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大内皮素(Bigendothelin-1,Big ET-1)与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的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CHD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CHD患者的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与CHD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Big ET-1和NT-pro BN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D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浆Big ET-1和NT-pro BNP的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ig ET-1、NT-pro BNP水平与CHD患者的心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CHD患者的血浆Big ET-1与NT-pro BNP水平均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呈正相关,监测其水平对判断CHD的病情及心功能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射血分数(EF)并通过计算得左室质量(LVM).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P<0.01),亦高于急性期左心室容积(P<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P<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P<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AMI早期BNP升高与急性期左室重构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溶栓治疗再通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CHF)T和呼吸困难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56例已确诊心衰患者、40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9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BNP的含量。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水平(1032.2±879.8 pg/ml)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水平(67.1±43.6 p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BNP水平可为临床诊断CHF及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高辛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A125、ANP、BNP及MMP-9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A125水平(34.05±4.63)较低,ANP水平较低(216.98±27.65),BNP水平较低(437.62±45.26),MMP-9水平较低(550.17±65.15),TIMP-1水平较高(182.32±21.78)(P0.05)。结论:地高辛片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A125、ANP、BNP、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梗死部位,将其分为前循环病灶组(66名)和后循环病灶组(22名)两组进行比较。测定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肝肾功能分析对比,并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部位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中位数是225.90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596.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的中位数是750.95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907.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要显著高于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两个部位间入院时的脑利钠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4)。通过入院时脑利钠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的ROC曲线,得出截点299.50 pg/mL。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299.50 pg/mL可以作为后循环病灶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72.72%,特异性62.1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区别前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A型利钠肽受体(NPR-A)表达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重构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高血压心肌重构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两肾一夹法"构建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每周测尾动脉收缩压(SBP),于术后4、8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HE、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左心室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ELL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免疫组化测定左心室NPR-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组SBP、LVMI、心肌细胞直径(MD)、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BNP及NPR-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4、8周后SBP、LVMI、MD、CV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术后4周血浆BNP、左心室NPR-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8周血浆BNP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NPR-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术后4周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8周尾动脉SBP无明显变化(P0.05),但LVMI、MD、CVF均显著升高,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NPR-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左心室NPR-A的表达呈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参与高血压心肌重构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文  张鸿举  丁少娟  梁毅  刘孝钧 《生物磁学》2011,(14):2747-274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射血分数(EF)并通过计算得左室质量(LVM)。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P〈0.01),亦高于急性期左心室容积(P〈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P〈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P〈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AMI早期BNP升高与急性期左室重构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溶栓治疗再通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栾和伟  徐天祥  许馨  张俊  吴在荣 《生物磁学》2011,(15):2924-2925,292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CHF)T和呼吸困难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56例已确诊心衰患者、40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9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BNP的含量。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水平(1032.2±879.8pg/ml)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水平(67.1±43.6p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BNP水平可为临床诊断CHF及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的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研究正常对照组(20人),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33人),慢性心力衰竭组(61人)BNP、CRP浓度变化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将CHF患者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28人),两组在同等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毫克,1个疗程(15天)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衰组BNP、CRP浓度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炎症反应,血浆BNP、CR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供血,抑制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房颤及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D-二聚体(D-dimer)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水平的关联性以及两者对房颤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74例分为对照组、单纯房颤组与房颤血栓组;对所有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年龄、性别、血脂情况、高血压病史、血糖等情况;对所有对象进行D-dimer及BNP水平的数据采集。结果:(1)房颤血栓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单纯房颤组(P0.001);(2)房颤血栓组的D-dimer和BNP水平高于单纯房颤组(P0.05)和对照组(P0.001);(3)单纯房颤组BNP水平与D-dimer水平呈正相关性(r=0.507,P=0.004),房颤血栓组BNP水平与D-dimer水平呈正相关性(r=0.680,P0.001)。结论:(1)心房颤动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并发血栓栓塞风险也增加,指导我们在临床治疗时需要重视年龄因素。(2)患者血浆中D-dimer和BNP水平的增高是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患者的危险信号。(3)D-dimer和BNP检测在预防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β受体阻滞剂、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功能、血清血清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和血清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LVEDD、LVESD水平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体内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成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时的产物,NT-proBNP的血浆浓度及稳定性比BNP更高,半衰期更长,属于钠尿肽系统的重要一员,本身无生物学活性。NT-proBNP主要由正常的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后迅速升高,可反映机体代偿病理改变和恢复循环的能力,是心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等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最佳的心肌标志物,临床通过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用于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治及预后,本文主要就NT-proBNP在围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3例阵发性房颤和1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BNP进行比较.结果:转复为窦性心律前,两房颤组BNP水平无显著差别,且均高于对照组,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两房颤组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提示血浆BNT水平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共5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6 h、24 h、48 h和术后7 d测量患者血浆BNP水平,并观测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67,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NP水平越高;心脏功能IV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Ⅲ级,Ⅲ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II级(P0.05)。术后LVEF50%和LVEF≥50%患者,术前1 d血浆BNP水平分别为(724.21±132.16)pg/m L和(428.64±149.31)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8,P0.001)。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03,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 d时血浆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48h时BNP浓度最高,随后开始下降。术后呼吸机辅助使用时间24 h和≥24 h的患者,术前1 d血浆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P=0.021)。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BNP水平的变化能够准确的反映患者心功能情况,对患者术前病情评估和术后临床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162例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免疫分离法检测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对比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的表达水平,以及BNP、NT-proBNP、MYO、cTnI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单独检测,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NT-proBNP、MYO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BNP、cTnI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各指标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明显高表达,且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各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脑钠肽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差别,研究BNP同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从而探讨BNP与高血压性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010年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以及健康体检者31例,均行血浆BNP,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测定,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EF值,根据各项超声指标,计算出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BSA.LVMI=LVM/BSA.所有研究对象分为EH组及健康对照组,86例EH患者按照血压水平的不同分为EH1,EH2,EH3等3组,按照是否合并有LVMI水平增高分为单纯EH组和EH合并LVH组.结果:①EH组较健康对照组BNP水平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5)o②EH1,EH2,EH3组两两比较,EH3组较EH1组,EH2组BNP水平增高(P=0.026,0.029,P<0.05),EH1,EH2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H合并LVH组较单纯EH组BNP水平增高(P=0.036,P<0.05).④随着血浆BNP水平的增高,LVMI增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91,P<0.05);BNP与UA,LVEDd呈正相关关系(r=0.355,0.423,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BNP水平的增高;BNP可反映高血压心室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脑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肾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80例对照组行硝普钠治疗,80例实验组行重组脑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TNF-α、hs-CRP、IL-6、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流动力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实验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脑钠肽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改善肾素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肽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成Ⅰ级33例,Ⅱ级21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相关参数的差异。检测并对比所有患者血浆BNP、和肽素以及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F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负相关(r=-0.621、-0.534、-0.635,P0.05),而LAD、LVEDD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正相关(r=0.582、0.602、0.511,r=0.547、0.592、0.615,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和肽素、hs-CRP用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均效果显著,且联合检测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实现对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6例,均行急诊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患者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灌注情况、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酸磷化脢-同功脢(CK-MB)和肌钙蛋白(c Tn I)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CTFC)、TIMI3级和TMP3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s-CRP、BNP及MMP-9水平、血清CK-MB和c Tn I峰值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CI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对STEMI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心肌血流灌注恢复质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室收缩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