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的变化情况及、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的不同表达,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与疾病变化的关系及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同期收治的肺炎末合并心衰患者34例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在入院后24h之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浆BNP及cTn1水平变化,以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入院24h急性期及心衰恢复期BNP和cTn1水平的变化,比较BNP和cTn1在的不同表达.结果:心衰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患者BNP(378.14,142.53,0.74±0.15)和cTn1 (0.84,0.32,0.18)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H=140.67,H=30.14,P<0.001).心衰急性期与心衰恢复期BNP(378.14,140.32)和cTn1(0.84,0.04)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2.044,t=2.051,P< 0.05).结论:BNP与cTn1在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高表达,显著高于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合并心衰与未合并心衰组的BNP与cTn1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BNP与cTn1的表达与病情呈正相关.且在肺炎合并心衰急性期的表达高于恢复期,表明BNP、cTnⅠ水平变化可为诊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炎合并心衰为急性期或慢性提高依据,可以为早期心功能衰竭提高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用于表达具有Tat序列的新型神经营养因子MANF(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融合蛋白(Tat-MANF)的重组质粒;利用原核细胞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MANF 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在上下游分别添加TAT序列和His标签及合适的限制性酶切位点,构建TAT-MANF融合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2b+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表达和纯化,用SDS-PAGE及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为了验证Tat-MANF的生物学活性,用30μmol/L浓度的6-羟多巴胺(6-OHDA)对神经母胶质瘤细胞(SH-SY5Y)进行毒性诱导,同时加入2μg/ml的TAT-MANF及对照MANF蛋白,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o3)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与FITC标记的Tat-MANF共孵育4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成功构建TAT-MANF融合基因,表达产物与目的蛋白大小相符,能与MANF抗体发生结合反应。重组蛋白可减少由6-OHDA导致的SH-SY5Y细胞凋亡,Tat-MANF-FITC与B-end3细胞共孵育4h后,可见细胞内明显荧光。结论:获得的重组蛋白Tat-MANF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跨膜功能,为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症的体内治疗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 给予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小鼠被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菌悬液,对照组小鼠脑内接种生理盐水。结果 从组织病理方面观察到,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的蛛网膜下腔、软脑膜表面、脑实质内、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内均可见隐球菌菌体,脑膜轻度增生,侧脑室轻度扩大,脉络丛血管轻度扩张充血。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可见侧脑室轻度扩大,蛛网膜下腔血管、脑实质内血管、脉络丛血管均有轻度扩张充血,而蛛网膜下腔、软脑膜表面、脑实质内及侧脑室和室旁均未见隐球菌浸润。从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两组具有一定的对比性。结论 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构建其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模型,为研究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提供了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牛磺酸镁(TMCC)对哇巴因致豚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TMCC和胺碘酮对正常心肌细胞和哇巴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细胞模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5bμmol/L哇巴因使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减小。200和400μmol/L可以明显使Ic}L恢复。24.26μmol/L胺碘酮使IM进一步减少(P〉0.05)。结论:400μmol/LTMCC可以明显加大正常细胞的b。,起到促进钙内流的作用,并且增强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心肌细胞异常减少的电流。  相似文献   
5.
随着真菌感染的增多,仅用表型方法鉴定环境中或临床上的致病真菌不足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真菌感染疾病,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因快速、准确而逐步得到应用,其中DNA序列分析已成为鉴定致病真菌到种水平的重要方法。现就DNA序列分析在常见致病真菌分类鉴定及基因分型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柴胡中提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单体Bp3,研究该单体对伊曲康唑耐药白念珠菌菌株的作用及其与伊曲康唑的相互作用.方法 参照CLSI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单用Bp3、伊曲康唑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20株伊曲康唑耐药白念珠菌菌株的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两药相互作用.结果 单独用药时Bp3及伊曲康唑对伊曲康唑耐药白念珠菌菌株MIC的几何均数值(GM值)分别为1.941 μg/mL和1.008 μg/mL.联合用药时Bp3和伊曲康唑的GM值分别降低为1.189 μg/mL和0.346 μg/mL.2种药物单用和联合使用时MI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时在20株耐药株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 五环三萜类单体Bp3对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伊曲康唑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节省经费和使转基因模型动物品种资源得到妥善保存,该研究利用自制的梯度浓度冷冻液和解冻液结合玻璃化方式分别冷冻和解冻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183个卵母细胞(GV期、MI期和MII期)、114个卵裂期胚胎(2-细胞期、4-细胞期和8-细胞期)及25个桑椹期胚胎。其中食蟹猴卵母细胞67个,卵裂期胚胎45个,桑椹期胚胎11个;恒河猴卵母细胞116个,卵裂期胚胎69个,桑椹期胚胎14个。复苏后存活率分别为56/67(83.58%)、36/45(80.00%)、9/11(81.82%)、102/116(87.93%)、55/69(79.71%)和11/14(78.57%)。结果表明,快速玻璃化冷冻法简便且胚胎存活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冷冻食蟹猴和恒河猴卵母细胞及胚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CAREDose4D)在超重体型患者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行胸部CT检查的超重体型患者(BMI值于24-27.9之间)100例,扫描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其中A组扫描运用CAREDose4D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B组扫描运用常规剂量管电流为70mAs扫描。扫描完成后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lvol)、有效mAs值、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两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与B组相比,A组常规扫描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剂量减低比值(DR)降低约20.84%,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不影响诊断,在主动脉弓上4cm(肺尖)层面A组图像质量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2,P=0.015)。结论: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既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对待超重体型患者个体化、人性化,又不影响影像诊断,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产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3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1次/d,连续7d,以后每次月经第1天口服伊曲康唑200mg,1次/d,连续6个月经周期停药,而对照组20例则单子硝酸咪康唑栓200mg阴道外用,方法同前。两组完成冲击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9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2%、6.7%,对照组为28.6%、38.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短程冲击治疗加长期间断给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8种中药单体抗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8种中药单体对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各中药单体体外抗球形马拉色菌的敏感性。结果 8种中药单体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麝香草酚、丁香酚有较强的抗马拉色菌作用(M IC<0.98~1.96μg/mL)。结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麝香草酚、丁香酚有较强的抗马拉色菌作用,CLSI-M27A方案可用于抗马拉色菌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