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解决柴胡及其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物多,同工酶粗提液粘稠、杂质多且呈混浊态,同工酶电泳谱带不清晰及易拖尾的问题,通过增加离心次数、调整酶粗提液上样体积等方法,得到了理想的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该法广泛适用于其它植物的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52.
人IL-6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及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原核表达载体并优化其表达条件,为IL-6的高效表达提供试验依据。以人T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IL-6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体。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ting及人IL-6检测试剂盒分析鉴定。在保持菌种不改变的前提下,分别改变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卡那霉素浓度、培养温度等来优化IL-6表达条件。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IL-6成功构建,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2 kD的IL-6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经人IL-6试剂盒检测显示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在IPTG浓度400μmol/mL,卡那霉素浓度50μg/mL,40℃培养6 h的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可占总蛋白表达量的40%。成功构建人IL-6原核表达载体且获高效表达,为研究IL-6生物学活性及产品开发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3.
大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薯为材料,通过试验优化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成分用量及浓度、退火温度对大薯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浓度为1.875 mmol/L,dNTPs浓度为0.500 mmol/L,引物的浓度为1.0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U,模板DNA的用量为60 ng,在48℃的退火温度下4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154.
将携带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生长激素(GH)成熟肽cDNA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pRSET-mGH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pLysS中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条件优化试验表明,表达菌株接种SOB培养基,培养2-3h后可用IPTG进行融合蛋白诱导表达;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1.5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4 h。本试验构建的原核表达体系为下一步革胡子鲶生长激素促生长制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目的:优化双向电泳的条件,建立适用于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方法:对毒管蛋白的提取、上样量及SDS-PAGE凝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乙酸提取法适宜于毒管蛋白的提取,对于pH3~10、17cm的IPG胶条,当上样量为0.75mg,聚焦70000Vhr,SDS-PAGE凝胶浓度为15%时,可提高双向电泳的分离效果,所得蛋白点清晰、数目达到1003个。结论:采用优化的条件进行双向电泳,能得到分辨率高、重现性好、完整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后续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6.
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筛选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获得优化培养基。方法:通过从山东文登某加油站附近长期污染富含油质的土壤中逐步采用富集培养基和平板筛选培养基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优化培养寻找最优生长培养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结果:筛选出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12株,分别命名为BSF1#-BSF12#,从中筛选出1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F8#,优化培养结果表明BSF8#的最佳生长pH在7.5左右,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BSF8#培养基中最佳NaCl浓度为2g/L。BSF8#菌株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最初的48.29mN/m降到27.79 mN/m,上层乳化状发酵液的排油圈最大直径超过7.5cm,并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为1个糖肽类化合物。结论:BSF8#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突出,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7.
RAPD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优化方案,以期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选取对结果影响较大的4种因素(Taq酶、dNTP、引物、Mg2+)进行单因素设计,寻找最佳反应浓度。优化后得到4种因素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Taq酶2.5U、dNTP 200μmol/L、引物1μmol/L、Mg2+2.5mmol/L。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RAPD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  相似文献   
158.
樟树内生细菌EBS05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胞杆菌EBS05是从樟树中分离的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以小麦纹枯病菌为靶标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内生细菌EBS05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的组成和配比分别为可溶性淀粉3%、蛋白胨2%、NaCl 0.2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5~9,最适温度34℃,装液量2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3%,发酵时间72 h。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通过讨论PACS高级预防维护技术,供同他人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有一定地借鉴作用.方法 从PACS数据库性能检测与优化,存储设备检测及PACS各应用软件模块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经过医院一线安装维护人员和PACS厂家多年实践的总结,拥有一定的可参考依据.结论 PACS的高级预防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一般维护和高级维护在内的实践理论才刚刚起步,科学的、规范化的预防维护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0.
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R1000为实验菌株,从胡萝卜中成功诱导出可在无激素条件下快速生长的毛状根,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毛状根在MSR培养基上生长迅速,1个月左右即可长满整个平板,并经多次继代后仍保持其特性.研究了菌株类型、培养基、菌液量、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胡萝卜毛状根转化频率的影响,筛选出的较优胡萝卜发根条件为:使用A4发根农杆菌菌株,共培养培养基为添加50 mg/L Vitamin C(Vc)的水琼脂,加菌量20 μL,侵染液OD600值0.6,共培养天数2 d.胡萝卜毛状根诱导体系的建立和条件优化为其他植物毛状根的诱导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的次生代谢及建立菌根共生体系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