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工程犬干扰素α的制备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高活性的重组犬仪干扰素。方法:用发酵罐大量培养工程菌,经超声破碎菌体获粗制包涵体,用1% TritonX-100洗涤去除部分杂蛋白后,以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稀释复性并超滤浓缩,用阴离子柱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测定重组犬干扰素d的活性。结果:得到的重组犬干扰素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10^3,蛋白含量为0.55mg/mL,纯度95.65%,目的蛋白回收率为13.75%,活性1.78×10^7U/mL,比活性3.24×10^7U/mg。结论:制备了高纯度且具有高活性的重组犬α干扰素。  相似文献   
2.
熊猫等动物犬瘟热病毒附着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大熊猫株、小熊猫株和长春犬株附着蛋白(H)基因的遗传这异,对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上述3个CDV毒株的H基因全长均为1946bp,开放阅读框架(ORF)始于21-23位的ATG,终止于1842-1844位的TGA,编码60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15个CDV株推导的H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16个野毒株潜在的H-联糖基  相似文献   
3.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322.10-1998和《军队特需药品研发勤务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了避蚊胺和水溶性二氧化钛处理迷彩油(CFP)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驱避效果,为研发我军专用的防蚊虫迷彩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3种颜色迷彩油中加入DEET后,不影响DEET的驱蚊效果;添加不同浓度DEET对蚊虫的驱避效果差异显著,20%DEET和25%DEET+迷彩油对白纹伊蚊的平均防护时间均达到或超过10 h,达到《军队特需药品研发勤务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规定的标准,15%DEET+迷彩油平均防护时间不足10 h,未达《军队特需药品研发勤务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规定的标准。研究表明:将适量DEET与迷彩油混合涂抹于皮肤可能作为演习或战时的伪装和防蚊的一种有效的综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对犬科动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烈性传染病。近年随着CDV在灵长类动物中暴发,研究者开始关注CDV是否具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目前虽然无直接证据证明CDV可在人体内定殖,但CDV在体外能感染人源细胞,且人体内CDV关键受体SLAM和Nectin-4与灵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CDV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本文对CDV分子结构特征、CDV感染宿主靶细胞过程、CDV入侵宿主所需关键受体以及CDV野毒株体外感染人源细胞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CDV对人是否具有潜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蒸气蒸溜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生长于云南的迷迭香茎叶植物精油,测试2种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的驱避作用,并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2种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迷迭香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是(5.82±1.13)h,达到国标驱避剂评价的B级标准。2种精油化学成分中都含有驱纹活性物质:柠檬烯、樟脑、Eucalyptol、(+)-4-Carene、1-methyl-4-(1-methyle thylidene)-cyclohexene、Beta-pinene等,且驱蚊活性成分在挥发油中占有较高比例,显示该植物精油在驱蚊方面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蝙蝠是携带人兽共患病毒最多的一种哺乳动物,调查蝙蝠携带病毒的病原生态学本底对防范蝙蝠病毒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云南省部分地区蝙蝠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在一组食虫蝙蝠样品中发现了A群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es,RVA)序列,经过进一步RT-PCR筛查验证及病毒的分离鉴定,最终从勐远县的1只三叶蹄蝠中分离出一株轮状病毒。扩增该毒株的VP7与VP4基因进行分型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VP7基因为G3型,与来自阿根廷的1株马轮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为93%;其VP4基因为P[10]型,与来自泰国的1株人轮状病毒同源性最高,为94.8%。通过与本实验室之前分离的首株蝙蝠G3P[3]型轮状病毒MSLH14的比较,确定该毒株为一株新的蝙蝠轮状病毒,命名为RVA/Bat-tc/MYAS33/2013/G3P[10],简称MYAS33。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蝙蝠轮状病毒的多样性,突显了蝙蝠作为轮状病毒潜在宿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对筛选到的一株CAV—2 E1转化细胞(DK/E1)进行了初步的特性研究。以DK细胞为对照,观察到转化细胞的形态与DK细胞有明显区别,细胞变长,易聚集生长。通过测定DK及DK/E1细胞分别在2%、5%和10%牛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结果发现DK/E1细胞的生长速度比DK细胞快。用蚀斑和TCID50测定了病毒在DK和DK/E1细胞上的病毒滴度,结果表明DK/E1细胞产生的病毒蚀斑比DK细胞的大,TCID50测得的病毒滴度比DK细胞产生的病毒滴度高。CAV—2全基因组DNA对DK/E1细胞和DK细胞的转染试验结果表明,5μg和10μg的CAV—2 DNA转染的DK/E1细胞,分别在转染后第14天和第11天均出现了典型的腺病毒细胞病变,而相同量CAV—2 DNA转染的DK细胞未出现病变,说明DK/E1细胞有助于CAV—2 DNA的复制和病毒粒子的包装。在DK/E1细胞内的重组试验表明,DK/E1细胞也有利于重组病毒的产生。以上转化特性在DK/E1细胞传至80代时仍保持不变,说明本试验获得了一株CALV—2 E1基因的转化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CAV纤突基因序列,用PCR方法,对4个CAV-2毒株和4个CAV-1毒株的纤突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测定的核苷酸序列经推导得到分别编码543和542个氨基酸的CAV纤突蛋白全序列.测定的CAV2比较表明我国流行的CAV-2 SY强毒株与国外标准强毒株Toronto A26/61株柏同,其驯化致弱的毒株与驯化前相比在1134位发生碱基颠换.测定的CAV-1比较表明我国流行的CAV-1株与标准强毒RI261株差异相对较大,而国内CAV-1毒株互相之间相对差别较小.CAV-2与CAV-1纤突基因的同源性为80.48%.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附着或血凝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对犬瘟热病毒(CDV)大熊猫(GP)毒株附着或血凝蛋白(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进行了比较.我们设计合成了4对引物,对GP株进行了RT-PCR扩增与测序.H蛋白基因全长为1 946 bp,开放阅读框架(ORF)始于21-23位的ATG,终止于1 842-1 844位的TGA,编码607个氨基酸,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将GP毒株与GenBank中疫苗弱毒株Onderstepoort进行比较,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4%,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2%,GP和Onderstepoort株H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均为12个且相对位置不变;疏水性有一定的变化,但推测的穿膜区位置(约35-55位氨基酸)是一致的;Onderstepoort株的H蛋白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为4个,GP株H蛋白为9个,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对GP株H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