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ZLA对神经元型AChE的抑制活性及其对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观察ZLA对神经元型AChE活性的影响;通过ex vivo实验观察ZLA体内AChE抑制活性;利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探讨ZLA对东莨菪碱诱发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ZLA明显抑制人SH-SY5Y神经元细胞和小鼠海马神经元来源的AChE活性。另外,ZLA腹腔注射后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小鼠脑内AChE活性。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ZLA显著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结论:ZLA能够抑制神经元型AChE活性并具有促智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运用Pringle法阻断、半肝血流阻断(HVC)后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6,Pringle法阻断)和B组(n=47,HV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内毒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ALT、AST、TBIL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dD-乳酸、内毒素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阻断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手术中运用HVC,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损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4.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害虫。为获得其转录组信息,本研究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000对麦红吸浆虫成虫转录组进行测序。共获得转录组样本数据量为27.88 G,经分析共获得59257个Unigenes,总长度49861164 bp,最短20 bp,最长29282 bp,平均长度841 bp。将Unigenes序列与NR、NT、Swiss-Prot、KEGG、GO和KOG数据库进行比对(e≤10-10),共获得95029个结果。通过GO功能分类,共有19584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中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50个功能组中找到对应。与KOG数据库进行比对,共有11279个麦红吸浆虫Unigenes被注释,按功能大致可分为26类。通过KEGG pathways分析,共有9110个麦红吸浆虫Unigenes被注释,分别归属于细胞进程、环境信息进程、遗传信息进程、新陈代谢和有机体系统5大类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细胞生长与死亡、细胞运动、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等32类代谢途径。CDS预测发现30088条序列可被编码,占全部基因的50.78%。SSR位点查找发现,在59257个Unigenes中共找到36323个SSR位点,发生率为61.30%。本研究获得的巨大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信息,为麦红吸浆虫的功能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35.
该研究探讨人尿源性干细胞(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hUSCs)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离培养hUSCs及hUC-M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锥虫蓝拒染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评估多向分化潜能。hUSCs为米粒状贴壁生长细胞,hUC-MSCs为长梭形贴壁细胞,呈旋涡状排列生长,两种细胞表型分析相似,均表达多种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但CD24在hUC-MSCs表达阳性,而CD105在hUSCs表达阳性。hUC-M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优于hUSCs,但后者的克隆形成能力更强。hUSCs及hUCMSCs都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hUC-MSCs的成骨能力强而hUSCs的成脂能力强。该研究成功分离培养出增殖能力强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hUSCs,该细胞与hUC-MSCs相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性状,可作为再生医学自体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6.
膜蛋白在诸多生物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信号识别和分子转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去污剂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膜蛋白研究的进展。去污剂广泛应用于膜蛋白的提取、增溶、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研究,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去污剂往往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系统地描述了去污剂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其在膜蛋白结构功能研究中的应用,(1)去污剂结构及其对去污剂性质和水溶性的影响,去污剂形成胶束的条件及影响去污剂胶束形成的其他因素。希望这些关于去污剂的基本性质和参数的介绍,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选用去污剂提供一个理论依据。(2)去污剂抽提膜蛋白的流程和注意细节,去污剂对膜蛋白纯化时分子量测定的影响,膜蛋白研究中去污剂的置换与去除,膜蛋白结构、功能研究案例归纳。希望这些应用细节、课题研究,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研究膜蛋白结构功能时提供一个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7.
报道湖北省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3种新记录——芽虎耳草(Saxifraga gemmigera var. gemmigera Engl. ex Diels)、双喙虎耳草(Saxifraga davidii Franch.)和宽叶梅花草(Parnassia dilatata Hand.-Mazz.)。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和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室(HHB)。  相似文献   
38.
有机类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投入是关键之一。基于有机肥培肥土壤、生态友好的优势,发展和推广有机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有机肥产品种类及标准现状、理化性质差异、碳氮矿化特性差异及影响因素,评述了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的作用。因来源、制作工艺不同,不同有机肥的有机碳组分含量、全氮和活性氮含量、碳氮比等基本性质差异明显,这四者是影响有机肥碳氮矿化率、碳氮矿化量、碱解氮释放量等碳氮供应特性的主要内在因素;加之土壤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有机肥表现出不同的养分供应特性。总体上,有机肥一方面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尤其是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容量,减少作物生长消耗带来的土壤养分亏损,促进土壤质量良性发展。今后,应加强有机肥在耕地培肥中的应用,并加强有机肥肥效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安全高效有机肥新产品的开发,促进有机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39.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的重要区域,辽宁省境内目前并无此类优先区,弥补相关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3个准则层7个指标进行计算,依次获得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指标值、准则层值和优先区识别综合值,结合辽宁省县(市)行政边界和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确定了辽宁西部和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建议地域范围。其中,辽宁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12951 km2,森林覆盖率为53.6%,包括9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土保持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辽宁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0057 km2,森林覆盖率为78.9%,包括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源涵养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上述优先区是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也是辽宁省重要生态系统的分布区,亟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0.
李云凯  汪惠琼  陈新军  贡艺 《生态学报》2020,40(15):5418-5423
同域近缘种由于进化选择的压力,会形成不同的行为适应策略。研究同域近缘种生态位格局,有助于理解近缘物种的竞争和共存机制,是深入了解种群动态变化的基础性问题。选取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柔鱼科头足类近缘种茎柔鱼和鸢乌贼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地球化学示踪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分析两种头足类的营养生态位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茎柔鱼和鸢乌贼肌肉的部分必需脂肪酸(C18∶2n6、C20∶2n6、C20∶3n3、C20∶4n6和C20∶5n3)含量存在差异,说明二者食物来源不同,但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相同个体大小的茎柔鱼和鸢乌贼营养级相近,且摄食空间相似。这些结果在营养生态位的分析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的重叠程度高于脂肪酸营养生态位,表明脂肪酸组成更能体现同域近缘种的食性差异。本研究可加深对头足类进化过程中摄食行为适应机制的理解,并为评估同域近缘种的营养生态位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