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17种金线鲃核DNA含量及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血涂片、Feulgen染色和显微分光光度技术 ,测定了金线属 (Sinocyclocheilus) 17个种的核DNA含量。结果显示 ,除侧条金线 (S .lateristritus)中采自云南沾益炎方山那边的样本之 2C值为 7 79pg外 ,其余的核DNA 2C值都集中分布在 4 19~ 4 86pg范围 ,大体与其近缘四倍体种 2C值相同或相近 ,是其近缘二倍体种 2C值的大约 2倍。据此我们推断 ,这 17种金线很可能都是四倍体 ,个别种还含有八倍体的类型 ,金线属可能是整属的四倍体起源。  相似文献   
72.
元宝山冷杉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元宝山冷杉 (AbiesyuanbaoshanensisY .J .LuetL .K .Fu)特产广西 ,是种群数量极少的濒危物种。根据调查资料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CI=∑Nj=1 (Dj/Di)·1Lij对元宝山冷杉群落的种间、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元宝山冷杉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 ;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高直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的增大而减小。当元宝山冷杉胸高直径达到 35~ 40cm后 ,竞争强度变化不明显。利用模型预测了元宝山冷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73.
白蜡虫及其寄主植物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了白蜡虫越冬前后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变化 ,并通过对虫体、蜜露及被寄生植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百分率组成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白蜡虫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问题。虫体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丙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大部分氨基酸及其总量在越冬期下降 ,越冬以后升高 ,逐渐超过越冬前水平。虫体大量吸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利用较少的氨基酸是天门冬氨酸 ,其它氨基酸或多或少地为白蜡虫所利用。  相似文献   
74.
抗σ因子     
T4噬菌体的AsiA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σ70 因子 ,因而称为抗σ70 因子 ,调节T4噬菌体早期基因的转录。细菌中的FlgM ,是抗σ2 8因子在细菌鞭毛形成过程中起调控作用。FlgM比较特殊 ,天然形式是未折叠的。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SpoIIAB可抑制芽孢形成过程的专一性σ因子σF 和σG。该菌中的另一个抗σ因子是RsbW可以抑制应急反应中基因转录所需的σB 因子。此外 ,在真细菌类中 ,发现一类新的具内膜接合特性的抗σ因子 ,调控着具有胞外功能蛋白的基因表达 ,因而被分作抗σ因子的细胞外因子 …  相似文献   
75.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s)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它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然而天然溶瘤病毒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将各种不同的病毒作为载体,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增强或减弱病毒毒力并导入新的功能性基因,以提高其溶瘤作用.目前可以作为溶瘤病毒载体的有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牛痘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这些病毒载体均可通过不同的基因修饰方法,靶向性感染并杀死不同的肿瘤细胞,获得较好的溶瘤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种溶瘤病毒载体的基因修饰方法,以及修饰后的溶瘤效果.  相似文献   
76.
突变p53 (mutant p53, Mut-53)聚集体的形成是p53突变后使原本包裹在其疏水核心内部的黏附序列暴露,黏附序列迅速成核组装,形成无定形的原纤维. Mut-p53聚集体不仅可以以显性负效应(dominant-negative effect,DN)的方式使野生型p53 (wild type p53,Wt-p53)失活,还表现出功能获得(gain-of-function,GOF)特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发现了Mut-p53的异常聚集,其与肿瘤的转移、耐药和预后不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p53聚集是逆转化疗耐药及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设计和发现靶向Mut-p53聚集体的小分子化合物,抑制p53疏水核心内部黏附序列的暴露,恢复p53的功能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本文就p53聚集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目前靶向Mut-p53聚集体的研究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成文青  陶宇  吴未  欧维新 《生态学报》2020,40(5):1789-179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生态保护空间(Ecological Protect Area,EPA)进行优先级识别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生态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苏锡常地区为例,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确定EPA,进而采用景观连接度方法对其优先级进行识别,以优先级较高的林地和水域为"源地",构建EPA网络;同时由于景观连接度方法在识别优先级时,未能体现EPA对物种决策的非等权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引入空间句法进一步对EPA进行优先级识别。结果显示:1)苏锡常地区EPA中编号1、2的林地以及太湖的优先级最高,是区域网络的3个中心,需要优先保护;2)引入空间句法的优先级识别结果与基于景观连接度的优先级识别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后者优先级较高的8个EPA,在引入空间句法后优先级降低1—2个等级;后者优先级较低的4个EPA的优先级则上升了2个等级。同时也表明:基于连接度-空间句法的EPA优先级识别方法能够反映不同景观要素对物种决策行为的非等权重影响,强化了生态要素的空间配置的生态效应,为明确关键性生态空间,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补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卢洁  焦胜  胡加琦  蔡勇  欧林之 《生态学报》2023,43(15):6332-6344
城市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呈现出多尺度、层级化特征,而传统生态网络的构建方式较少考虑不同尺度下生态要素的关系,无法从区域落实到中心城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研究在综合梳理各尺度生态网络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原理和生态斑块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并通过多层级生态阻力面的确定,综合运用最小费用路径(Least-cost path method,LCP)、电路理论、层级传导理论、尺度嵌套等方法对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进行了协同构建和层级优化,最后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特点应用并落实到多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域生态网络和都市区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层级嵌套特征;共识别两尺度生态叠合源地14个、生态叠合廊道15条,主要通过中心城区内的湘江、浏阳河和捞刀河部分河段与外围生态绿圈相衔接,形成"外环内楔"的空间格局。(2)确定市域重要廊道、市域潜在廊道、生态叠合廊道、都市区重要廊道、都市区潜在廊道的核心保护面积共501.14 km2,并提取位于生态廊道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以进一步落实生态保护修复策略。(3)得到具有重要生态连通功能的中心城区生态绿道长度441.2 km,生态修复单元56个,并结合生态阻力值划分为5级进行针对性修复。(4)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衔接、嵌套,最终构建"市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都市区城市生态空间发展格局-以城市绿道为基础的中心城区生态修复单元",并与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对应。研究结果将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跨尺度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9.
吴未  陈明  欧名豪 《生态学报》2018,38(14):5141-5148
建设用地减量化管理国家战略的本质就是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背景、快速城市化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目标物种白鹭生境网络优化为减量化依据的方法,旨在回答"建设用地怎么减?减哪里?减多少?依据是什么?"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白鹭核心生境斑块距离人为干扰源较远,需减量化的建设用地数量较少,但多数核心生境斑块面积小于平均值,破碎化现象较严重;白鹭迁移廊道受人为干扰严重,需减量化的建设用地数量为6542.1 hm~2,占减量化总面积的99%以上;生态核心区经过耕地占补平衡后,城乡建设用地二次减量213.7 hm~2、新增水田208.7 hm~2;研究区建设用地减量化总面积6755.8 hm~2。2)通过增加核心生境斑块面积、提高迁移廊道通达安全性,白鹭生境网络优化了。同时完成了建设用地总量减量化,实现了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背景】新型病原微生物层出不穷,放线菌作为最重要的抗生素生产菌仍受制于纯培养困难和菌种资源不足,而对于盐湖沉积物中的丰富放线菌资源却鲜有报道。【目的】探索巴里坤、七角井和台特玛盐湖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析盐湖沉积物中化学离子成分对放线菌群落的影响。【方法】每个盐湖采集5份样品并混合,使用SDS-CTAB抽提法提取总DNA,使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构建16S r RNA基因文库,每个样品随机挑选220个克隆子,经过Hae III酶切筛选后对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分析;对每个样品的8种主要化学离子进行检测,并将沉积物化学离子成分与放线菌群落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获得的381个克隆序列属于14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聚类结果显示从3个盐湖中共探测到37个放线菌属(台特玛盐湖:24;巴里坤盐湖:16;七角井盐湖:14)。3个盐湖共有的放线菌属为Aciditerrimonas、Aquihabitans、Demequina、Dietzia、Ilumatobacter和Amycolatopsis。从放线菌群落结构上看,台特玛盐湖与其他两湖差异性很大,巴里坤盐湖与七角井盐湖群落相似性更高,巴里坤、七角井和台特玛盐湖未知放线菌的组成分别为47.59%、53.07%和51.53%。利用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盐湖沉积物化学离子与放线菌群落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与Na~+、Cl~-和K~+相比,Mg~(2+)、Ca~(2+)、SO_4~(2-)、HCO_3~-和CO_3~(2-)与盐湖放线菌类群的相关关系要更加紧密。【结论】3个盐湖中具有丰富的放线菌多样性,包含大量的未知放线菌。盐湖沉积物不同的化学离子成分影响着各自独特的放线菌群落,可为开发新的盐湖放线菌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