetics)进行HPV基因分型。在294例HPV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中,E6癌蛋白阳性率相当(11.2%vs 7.8%,P=0.16);两者一致率为96.6%、Kappa值0.8。E6癌蛋白检测和LiPA基因分型对HPV16和HPV18型别的检测结果在两种标本中的一致性均较高(90%)。E6癌蛋白检测对CIN2+的检出效果如下:在棉签标本中,其灵敏度50.0%、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51.6%;而ThinPrep标本中,灵敏度46.9%、特异度97.1%、阳性预测值68.2%;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同样为0.72;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CIN3+的检出效果也相当,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6蛋白检测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可重复性较好,且两种标本有其不同的优势,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卫生资源,适当选择标本类型,进行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998.
李洁  武桂珍 《病毒学报》2018,34(4):565-569
本研究对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载文量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为埃博拉病毒研究提供文献的数据支持。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高致病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以“Ebolavirus”为主题词检索文献,检索截止至2018年3月2日被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相关研究文献,在PubMed中检索到4 39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统计学分析其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文献的高频主题词及发表文献的年份、国家、城市和期刊的分布情况,了解埃博拉病毒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3-2015年,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的载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至本文统计日的载文量呈现逐年下降。本研究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到的4 391篇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中,载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中国排第六,载文量较多的地区和城市则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载文量较多的城市中,中国的北京排第八位。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载文量较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Virology(J Virol)。利用GoPubMed检索到的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文献,可以从文献数据的角度显示出埃博拉病毒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rM1和rM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及机制。以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6组(rM1组、rM2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组、rM1+IAV组、rM2+IAV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ERK、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用抑制剂阻断ERK信号因子信号传导,观察对各组分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的影响。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AV组(P0.01或P0.05)。在干预细胞4h,仅rM2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干预细胞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入ERK抑制剂,rM1组、rM2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抑制剂组。本研究数据表明rM1和rM2可通过上调ERK信号因子的磷酸化水平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中产生IFN-γ,该诱导作用在干预4h即显著表现,并维持至少24h。  相似文献   
1000.
王晶  石琦 《病毒学报》2018,34(3):402-405
慢性消耗性疾病是唯一一种在野生和圈养鹿群中共存的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该病的病原在中枢神经组织和外周组织中大量富集。病鹿的组织、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环境,从而实现该病在鹿群中的水平传播。截至到目前,该病已从最初的美国蔓延至加拿大、韩国、挪威和芬兰。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以感染人类,但是该病对非人灵长类的感染能力提示我们应提高警惕。本文从病原学、宿主、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综合评价了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