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36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以核酸杂交法检测人γ型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γ)制品中残余DNA含量,结果表明,自制的二组DNA标准品相应量间显示的色斑相差悬殊,提示高蛋白含量对痕量残余DNA的检测干扰较大,添加IFN-γ的DNA标准品比纯DNA标准品更合理,以此测得各样品均符合WHO要求(<100pg/剂量),方法敏感性为4pg.  相似文献   
992.
水对生物驻极体猪骨压电系数d_(33)测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在生物驻极体的压电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测量猪肩胛骨和软骨组织的纵向压电系数d33得出的结论是:水不仅能影响压电系数的测量,而且对压电效应的产生也起很大作用。水的含量及存在状态不同,压电系数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3.
渗透促进剂对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影响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5-唑烷氮氧自由基硬脂酸(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研究某些渗透促进剂如月桂酮(AZ)、油酸(OA)、丙二醇(PG)、二甲基亚砜(DMSO)等对裸鼠皮肤角质层的影响。促渗剂处理皮肤后,标记物序参数降低,各向同性超精细分裂偶合常数增大,前者表明保渗剂能够引起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排列有序性降低,流动性增大;后者表明标记物周围脂质区域极性增大。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胸腺肽α1活性片段Thymosinα1OH和其自旋标记衍生物的合成及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工合成胸腺肽α1活性片段及其自旋标记生物具有显著的免疫促进活性。  相似文献   
995.
铝对植物的毒害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铝对植物的毒害刘东华,蒋悟生(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天津300074)TOXICEFFECTSOFALUMINIUMONPLANTS¥LinDong-hua;JiangWu-sheng(DepartmentofBiology,TianjinNormal...  相似文献   
996.
两种非放射性标记方法在染色体原位杂交中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旭刚  朱平 《生物技术》1995,5(5):19-21
通过原位杂交比较了地高辛配基和生物素标记探针,检测染色体单拷贝基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打点检测条上地高辛配基可检出30fg低限探针DNA,生物素为1pg。经原位杂交地高辛配基可检测出单拷贝基因,生物素未成功。  相似文献   
997.
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抗病种间杂种的产生及其同工酶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棱大麦(Hordeum vulgare L.)“苏啤1 号”为母本与四倍体球茎大麦(H. bulbosumL.)“GBC141”杂交, 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11 株三倍体F1 植株. 三倍体F1 植株与二倍体母本二棱大麦“苏啤1 号”回交, 获得7 株二倍体回交后代BC1. 7 个回交后代株系通过大麦黄花叶病病圃鉴定, 其中BC1-2株系抗大麦黄花叶病.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父本、母本和BC1-2株系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二棱大麦与四倍体球茎大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并且在BC1-2株系幼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发现一条来自父本球茎大麦“GBC141”的过氧化物酶谱带,该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为0.47, 重复性好并且易于检测.由于回交后代BC1-2抗大麦黄花叶病, 又带有来自球茎大麦特异的幼根过氧化物酶谱带作为易于检测的同工酶标记,因此该回交后代株系可以作为大麦抗病育种工作重要的抗源.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比较和研究了水霉(Saprolegnia ferax)生长菌丝顶端胞内Fluo-3游离Ca~(2 )和CTC膜结合Ca~(2 )的荧光分布影像。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Fluo-3荧光有房室化现象,Fluo-3荧光反映的是细胞质游离Ca~(2 )与细胞器游离Ca~(2 )总的分布状况,Fluo-3游离Ca~(2 )的最大荧光强度出现在菌丝顶端2—10μm区域,10μm以后荧光强度逐渐下降,约40μm以后荧光降到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菌丝顶端2μm以前存在一个低荧光强度区。CTC膜结合Ca~(2 )的荧光影像显示:pH6.8或8.0的条件下菌丝最顶端2μm以前的区域都不能被染色,但pH8.0条件下的荧光较pH6.8弥散而强烈,代表线粒体的蠕虫状荧光斑点不再能够清晰辨认,说明其它细胞器也被染色,但菌丝顶端仍然不能被着色。结合菌丝顶端DIC和超微结构分析说明,菌丝顶端泡囊不是一个Ca~(2 )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是菌丝胞内重要的Ca~(2 )库。本文结果还澄清了有关菌丝内细胞质游离Ca~(2 )分布的矛盾报道。  相似文献   
999.
在1995年春大熊猫发情季节,对秦岭南坡的一个大熊猫繁殖小组的发情场进行了植被以及嗅味树,嗅味标记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00.
从58株来自国内温泉的嗜热细菌中分离到一株菌,它所产生的耐热碱性磷酸酯酶在95℃中保温60min后仍保留原来活力的75%.测定了酶的一系列性质,包括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离子强度、最适温度,以及酶的热稳定性、米氏常数、活化能等等,还研究了一些无机离子、氨基酸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的影响.DNA杂交方面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用该酶标记的核酸作为非放射性探针可用于在高温下进行的杂交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