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该实验旨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的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半夏指纹图谱主峰的变化寻找半夏炮制前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75%乙醇(含1%的盐酸)对半夏药材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 DiamonsilTM C18(150×4.6 mm,5um)色谱柱,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洗脱时间定为50 min,检测波长217 nm,以精氨酸为对照品,对半夏的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和峰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3%,符合有关规定,半夏炮制后主峰数目发生变化。结论:半夏生品清制和姜制后,75%乙醇(含1%的盐酸)提取液中其所含精氨酸与半夏生品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也有所变化,说明半夏炮制后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2.
应用以胰蛋白酶为配体的亲和层析法,从生半夏蛋白粗提液的40%(NH。):SO4(M/V)沉淀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Rhizoma pinelliae trypsin inhibitor,RVn),经SDS.PAGE检测呈现单一条带,分子量为14kD左右,其N-端6个氨基酸残基顺序为DPVVDG。研究表明,其对胰蛋白酶的质量抑制比为l:4.72左右,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BGC-823)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121.53μg/mL。  相似文献   
23.
研究三叶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旨在为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三叶半夏块茎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液体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无水乙醇提取总蛋白,兔血红细胞检测其凝集活性,筛选出菌株gs1,其总蛋白对兔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显著。使用甘露聚糖-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菌株gs1总蛋白,得到凝集素。Brandford法定量检测分析表明,1000 ml gs1发酵培养液中含有9.58 mg 凝集素。SDS-PAGE 电泳分析显示该凝集素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2 kDa。凝集活性实验表明,该凝集素对兔、大鼠和小鼠的血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对兔血红细胞效果最显著;而对人(A\B\O\AB型)和鸡的血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糖结合活性实验表明,甘露糖对该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初步分类鉴定,菌株gs1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  相似文献   
24.
半夏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无病害的半夏(Pinellia ternate)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计61株,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后,针对不产孢的菌株,测定了ITSrDNA序列以进行分子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分别来自11个属,以半知菌为主要群落,其中Hyphomycetes,Zygomycetes和Coelomycetes的比例分别为62.2%,18.1%和8.2%;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是半夏植物中分离率最高(6%)的属,其余主要优势属为Alternaria,Mucor,Epicoccum,Mortierella和Plectosphaerella。研究表明:从半夏球茎组织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数量多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25.
三叶半夏悬浮培养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叶半夏幼嫩叶片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研究了悬浮培养下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及植株的再生。结果表明,胚性悬浮细胞在附加1.0mg/L2,4-D、0.2 mg/LBA和300mg/L LH的MS液体培养基中产生大量的球形胚,转入液体分化培养基(MS 0.1 mg/LNAA 0.2 mg/L BA 300 mg/L LH)中进一步发育成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收集成熟胚转移到MS固体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另外还观察到某些成熟胚上产生了许多次生胚。  相似文献   
26.
正交试验法优化半夏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淑红 《生物技术》2010,20(2):42-44
目的:建立半夏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刚水提醇沉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半夏多糖的最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30,70℃提取1h,提取3次,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70%,静置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半夏多糖的提取率为13.68%.结论:该工艺简便,重复性好,多糖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27.
遮荫对半夏叶片光合色素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半夏进行不同程度遮荫处理,研究了其生长过程中叶组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保护酶体系(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半夏在生长过程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绿素a/b值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中早期较低而后期较高;SOD、POD、CAT活性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MDA含量持续升高;遮荫处理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低于全光照处理,CAT活性则表现为先高于后低于全光照处理.适度的遮荫可以提高半夏叶绿素的含量,降低膜系统受到的伤害,改善半夏的倒苗状况,为半夏叶片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8.
侵染半夏的两种病毒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自然感染的半夏(Pinelliaternata)为材料,经粗提纯后检查到一种线状病毒和一种球状病毒,用两种方法对担提纯样品中的病毒粒子进行了分离纯化。10%-70%连续甘油梯度80000g离心150分钟获得两条病毒带,经紫外吸收测定均为强的核蛋白吸收峰,病毒粒子检查分别为球状和线状病毒粒子,线状病毒经浓缩收集为均一成份.与芋花叶病毒(Dasheemmosaicvirus,DMV)抗体有强的阳性反应。粗提纯样品经0.8%琼脂糖凝胶电脉分离为一条蛋白带,该条带回收后经紫外吸收测定为核蛋白吸收峰,电镜下检查为均一的球状病毒,以TMV为对照、醋酸铀(UAC)负染后测得该球状病毒(pinelliasphericalvirus1.PsV-1)的大小为31.7nm;戊二醛固定后磷钨酸(PTA)负染测得PsV—1的大小为34.0nm。各组分经SDS-聚丙烯酸胺凝焦电泳分析测得线状病毒和球状病毒的外壳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0KD和28KD。初步确定线状病毒为DMV.球状病毒PsV—1为侵梁天南星科半夏的一种新病毒。  相似文献   
29.
利用三叶半夏悬浮细胞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后获得稳定的半夏多倍体株系。通过染色体鉴定、生理分析以及药典规定项目的测定,综合考察半夏多倍体株系的品种特性,评价其作为新品种的潜力。结果表明:优良半夏株系为八倍体三叶半夏,加倍后的半夏为染色体加倍的十六倍体半夏。与八倍体半夏相比,十六倍体半夏在形态学方面表现出植株矮壮,叶片变圆变厚,块茎增大的特点,细胞学方面表现出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个数增多的现象。经过种植实验得出结论:十六倍体半夏生长期延长,抗逆性增强,夏季基本不倒苗,并且块茎个体均一,品质较好,总体产量增加。对十六倍体半夏块茎进行测定比较后发现,十六倍体半夏符合药典中规定的各项定性和定量指标规定。由此可见,通过半夏的单细胞进行多倍体的诱导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并且诱导得到的十六倍体为抗性增强、产量提高,且符合药典规定的半夏新品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11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治疗的60例颈部活动诱发眩晕的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患者中服药最少者为7剂,最多者为29剂。其中显效53例(88.33%),有效6例(10%),无效1例(1.67%)。对60例患者进行颈椎的X光片复查,颈椎病变基本无改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颈椎病变的治疗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