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导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有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2.
杨潼  李建秋 《动物学报》1995,41(3):262-267
利用自制的控温实验槽在暗室内进行医蛭科两种吸血水蛭对光闪烁和水扰动刺激的模拟个体生态实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日本医蛭在16℃时与照度有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在22℃时成负相关关系,0.2克体重的个体在两种温度对照度的敏感度均大于0.5-0.6克和1.0-1.3克体重的个体,湖北牛蛭在两种温度时与照度均成正相关关系;0.5克体重的个体在16℃时对照度的敏感度大于1.0-3.3克体重的个体9.5-  相似文献   
43.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I区SII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简称为A-SIEP、A-SIIEP、C-SIEP、C-SIIEP)。用双级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IEP,C-SIIEP,A-SII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  相似文献   
44.
损毁和刺激垂体对大鼠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局限性损毁和刺激垂体的方法,以行为测痛为指标,观察大鼠垂体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损毁垂体中间叶(IL)及邻近的前叶(AL),大鼠痛阈明显低于手术前的痛阈(P<0.01)。电刺激垂体的上述同样部位,大鼠痛阈明显高于手术基础值及自身假刺激值(P<0.001)。经Dex处理的动物,电刺激垂体不再引起痛阈升高。结果表明,大鼠垂体IL及靠近AL与痛调节有关,这种  相似文献   
45.
心血管中枢广泛分布在脊髓至大脑皮层的各级水平。其中边缘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显得更为突出。隔后部(CS)是边缘系统成员之一。缰核(Hb)是前脑边缘结构至脑干的驿站,前脑边缘结构的许多部位都有纤维会聚到Hb,CS就是其中之一。本实验室已证明  相似文献   
46.
邓超 《动物学研究》1992,13(2):100-100,108
据文献报道,鸟类端脑有可能存在三个视觉代表区,上纹状体视区(Visual area in hyperstriatum)是其中之一。迄今虽在解剖学、生理学方面对上纹状体视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有关视神经元对光刺激的反应特征却尚未见报道。本工作就家鸽上纹状体视神经元对光刺激的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EAS,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认知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 CD3+、CD4+/CD8+、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d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联合全身麻醉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降低对机体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8.
49.
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显著上升,目前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近年来在心衰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患者的生存率依旧很低,预后差,确诊心衰后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如果能够对心衰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并按危险程度进行合理分层,将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生物标志物在心衰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同时伴随着血容量和心室壁压力增加,心室肌细胞分泌NT-proBNP/BNP,因此,其可作为心衰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然而血浆中NT-proBNP/BNP易受到年龄、性别、体型、左室肥大、心动过速、右心室过载、低氧血症、肾脏功能等诸多因素影响。sST2作为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标志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够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并预测是否发生心室重构,且不受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具有更低的参考变化值和个体指数,更适合用于连续监测和指导治疗,是评价心力衰竭的理想指标之一。文中对近年来sST2在心衰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0.
文中旨在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e cell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绵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明确GCSF对绵羊颗粒细胞生存的调节作用,为今后该蛋白用于羊繁育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原核克隆表达纯化羊GCSF蛋白,纯化的蛋白用M-NSF60细胞检测生物学活性,将纯化的GCSF添加到颗粒细胞培养基中作为试验组,以培养基中未添加GCSF的细胞为对照,利用Alarmarblue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羊GCSF可以原核表达并纯化,并且具有生物学活性。在24 h和48 h时,在0.06–600 ng/mL的范围内随着加入GCSF的终浓度增加,细胞活力升高。试验组颗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与阴性对照相比,细胞周期的分布显著改变,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试验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48 h检测时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GCSF在体外培养的绵羊颗粒细胞中,可调控绵羊颗粒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