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应力-生长(改建)"在细胞水平上的体现,为功能矫形治疗和矫治效果的保持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实验组大鼠经戊巴比妥麻醉后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未佩用。依据时间不同又分为四组:1d,7d,14d,21d。采用RT-PCR技术分析各组大鼠翼外肌组织中肌分化相关基因MyoD、myogeni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未施加功能矫形力的大鼠翼外肌组织MyoD表达伴随其生长发育呈现递减趋势,实验组在第7 d出现表达上调。同时,力学刺激后实验组动物myogenin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在14 d组出现明显上调。结论:功能矫形力作用于翼外肌组织可以诱导MyoD和myogenin的表达上调进而诱导成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不同的加热方式对嗜肺军团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的影响方法:用已知的13株嗜肺军团菌样本,采用空气浴、水浴和PCR仪同时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观察沉淀反应、荧光反应以及产物电泳结果。结果:水浴和PCR仪加热LAMP反应的沉淀产物较多,荧光反应较强,电泳检测结果较为明显。空气浴的3种检测结果均较弱。结论:采用水浴和PCR仪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的效果较好,从仪器设备的成本及实验条件考虑,采用水浴是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首选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43.
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AtNHX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番茄。探讨了外植体类型、农杆菌菌株和不同筛选标记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对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获得15株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番茄T1代进行80mmol/LNaHCO胁迫处理,转基因植株的相对生长量高于对照植株,显示AtNHX1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番茄对碱性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通过采集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用磁珠分选纯化记忆性B细胞和体外活化记忆性B细胞,促使其分泌抗体,用ELISA法识别阳性B细胞克隆,并提取阳性B细胞的RNA,从中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再用携带重链基因的质粒和携带轻链基因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HIV-1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特性的鉴定。结果从1例HIV-1感染者的记忆性B细胞中筛选出了4株HIV-1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Env)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其中2株具有较好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活性,另有1株对HIV-1假病毒有较弱的中和活性。说明我们成功地引进了利用B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从人体淋巴细胞中筛选特异性抗体基因的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平台。用该技术可以成功获得HIV-1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将来从能产生高滴度广谱中和抗体的感染者体内筛选广谱中和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生物磁学》2012,(26):I0004-I0004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戚益军研究组在《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题为”Cytoplasmic Assembly and Selective Nuclear Import of Arabidopsis ARGONAUTE4/siRNA Complexes”的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拟南芥RNA介导DNA甲基化(RdDM)通路中。ARGONAUTE4/siRNA复合体在细胞质内组装和选择性进入细胞核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的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方法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根据解脲支原体序列特征设计3对引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扩增过程在一对引物中标记生物素,随着扩增的进行生物素直接引入扩增片段中,扩增结束后产物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免疫试纸条显色反应,根据显色卡的颜色判定结果的阴阳性。结果该技术检测解脲支原体较实时荧光PCR技术灵敏度要高10倍以上,其它病原体检测均阴性该方法特异性与实时荧光PCR技术相当。结论恒温扩增联合试纸条技术检测解脲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速度快,适合各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7.
《微生物与感染》2012,(3):141-141
Caspase-1缺失时caspase-ll增加对沙门茵感染的易感性 炎症小体是由细胞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介导组装的胞质复合物,它们启动天然免疫识别病原菌和危险信号后,激活caspase-1,进而导致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等炎症因子成熟及分泌一种称为“pyrotosis”的特殊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8.
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及其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导等温扩增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高、简单、快捷及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受到了生物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检测。简要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单克隆抗体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常规的杂交瘤技术通常并不能获得特定目的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而消减免疫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消减免疫利用特殊的免疫耐受途径来大幅增加目的单抗的产生数目。它建立在宿主动物对免疫显性抗原或非目的抗原(耐受原)耐受的基础上,宿主动物可通过高区带耐受、新生期耐受和药物介导的耐受等3种方法获得耐受,然后再对已耐受的动物接种目的抗原(免疫原),特异性抗体便随之产生。近20年来,用消减免疫法成功地制备了多种独特抗体。简要阐述了可用消减免疫法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5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菌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EHA105进行了哈茨木霉Th-33的转化,在优化的转化条件下,EHA105对木霉菌的转化效率约45-10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本实验室利用该方法已建立了含4000多个转化子的木霉T-DNA插入突变体库。随机挑选24个转化子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转化子经过5代无选择压力连续转接后都能在选择平板上正常生长;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表明,木霉转化子含有该基因,Southern blot杂交进一步表明转化子多为单拷贝随机插入。该转化体系的改进将有利于木霉菌生防功能基因的克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