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侵染成年蜜蜂导致蜜蜂微孢子虫病。本研究旨在验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ce-miR-12220的存在和表达,并检测nce-miR-12220及其靶基因在病原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简称意蜂)工蜂过程的表达谱。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结果显示nce-miR-12220真实存在和表达。靶向预测结果显示nce-miR-12220共靶向KRAB-Aγ tubulin等15个基因。上述靶基因可注释到19个GO条目和3条KEGG通路。RT-qPCR结果显示,相较于接种后1 d (1 day post infection,1 dpi),nce-miR-12220在2 dpi上调表达,而在3-12 dpi阶段总体表现出显著下调表达的趋势。类似地,与1 dpi相比,靶基因KRAB-A在2 dpi上调表达,而在3-12 dpi阶段总体呈下调表达的趋势。另外,与1 dpi相比,靶基因γ tubulin在2-12 dpi阶段总体表现出显著下调表达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nce-miR-12220与KRAB-Aγ tubulin之间存在潜在的靶向结合和正向调控关系;东方蜜蜂微孢子虫通过下调表达nce-miR-12220抑制KRAB-A的表达进而促进增殖;意蜂工蜂可能通过抑制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γ tubulin表达抵御病原侵染。研究结果明确了nce-miR-12220及其靶基因KRAB-Aγ tubulin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蜂工蜂过程中的动态表达规律,为深入探究nce-miR-12220在病原侵染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APOBEC3基因缺失拷贝数变异的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性,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多态性内切酶技术检测281例乳腺癌和292例正常对照组。我们发现APOBEC3基因拷贝数变异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乳腺癌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基因型Del/Del,Del/Ins,显性模型和加性模型下对乳腺癌的风险预测值分别为2.753 (95%Cl:1.363~3.560; p=0.005)、1.462(95%Cl:1.021~2.094; p=0.038)、2.282(95%Cl:1.155~3.508; p=0.018)和1.596(95%Cl:1.129~2.256; p=0.008)。研究表明APOBEC3基因的缺失变异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等位基因del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本地区群体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筛选以及评估易感基因对患病的风险程度提供参考数据,为乳腺癌的防治、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含有重组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载体的大肠杆菌BL21,通过培养繁殖,诱导,纯化得到重组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使用CCl4诱导的方法来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SDS-PAGE检测纯化的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生化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及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来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1型胶原(collagen1,Col1)和4型胶原(collagen4,Col4)的表达情况。用HE,MASSON,PAS这三种病理学染色的方法来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的变化。结果: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获得高纯度截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治疗组可以减少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治疗组可以降低肝组织中α-SMA、FN、Col1和Col4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三种病理学染色的方法显示,与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重组截短型TGF-βⅡ型受体蛋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有抑制作用,为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他纤维化疾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1)、中氮(MN,100 kg N·hm-2·a-1)和高氮(HN,150 kg N·hm-2·a-1)处理,研究了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森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为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各种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土壤酶活性还因取样时间和土层不同而异.其中,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峰均出现在秋季(92 d);0~1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秋季,而10~2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高峰出现在冬季(183 d);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高峰则出现在翌年春季(274 d);0~10 cm土层中蔗糖酶活性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秋季和翌年春季;而10~20 cm土层中蔗糖酶活性只有一个高峰,出现在翌年春季.总体上,常绿阔叶林中不同土壤酶活性对N沉降的响应有所差异.其中,N沉降降低了常绿阔叶林土壤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不同浓度N处理间酶活性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但其变化的规律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临床18例膝关节改造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Lian枷膝效果较好。本文对Lian枷膝改造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实验模拟Lian枷膝改造术,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并进行理论计算,为Lian枷膝改造术提供生物力学模型和合理参数,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6.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USP3)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的重要成员,为能够断裂脯氨酸残基连接的泛素链的特异性蛋白酶。USP3蛋白由520 aa组成,有两个保守的蛋白结构域:一个为催化结构域,即泛素特异性蛋白酶活性区域,另一个为锌指泛素连接结构域(Zn F-UBP)即泛素连接区。近年来研究表明USP3参与细胞中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等。同时,USP3在炎症应答及肝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表现出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就USP3在细胞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7.
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引起的心脏收缩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麻醉猫上,采用LVSP、dp/dt_(max)、V_(max)及心力环等指标,研究了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及其与第三脑室之间的VMH内侧邻近区(L_(0.5)引起的心脏收缩性改变。刺激VMH引起心力增强,刺激VMH内侧邻近区(L_(0.5)使心力减弱。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不影响上述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调节心脏变力性与变时性的机能结构于下丘脑某些区域中是分别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8.
草莓花药离体条件下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9.
诱导小麦花粉愈伤组织分化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小麦花粉愈伤组织年龄对分化的影响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化能力逐渐降低。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之未继代培养的略有增加。低温保存既可使小麦愈伤组织在较长时期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分化能力,又有促进染色体自然加倍的作用。小麦分化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不宜太高。激动素浓度以0.5毫克/升较为适宜。190-2分化培养基分化花粉植株的能力显著高于修改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因供试小麦材料基因型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1971年4月我们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小麦单倍体花粉植株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中作了大量工作,诸如:离体条件下的雄核发育的研究,提高诱导花粉植株频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其中包括培养基的改进、材料基因型差异在诱导中的作用和培养条件,以及供取花药植株的环境条件的研究等。本文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表现,包括目前大家所关心的花粉植株的生活力,以及花粉植株的变异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