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黑曲霉表面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可有效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SH-1为宿主细胞构建诱导型糖化酶基因启动子表面展示CALB,在较高浓度葡萄糖碳源的发酵中CALB表达会受到抑制,发酵后期菌体容易出现菌丝断裂和展示酶活力下降等问题。采用组成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启动子替代诱导型糖化酶基因启动子的细胞表面展示CALB黑曲霉菌株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菌株不但可以利用葡萄糖,而且还能利用木糖为发酵碳源,以木糖为碳源发酵在144 h展示酶水平达到1 100.28 U/g。文中探讨了甘蔗渣水解液发酵生产黑曲霉表面展示CALB,初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甘蔗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Ⅰ型马立克病毒(MDV)UL2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以MDV GX0101为模板,PCR扩增UL24基因全长,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p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表达,并进行纯化和鉴定。用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并鉴定抗UL24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感染GX0101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的UL24蛋白。同时,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C1-UL24转染CEF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L24蛋白在CEF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Ⅰ型MDV的UL24基因在原核表达载体中能够正确表达,免疫小鼠后获得抗UL24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MDV UL24蛋白,且MDV UL24蛋白在CEF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定位,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DV UL24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幼鳖胃肠胰组织中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中华鳖幼鳖胃肠胰组织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最适pH,最适度物浓度及Nacl对淀粉酶的知效应,在测定的最适条件下比较了三种酶在胃肠胰不同部位组织中酶活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4.
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2106菌株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表明,该菌株脂肪酶为组成型,不受油脂类底物的诱导。碳源的种类(单糖、双糖、多糖)和浓度对产酶影响不大,氮源以豆饼粉和玉米浆混合添加最好。最适发酵温度为32℃,摇瓶转速140r/min。实验中还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5.
HIV—1核蛋白p24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  董明 《病毒学报》1997,13(3):202-207
将完整的HIV-1 p24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中,使用重组转移质粒与野生型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筛选获得带有编码p24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后在细胞中表达了HIV核蛋白p24。其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24kD。此重组糖蛋白在免疫荧光,免疫印染和酶联免疫实验中都能被人HIV-1阳性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所识别。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快中子、快中子和磁场复合、γ射线、γ射线和磁场复合诱变,以酶活为筛子进行诱变育种。结果,出发菌酶活较低的一株得到了一株酶活为396.22U/mL的诱变株,此酶活比出发菌株高92倍,并发现此菌对紫外线和快中子比较敏感;而出发菌酶活较高的一株得到了酶活为424.60U/mL发酵液的诱变株,此酶活为出发菌株3.0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快中子、γ射线及磁场复合处理在产脂肪酸菌种诱变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产脂肪酸菌株的诱变中快中子诱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7.
系统研究了反应介质、水活度、温度、pH等因素对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乙酸甲基苯甲酯立体选择性氨解反应的影响。以正己烷为反应介质,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5℃~35℃;最适反应体系初始水活度为0.33;较适宜的pH范围为6~7。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固定化假丝酵母(Candida sp.)-1619脂肪酶合成聚乙二醇400油酸单酯与双酯的影响因素。不同摩尔比的底物反应6h都有单酯和双酯生成。酸与醇的摩尔比为O.25:1到2:1时,生成单酯与双酯的比例在3.5:1到4:1的范围内;当酸与醇的摩尔比达到3:1至8:1时,单、双酯的生成量相仿。反应达平衡时(24h),不同摩尔比底物的反应产物都是双酯。在含己烷的反应体系中,反应平衡时有单酯存在,摩尔比为2:1时,反应物中单、双酯比达到l:3.2。  相似文献   
109.
110.
底物中的硅原子对酶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酶工程学的研究史上,人们一方面不断地研制开发新的酶种;一方面利用固定化、酶分子改造和修饰等技术来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开拓酶的新用途。酶催化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转化(正是这一方面研究的新进展)。由于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