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研究旨在通过条件培养基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向II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II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2s)分化,为后续研究h UC-MSCs来源的AEC2s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h UC-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小气道上皮细胞生长基础培养基培养2天后添加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对照组用20%血清的DMEM/F12培养。第14天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及前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pro-surfactant protein C,pro SP-C)。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板层小体。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边形转变,细胞内有pro SP-C表达,培养基上清中有SP-C分泌,透射电镜观察到板层小体;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未检测到pro SP-C表达、SP-C分泌和板层小体形成。该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诱导培养可促进h UC-MSCs向AEC2s分化,通过该方法有望大量获得h UC-MSCs来源的AEC2s用于肺部疾病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2.
探究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对人气道上皮9HTE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利用CCK-8法检测BUD对9HTEo-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经BUD处理后9HTEo-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蛋白表达.CCK-8法结果显示3~10 μmol/L BUD对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荧光显微镜下,1~10 μmol/L BUD处理后细胞可见明显的增殖受抑、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G0/G1期细胞随着BUD浓度的增加而增多,S期细胞逐渐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BUD能使p27kip1表达增加.由此可见,BUD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株9HTEo-具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提高p27kip1蛋白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抗体阳性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初次诊断CVA的患儿,根据血清MP抗体结果分为CVA合并MP抗体阳性(以下记CVA合并MP)组,CVA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支原体抗体及肺功能检测。结果纳入本研究的CVA患儿,MP抗体阳性占29%,且这部分患儿中女孩比男孩多。CVA患儿肺功能FVC、FEV1/FVC、PEF、MMEF75/25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合并MP组FVC、FEV1/FVC、PEF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EF75/25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A合并MP组支气管激发试验以极轻度、轻度为主(P〈0.05),而CVA组以中重度为主(P〈0.05);CVA合并MP组,在治疗一个月时FEV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相同时间两组间FEV1%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的多种微生物间形成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群落,MP使气道黏膜受到损害,影响呼吸系统局部微生态,这与哮喘的形成有某种联系。MP抗体阳性的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较低,相比之下,小气道阻塞加重,且其对CVA治疗过程中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检测疑似感染患者体内未知病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复杂的疑似感染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方法:取临床和实验室均不能确诊的病人血液和淋巴组织,进行病毒DNA和RNA的提取,直接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本地化的病毒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寻找潜在的病毒序列.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3901条序列reads与人内源性病毒K113同源;当使用K113特异性引物对经过Dnasel处理的患者和正常个体进行荧光定量RT - PCR时,发现在患者体内K113病毒基因的表达远远高于正常个体,提示该患者可能存在K113病毒的感染.结论: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可能用于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何宇  臧娜  刘恩梅 《生理学报》2022,(3):419-433
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部分病毒性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如正在全球爆发的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然而,由于反应不足、耐药率增加和严重的不良副作用等原因,目前大多数病毒感染缺乏特定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因此,寻找抗病毒感染新的特定治疗靶点非常紧迫,其中“基于多肽的治疗方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因其高效力和低毒副作用,肽类可能成为很有前景的抗病毒药物。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抗病毒多肽。自1970年成功分离以来,研究证明VIP参与调控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水泡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 VS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  相似文献   
6.
构建协同激活分子CBP(CREB(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binding protein)的诱饵表达质粒pGBKT7-CBP并检测其蛋白表达、毒性和自激活作用.PCR扩增小鼠CBP的基因编码序列(CDS(coding sequence)序列)并克隆入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中,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把构建好的诱饵表达质粒pGBKT7-CBP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诱饵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诱饵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CBP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克隆到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诱饵表达质粒成功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酵母细胞高表达诱饵蛋白CBP,但诱饵蛋白有自激活作用.提示pGBKT7-CBP不能用于酵母双杂交或三杂交系统检测CBP与其他蛋白质或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对其他研究CBP生物学功能试验的方法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TGF-β1对肺泡II型上皮细胞(AECII)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小鼠肺泡II型细胞系MLE-12,随机分为:对照组(0ng/mL)、低浓度组(0.1ng/mL)、中浓度组(1ng/mL)和高浓度组(10ng/mL)。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及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各组12,24,48,72h细胞形态变化、AECII标记(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及成纤维细胞标记(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TGF—β1干预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升高,AECII逐渐由鹅卵石样变成纺锤体形状,获得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蛋白水平,AECII标记SP-B表达逐渐减弱,成纤维细胞标记FSP-1表达逐渐增强,48h中浓度组及24h高浓度组两者可见明显的共表达,同时,其SP-B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下调,而FSP1 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上调。低浓度组各时间点上述表现不明显。TGF—β1促使AECII向成纤维细胞转化(EMT),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神经-免疫调控对于呼吸系统抵御外界有害刺激、维持稳态至关重要。神经-免疫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作用,参与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形成了对炎症等反应监测和调节的环路。本文综述呼吸系统的神经-免疫调控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神经-免疫的交联效应、探索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地区流行的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7,HAdV-7)基因型型别,从全基因组水平探讨HAdV-7b和HAdV-7d可能的致病性差异,收集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培养,提取DNA后进行HAdV-7基因型别鉴定、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再利用MEGA6比较分析。本研究在2009年6月~2013年1月间共收集4334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标本,随机选取2411份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有164份(164/2411,6.8%)鼻咽抽吸物HAdV阳性,其中HAdV-7 87例。限制性酶切分析显示,随机挑选的3株HAdV-7分离株均为HAdV-7d。CQ1198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其他HAdV-7全基因组构建进化树,结果发现16株中国地区的HAdV-7为HAdV-7d基因型,且上述16株HAdV-7与7d2的同源性为99.9%,与7b的同源性为98.2%。相较于ak40株(HAdV-7b),CQ1198共有49处核苷酸替换,其中20处可导致非同义替换;4处核苷酸插入,其中24bp和18bp 2个片段插入分别位于病毒相关RNAⅡ(Virus-associated RNAⅡ,VA RNAⅡ)和L3的pⅥ区域。HAdV-7可有多个基因型致病,且一直处于进化过程中,其主要流行基因型由HAdV-7b变为HAdV-7d。应加强对HAdV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明确其进化规律,为HAdV疫苗研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