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花生种子吸胀2d后,子叶中肽链内切酶活性上升,贮藏蛋白质开始降解。高活力种子肽链内切酶活性在吸胀2d后迅速上升,至4d时达到高峰,而中等活力种子的肽链内切酶活性上升速度绶慢。高活力种子萌发时贮藏蛋白质降解速度高于中等活力种子。中等活力种子经PEG和PUT处理可提高种子活力,也促进了种子贮藏蛋白质降解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63.
种子的油体蛋白及其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组成油体半单位膜的主要蛋白质-油体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编码油体蛋白的基因组成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4.
芹菜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干化体细胞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芹菜无菌苗为材料,在MS附加KT 0.5mg/L,ABA0.25mg/L,脯氨酸500mg/L,CH500mg/L的培养基上,采用静止与震荡交替进行的培养方式,可获得大量健壮的子叶期胚状体(体胚)。干燥可以提高贮茂后体胚的转换率,特别是在低温,高湿中缓慢干燥,并在干燥前用ABA预处理效果更好。通过干燥和不干燥体胚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导值及脱氢酶的比较,发现干燥体胚有助于贮藏期间细胞结构及膜系统的保持  相似文献   
65.
66.
高赖氨酸植物种的筛选及其蛋白质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旱、盐胁迫对不同海拔、生长年限和贮藏时间的药用大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采自陕西汉中镇巴县的药用大黄种子为研究对象,纯净水(CK)为对照组,置于用以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的不同渗透势水平(-0.3和-0.5 MPa)的PEG和NaCl处理下,每日记录种子萌发个数并观察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低和高海拔的种子,中海拔1650 m处采集的种子萌发率更高,且海拔1650和1300 m处的种子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力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对药用大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其显著,在-0.5 MPa PEG处理下所有幼苗均死亡;不同海拔、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贮藏期的种子内源赤霉素含量无明显差异,而赤霉素浸种后种子活力和内源赤霉素浓度显著升高;室温贮藏1年的大黄种子发芽率、活力、耐盐性显著低于新采集的种子,而3年生植株种子发芽率、活力、耐盐性均高于2年生且耐旱性更强。综上可知,药用大黄种子不适宜长期室温贮藏,中海拔以及轻度盐胁迫有助于药用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3年生药用大黄种子质量高于2年生。  相似文献   
68.
恶劣环境下,人工海防林因面临养分胁迫而经营困难。为探讨盐、磷胁迫对主要海防林树种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和KH2PO4(磷)溶液处理种子和浇灌幼苗,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两种植物影响程度不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耐盐性高于木麻黄,前者相对盐害率最大值为23.03%,后者为89.15%;随着盐浓度增加,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对应最大值分别为38.70%、34.67%、18.70、0.055和76.67%、62.22%、48.46、6.11。(2)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木麻黄和台湾相思株高分别为12.29~6.01 mm和48.27~17.33 mm,根长分别为8.57~1.45 mm和33.41~5.88 mm;台湾相思根、茎、叶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木麻黄各处理差异较小。(3)台湾相思的种子和幼苗较木麻黄更耐低磷环境,二者最适磷浓度存在差异;木麻黄种...  相似文献   
69.
以去除果皮后阴干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沙池内进行层积处理,从层积处理开始至子叶出土的不同萌发阶段,考察蒜头果种子发育形态、贮藏物质积累、酶活性以及幼苗类型等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种子休眠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蒜头果种子从解除休眠开始至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约需195 d,其中幼胚的形态发育后熟约需75 d,随后30 d内是种子集中萌发的时期,其发芽率达到最高(53.33%);依据种胚发育形态的标志特征将此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S1~S7阶段):S1阶段种子未萌发,S2阶段种胚“露白”,S3阶段胚根突破种皮长超过1 cm, S4阶段下胚轴与胚根连接处形成弯钩结构,S5阶段“S”型胚形成及胚根前端膨大,S6阶段种子不仅具有膨大的胚根且已有侧根的分化,S7阶段子叶脱落,胚芽出土,真叶出现。(2)蒜头果种子在湿沙层积过程中,种胚胚长和胚率从S1阶段的(5.49±1.57)mm和(19.48±5.72)%分别增加至S6阶段的(67.92±2.94)mm和(240.75±15.29)%,胚率平均增加了12.4倍,显示蒜头果种子的胚需要经历后熟过程才能萌发,属于胚后熟型种子。(3)从...  相似文献   
70.
木波罗种子脱水敏感性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采收的木波罗种子含水量为58.6%。随着含水量下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迅速下降,种子对脱水非常敏感,是典型的顽拗性种。自然脱水时,种子胚轴和子叶中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先上升,然后下降,丙二醛和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含量显著增加。其脱水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当种子脱水时,植物酶SOD的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从而使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种子生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