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柯萨奇B3病毒(Cox B3)cDNA(530bp)制备探针,检测不同病毒(Cox A9,Cox B1—B6,Polio1,ECHO1,AD3,HSV-1,HSV-2,VV)感染的Hela细胞,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肠道病毒核酸杂交而不与非肠道病毒核酸杂交,且可检测出Cox B3感染Hela细胞后3小时细胞病变阴性(CPE~-)细胞内的肠道病毒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Cox B1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心肌炎模型,取心肌组织与该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成功地检测出心肌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这对于用该探针检测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特异的早期诊断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为了明确哈尔滨地区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流行情况,对2003年上半年采集的部分发热患者血清及血细胞进行筛选、鉴定、比较,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同时从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血中分离病毒,对疑似风疹病毒的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9例发热患者血清中的风疹病毒IgM进行测定;采用BHK21细胞培养法对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血标本进行风疹病毒分离,并用RT—PCR、细胞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可疑风疹病毒株进行鉴定。结果 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为22例,占13.83%;经RT—PCR、细胞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初步鉴定从血液标本中获得的病毒分离株是风疹病毒。结论 采用FTISA决对该地区159例发热患者血清风疹病毒IgM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3.83%;获得了1株风疹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33.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起源于1944年链霉素的发现,其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完全、与β-内酰胺等抗生素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是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它依赖电子转运,通过细菌内膜而到达胞质溶胶中后,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阻止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而是通过破坏控制翻译准确性的校读过程来干扰新生链的延长。随着临床的广泛和不科学使用,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高,其耐药机制也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细菌产生使抗生素失活的修饰酶、细菌对药物的摄取和积累减少,以及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减少等;另外还发现有新的机制参与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过程。现将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联合用药控制耐药。  相似文献   
34.
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和L2基因表达产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晚期基因L1及L2的原核表达质粒,并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方法:用限制性酶切及连接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a-16 L1和pET3a-16 L2,通过SDS-PAGE及Westen blot检测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大肠菌中诱导表达的L1蛋白分子量约为57 KD,L2蛋白分子量约为90 KD.结论:该实验结果为HPV16型预防性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诊断试剂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表面带有功能基团的水溶性量子点可与抗体偶联,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多种生物学研究。根据量子点表面所修饰的物质不同,偶联方法可分为共价偶联与非公价偶联两大类。本研究主要对量子点与抗体的偶联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6.
光敏生物素标记法制备HPV DNA探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PBR322与HPV重组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HB101株,经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平板筛选转化成功的菌落,将其扩增、提取质粒DNA,纯化后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不同大小的限制性内切片段,并用电洗脱法回收7.9Kb的HPV DNA片段。在高能卤素灯光照下标记光敏生物素制备HPV DNA探针,并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此探针具有较高敏感性,可达2.5pg;并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采用具有高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神经肽注射液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注射液中含有13种游离氨基酸(29.94mg/100ml)和大量的低分子多肽(211.16mg/100ml)。同时,本文也建立了简便快速测定神经肽注射液中溶质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UVS)。试验结果反映了产品的内在质量,为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黄芪对豚鼠 型超敏反应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马血清致敏豚鼠 1周后 ,黄芪粉稀释液 (2 .7× 10 - 2 g/ kg体重 )胃管给药。 2周后发敏 ,出现典型发敏症状者立即麻醉 ,取十二指肠下段及肺组织作早期反应材料 ,发敏后 5 h仍存活者 ,取上述同样组织做晚期反应材料。结果 :通过透射电镜 (TEM)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 , 型超敏反应早期反应中即有典型的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必增加 ,毛细血管扩张等功能性障碍 ,还伴有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空泡性变 ;肌丝溶解、空泡变 ;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肿胀 ,断裂、丢失等现象 ;同时早期反应的肠粘膜固有层中有较多的凋亡细胞存在。晚期反应中除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炎症外 ,尚有少量纤维渗出及 型肺泡细胞的增生 ,可见 型肺泡细胞的的凋亡。黄芪能明显抑制 型超敏反应的上述早期反应及晚期反应。结论 : 型超敏反应的早期反应除有功能障碍外 ,还有器质性损伤 (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 ) ;黄芪对豚鼠 型超敏反应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9.
博尔纳病病毒p24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是一种嗜神经病毒.研究表明,BDV不仅可以引起马、羊等家畜的自然感染,从啮齿类动物到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均易受到BDV的实验性感染,而且BDV感染还可能与人类的某些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对含有BDV-p24重组质粒PGEX-3X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了优化表达BDV-p24蛋白,在IPTG 2 mmol/L、3 h表达量最大,同时用BDV-p24单克隆抗体证实了其特异性.从而为建立检测待检血清中BDV-p24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采用携带P5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系统Ad-P53进行胃癌的体外实验性治疗,以通过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后P53基因在癌细胞中高效表达,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从而为胃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找到、条有效的途径。用Ad-p53基因综染人胃癌S3C-7901细胞后,进行X-gal染色测定腺病毒转染效率;用P53特异引物扩增转染后的7901细胞外源性P53基因;IX:IZ法用一对引物对Ad-P53转染细胞进行EI区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七MOI大于25时腺病毒转染效率即可达100%。腺病毒EI区基因检测:Ad-P53、Ad-IncXi和PBS感染组均未见阳性扩增带。与Ad一beZ和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