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红厚壳果实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从红厚壳果实精油中检测到37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3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26%.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80%、棕榈酸7.07%、硬酯酸8.05%、油酸乙酯18.53%、9,12-十八二烯酸甲酯17.45%。  相似文献   
52.
【背景】芽孢杆菌是豆制品的重要腐败菌,在气液界面形成生物膜,对产品生产带来持续污染。【目的】探讨藤椒精油(Zanthoxylum armatum DC.essential oil,ZA-EO)对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DY1a菌体及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藤椒精油主要成分与相对含量,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藤椒精油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分析精油对腐败菌胞外蛋白酶活性、腐败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及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采用扫描电镜结合三维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被膜形貌结构变化,测定生物被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并通过细菌运动能力、细胞黏附及自聚集能力、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来初步探讨藤椒精油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机理。【结果】藤椒精...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世界各地室内和室外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最具危害性的害虫之一。这一害虫取食植物汁液,产生蜜露,传播植物病毒,对植物从质和量上产生破坏。为了控制温室中的这一害虫,植物精油可用作化学农药的替代药物。本实验研究了印度藏茴香Carum copticum植物精油对棉蚜成虫的熏蒸毒性。【方法】将研磨的印度藏茴香干种子用改良的挥发油提取器(Clevenger-type apparatus)进行水蒸馏。所有生物测定均在27±2℃,相对湿度65%±5%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进行。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6个处理(5个不同浓度的精油加对照)。每一浓度3次重复,每一重复20头成虫。【结果】结果表明,棉蚜成蚜接触印度藏茴香精油24 h后出现明显的死亡。该精油对棉蚜成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21μL/L空气。棉蚜成蚜的死亡百分率对精油的施用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精油浓度为1.21μL/L空气时,估计的棉蚜的致死中时(LT50)为11.79 h。这一精油的熏蒸毒性与浓度和接触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GC/M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精油由18种化合物组成,最重要的是一些化合物引起了熏蒸毒性,如麝香草酚(占50.07%)、γ-萜品烯(占23.99%)和对异丙基苯甲烷(占22.9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藏茴香植物精油对棉蚜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印度藏茴香精油对棉蚜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它具有较高的熏蒸毒性潜力,因此可在温室中用于这一害虫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4.
桑品种龙桑一号(Morus alba)栽培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林场桑产业科技示范园。2009年7月、8月和9月的桑品种龙桑一号干桑叶精油中的挥发性组分经水蒸馏提取后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桑叶精油的共有组分是植醇(醇类化合物)、六氢金合欢丙酮(酮类化合物)、二十七烷和二十五烷(烃类化合物)。棕榈酸为7月和8月采集桑品种龙桑一号干桑叶精油的共有第一主成分。顺式-β-金合欢烯、反式-β-金合欢烯、β-甜没药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和α-姜黄烯是9月采集桑品种龙桑一号干桑叶精油的主要芳香组分。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9月份采集的干桑叶精油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蒸气蒸溜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生长于云南的迷迭香茎叶植物精油,测试2种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的驱避作用,并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2种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迷迭香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是(5.82±1.13)h,达到国标驱避剂评价的B级标准。2种精油化学成分中都含有驱纹活性物质:柠檬烯、樟脑、Eucalyptol、(+)-4-Carene、1-methyl-4-(1-methyle thylidene)-cyclohexene、Beta-pinene等,且驱蚊活性成分在挥发油中占有较高比例,显示该植物精油在驱蚊方面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6.
光照长度对茴香植株生长及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设计3个光照长度:从15:00遮光、17:00遮光和不遮光,研究不同光照长度对茴香生长和精油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株高、植株节数、鲜重均以17:00遮光较高,不遮光次之,15:00遮光较低;茴香植株干重、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均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精油含量(0.61-1.20mL.(100g)-1DM)、单株精油产量(0.007-0.021mL)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精油共鉴定出22种成分,不同光照长度处理的茴香精油成分种类没有差别,且大多数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精油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为47.40%-48.51%,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为31.69%-33.26%,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用固相微萃取法萃取白兰(Michelia alba Dc.)花被片不同发育阶段的香精油,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白兰花被片5个发育时期的香精油的化学成分不同,分别鉴定出30、29、28、30和27种化学成分.含量较多的是萜类化合物、烷烃类物质、酯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有16种化学成分在3个以上时期能检测到,其中14种萜类化合物,1种胺类化合物和1种芳香化合物.有7种成分是第Ⅳ期独有的.由此推测,白兰花发育的第Ⅳ时期是窨制花茶或提取香精油的最佳时期,但在不能及时窨制花茶或提取香精油或远距离运输的情况下,选择第Ⅲ时期采摘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8.
龙柏精油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龙柏精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熏蒸作用是龙柏精油对小菜蛾的主要作用方式,熏蒸实验中当龙柏精油浓度为5.00 mg/L2、.50 mg/L时,处理后48 h小菜蛾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33%、80.29%。龙柏精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但由于精油的挥发性效果不持久。当龙柏精油浓度为5.00 mg/L和2.50 mg/L时,24 h小菜蛾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80.45%和77.42%;而48 h则降为72.30%和61.79%。当龙柏精油浓度为5.00,2.50和1.25 mg/L时,24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6.70,74.36和70.93%,48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降为82.36,71.40和60.40%。龙柏精油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当龙柏精油浓度为5.00 mg/L时效果最好,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00%和76.67%。  相似文献   
59.
柠檬和莱檬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云南德宏栽培的小莱檬、塔西提2个莱檬品种和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3个柠檬品种的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莱檬、塔西提、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柠檬果皮精油中分别检测到17、24、23、20、27种挥发性成分,烯烃类物质是莱檬和柠檬果皮精油挥发性的主要组分,其中特征香气成分D-柠檬烯含量最高,β-蒎烯、γ-萜品烯次之。塔西提莱檬特征香气成分物质种类和含量高于小莱檬,艾伦尤力克柠檬中烃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费米耐劳柠檬和尤力克柠檬,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60.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CFE)、可食用石油醚和酒精抽提蒸馏三种不同的抽提方法,提取了咸宁桂花品种——银星的花精油;气质联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的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SCFE提取的精油得率最高(0.19%),紫罗兰酮、醇类的相对含量高达36.99%;石油醚浸提结果次之(0.13%),酒精抽提法不可取(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