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色素置换、单分子复合膜技术及方波伏安法测定, 研究了色素置换对紫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601光合反应中心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并探讨了相关机理. 研究发现, 紫细菌光反应中心在外加电位驱动下也可以产生电荷分离, 其效果等同于照光条件下的原初光化学反应. 在金电极表面上, 由2,3-二巯基丁二酸(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PDDA)与紫细菌光合反应中心(RC)组装而成单分子层复合膜(RC-PDDA-DMSA膜). 利用方波伏安法对RC-PDDA-DMSA膜进行了研究, 用低频率和高频率方波分别检测到紫细菌反应中心光化学反应不同的4个氧化还原电位对的参数. 通过非线性拟合, 获得了P/P+的标准电位(0.522 V)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13.04 s-1). 植物去镁叶绿素(Phe)置换细菌去镁叶绿素(Bphe)后反应中心在- 0.02 V的氧化还原峰显著变化, 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是色素置换降低了Bphe- / Bphe(Phe- / Phe)和QA-/QA电位对之间电子转移速率. 分析不同色素置换后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并对不同的色素分子的功能基团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叶绿醇尾同卟啉环上的其他取代基团一样明显影响了色素置换的位点和效率.  相似文献   
92.
93.
仙茅中两个新的环阿尔廷醇型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环阿尔廷醉型三萜皂苷,通过波诺分析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即3β,11α,16β—三羟基环阿尔廷烷-24-酮-3-O-[β-D-吡喃葡糖(1→3)-β-D-吡喃葡糖(1→2)-β-吡喃葡糖]-16-O-α-L-阿拉伯糖苷(1)和(24S)-3β,11α,16β,24-四经基环阿尔廷烷-3-O-[β-D-吡喃葡糖(1→3)-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24-O-β-D-吡喃葡糖苷(2)。  相似文献   
94.
小麦族四个属模式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PAGE)对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的模式种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 :(1 ) 4个模式种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其种间醇溶蛋白多态性高达 92 .3 % ;(2 ) Elymus sibiricus和 H ystrix patula具有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 ,而 Roegneria caucasica和Kengyilia gobicola的带型基本相似 ,其醇溶蛋白图谱能够反映一定的系统关系 ;(3 )不同收集地的 E. sibiricus材料间也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 ,新疆的 E. sibiricus具有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带纹 ,而甘肃的 E. sibiricus的醇溶蛋白带纹较少。  相似文献   
95.
异雷公藤内酯四醇的分离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
我国首条百万吨生物基化工醇生产线将于2011年建成投产。该项目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由长春大成集团投资建设,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的兴隆山镇。  相似文献   
97.
紫茎泽兰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紫茎泽兰(Eupatorium aclenophorum Spreng)茎、叶中分出10个化合物,经波谱(IR,MS,~1H-NMR,~(13)C-NMR)分别鉴定为9-oxo-ageraphorone(Ⅰ),9β-hydroxy-ager-aphorone(Ⅱ),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Ⅲ),豆甾醇(stigmasterol,Ⅳ),正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V),β-胡萝卜甙(β-daucosterol,Ⅵ),邻羟基桂皮酸(O-hydroxy cinnamic acid,Ⅶ),阿魏酸(ferulic acid,Ⅷ),咖啡酸(caffeic acid,Ⅸ),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骈呋喃的乙酰化物(2-isopropenyl-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 acetate,Ⅹ)。化合物(Ⅲ~Ⅹ)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98.
根据二醇脱水酶与甘油脱水酶的激活因子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从L. diolivoran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假定的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 (gldG、gldH) 全序列,补全了GenBank 中该基因序列的未知部分,构建了表达质粒pSE-gldGH,以E. coli BL21为宿主,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的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gldGH表达产生 68 ku、13 ku两个蛋白质,它们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得到共纯化,纯化产物即假定的激活因子为分子质量约325 ku的蛋白质聚合体,由这两个蛋白质以等摩尔量组成,因此假定的激活因子可能为α4β4亚基结构. 以L. 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为对象,进行激活实验,结果证实gldGH表达产物具备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
小麦耐盐细胞系及后代耐盐稳定性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离体培养筛选出的耐盐小麦变异系及其后代为材料,对其耐盐稳定性进行有关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耐盐愈伤组织耐盐能力的提高,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谱加,与对照相比,三个区域出现了明显差异;(2)从耐盐愈伤组织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现,耐盐愈伤组织具有C2,C5,C9,C11新增加酶带;(3)耐盐系后代幼苗能维持较高的K^+/Na^+比值,在盐浓度为0.9%时,其K^+/Na^+为0.788,而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及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ACI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和观察组(n=7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脑脉利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利颗粒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ACI患者,有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