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8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223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NS5蛋白在西尼罗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方面的应用及NS5在黄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机理。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西尼罗病毒株的NS5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以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脏进行杂交瘤细胞融合,建立能稳定分泌西尼罗NS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WNV—NS5,免疫动物后获得了28289等4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M型。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后成功地诱导了针对NS5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单抗特异性分析显示4株单抗与其他黄病毒存在一定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92.
土壤放线菌FX05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氏1号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土壤放线菌FX05最佳培养基扣最优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FX05产抑绿脓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NaNO30.3%、K2HPO40.075%、MgS040.075%,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28℃,培养96h产抑菌物质迭最大值。  相似文献   
993.
改良三倍体鲫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红鲫,两者交配制备出一种改良三倍体鲫鱼(湘云鲫2号).对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性腺和垂体结构、外形特征、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3m+51sm+33st+33t;其精巢和卵巢在繁殖季节不能产生成熟配子,垂体超微结构显示,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球在繁殖季节没有大量排出,该特征从内分泌的角度证明了它们的不育性;改良三倍体鲫鱼具有体背高、尾柄短和头部小的优良外形特征.与三倍体湘云鲫相比,改良三倍体鲫鱼不但保留了三倍体鱼生长速度快、不育等特点,而且在体形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良特征,是一种新型改良三倍体鲫鱼.  相似文献   
994.
结合膜片钳测量的味觉感受细胞离子通道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哺乳动物味觉感受细胞动作电位的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味觉感受细胞的电压门控Na+通道和外向延迟整流K+通道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味觉感受细胞的单细胞计算模型.其次,仿真研究了味觉感受细胞在电刺激和酸味刺激下产生的动作电位,以及离子通道动力学特性对其的影响.该模型对于研究味觉感受细胞在味觉物质刺激下产生的动作电位及其离子通道的工作机制,以及味觉信息在外周神经的传递和信息编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pBV220载体中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自动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V220载体是国内科学家构建的原核系统表达载体,目前仍在广泛应用.但是,实现 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需要综合考虑诸如RNA二级结构等多种因素,极其耗时费力.为此,基于我们提出的pBV220载体中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数学模型,编写了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自动化设计软件,并可定性用于原核系统其它载体中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最终为加快实验进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6.
Dnd1的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瘤易感基因Dnd1编码的蛋白是一个在进化中保守的RNA结合蛋白.为探讨小鼠Dnd1的蛋白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 采用组合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软件对Dnd1进行真核生物亚细胞定位预测; 利用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定位的方法, 通过构建pEGFP-Dnd1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pEGFP-Dnd1转染HeLa细胞和GC-1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nd1的蛋白亚细胞定位; 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Dnd1过表达对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和细胞周期的改变; 在HeLa细胞系中检测Dnd1对AP-1转录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 生物信息学预测Dnd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 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Dnd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 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分布; ② Dnd1基因在HeLa细胞系中的过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③ Dnd1抑制AP-1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AP-1介导的转录是Dnd1抑制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初步明确了Dnd1的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这为进一步研究Dnd1基因的功能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两株雨生血球藻(CG-11,CG-16)(Haematococcuspluvialis)对4种培养基BBM、BBM.R、BG11、MAV中的生长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BBM-R培养基使两株雨生血球藻的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培养基;比较两株雨生血球藻在四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得出,藻株CG-16的细胞密度(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G-11株;两个参试藻株与四种培养基之间在生产能力方面的最佳组合为CG-16藻株在BBM-R培养基中培养,该组合的最终细胞密度可达到60.11 × 104cell·mL-1,干重为0.84g·L-1,可溶性蛋白质最高含量为432.16 μg·L-1,最高叶绿素a含量为12.868 mg·L-1.  相似文献   
998.
枣果实病害侵染与发病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沧州的不同枣树品种上,定期采集枣树组织分离,调查枣果病害病菌的侵入时期.结果表明,病原菌在枣树枝条萌芽期就开始侵染,金丝小枣的主要病原菌的侵染顺序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最先侵染,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次,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和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最后侵染:冬枣的主要病原菌的侵染顺序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最先侵染,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其次,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最后侵染;梨枣的主要病原菌的侵染顺序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最先侵染,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其次,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最后侵染.金丝小枣、冬枣、梨枣的果实发病高峰期均为9月下旬.  相似文献   
999.
小粒野生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以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0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都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克隆小粒野生稻中的STK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协同激活分子CBP(CREB(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binding protein)的诱饵表达质粒pGBKT7-CBP并检测其蛋白表达、毒性和自激活作用.PCR扩增小鼠CBP的基因编码序列(CDS(coding sequence)序列)并克隆入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中,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把构建好的诱饵表达质粒pGBKT7-CBP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诱饵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诱饵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CBP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克隆到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诱饵表达质粒成功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酵母细胞高表达诱饵蛋白CBP,但诱饵蛋白有自激活作用.提示pGBKT7-CBP不能用于酵母双杂交或三杂交系统检测CBP与其他蛋白质或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对其他研究CBP生物学功能试验的方法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