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雪蕊  张子蕴  王毅  原晓龙  杨焱 《菌物学报》2021,40(7):1676-1687
Zn(II)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C6 zinc)在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本地BLAST,从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全基因组中获得Zn(II)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构建蛋白系统发育树,最后利用半定量PCR对它们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桑黄基因组中分析获得的11个Zn(II)2Cys6锌簇蛋白均具有Cy6型锌指基序,属于GAL4型锌簇蛋白转录因子;它们均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具磷酸化修饰位点,糖基化修饰位点较少或没有,定位于细胞核中;其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桑黄Zn(II)2Cys6锌簇蛋白分为2个大分支,其中Ⅰ类分支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分布于蛋白N-端,Ⅱ类分支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则分布于蛋白C-端;11个桑黄Zn(II)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在不同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中呈现差异化表达,其中,肌醇培养基和乳糖培养基能够有效促进大部分锌簇蛋白转录因子的表达;另外,基因簇分析显示桑黄锌簇蛋白SHCZ4可能是NRPS-PKS杂合基因簇体系的途经特异性转录因子。该结果将为桑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以及潜在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簇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转移性肾癌(mRCC)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以进展快、病死率高为特点,且一直以来临床上对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联合化疗和(或)放疗也不能显著提高反应率或改善生存.在分子靶向药物诞生之前,临床上应用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作为mRCC的一线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彻底打破了传统细胞因子免疫治疗mRCC的局面,使mRCC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系统阐述mRCC的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进展,详细介绍目前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mRCC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验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术前与唤醒期间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成功率、呛咳次数、术中躁动次数、术中知晓例数,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加以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MAP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HR及MAP较低(P0.05);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P0.05),唤醒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呛咳次数、术中躁动次数及术中知晓例数较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苏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福建和河南三个生态烟区大田种植,自烟叶生理成熟期起至工艺成熟期,分4次采集中部(第11叶位)烟样,对烟叶的δ13 C值、总碳、全氮、光合色素等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生态烟区烤烟δ13 C值的分布、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三个生态烟区烟叶δ13 C值、总碳、碳氮比、比叶重、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云南福建河南,全氮含量则为河南云南福建,叶绿素b含量为云南河南福建,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河南福建云南,其中的δ13 C值、总碳、碳氮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福建和云南烟区间较为接近。(2)烟叶δ13 C值与总碳含量在云南呈正相关,在福建、河南呈负相关关系;三个生态烟区烟叶δ13 C值与全氮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δ13 C值与光合色素含量在云南、河南烟区均呈正相关关系,在福建烟区均呈负相关关系;δ13 C值与烟碱、氮、钾、氯呈负相关关系,与总糖、还原糖呈正相关关系。(3)云南烤烟香韵丰富,刺激性中等,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河南烤烟香气量较高,刺激性较大;福建烤烟在香气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方面表现较差。研究发现,烟叶δ13 C值与烟叶的生理特征、品质特征存在紧密联系,用烟叶的δ13 C值、生理指标、化学品质可区分不同生态烟区烤烟香气风格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蒎烯合成酶(α-pinene synthase, APS)是α-蒎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及基因组步移法从思茅松中克隆得到一个α-蒎烯合成酶基因,命名为PkAPS (GenBank登录号为KX394684),基因全长3 523 bp,含有10个内含子,其c DNA全长1 956 bp,编码651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kAPS属于萜烯合成酶家族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kAPS与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显示:PkAPS在高产脂思茅松个体各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低产产脂思茅松个体;而在高产脂思茅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中,PkAPS在小枝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思茅松α-蒎烯合成酶调控机理及培育高产α-蒎烯思茅松新品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建立大鼠血管重构模型基础上探讨Hippo信号通路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模型组(n=40)经颈部正中切口游离出左侧颈总动脉,用6-0不可吸收线在尽量靠近近心端处结扎,完全阻断血流。对照组(n=20)仅将手术线穿过颈总动脉而不结扎,闭合切合。14 d后处死所有动物,经原手术路径分离颈总动脉,收集结扎处至远心端的动脉。用HE以及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形态以及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颈动脉中α-肌动蛋白(α-MS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yes相关蛋白(YAP),PDZ结合基序的转录辅激活子(TAZ),TEAD1,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HE染色提示血管重构明显,新生内膜/中膜比例明显增加,MASSON染色提示纤维化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提示造模组血管α-MSA及PCNA表达明显增加; Western blot提示造模组血管YAP,TAZ,TEAD1,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降低,Bax/Bcl-2蛋白比例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颈动脉结扎介导的大鼠血管重构模型,另外证明Hippo信号通路在颈动脉结扎介导的大鼠血管重构模型中明显激活,以及可能介导增殖、凋亡相关的Bax/Bcl-2比值的改变,进而参与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兰科玉凤兰属一新记录种—— 奇花玉凤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海南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奇花玉凤兰Habenaria anomaliflora H.Kurzweil&S.Chan-tanaorrapint。本种的主要特征是花不规则,花萼与花瓣相似且唇瓣无距。  相似文献   
18.
王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广西植物》2015,35(5):721-727
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HDR)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最后一个酶,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中起主控作用。该研究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思茅松HDR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提取受伤后的思茅松树皮的RNA,并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HDR基因(Pk HD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Pk HDR1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1 876 bp,含有1个1 46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HDR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HDR蛋白的相似性高达99%。亚细胞定位及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Pk HDR氨基酸序列中包含转运肽序列(A1-A61)及植物HDR蛋白多个保守的功能位点(A143,A234,A288,A37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k HDR蛋白与赤松HDR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树皮的创伤促进思茅松HDR基因的表达。该研究成功克隆获得HDR基因,并确定其与松脂代谢密切相关,为阐明思茅松松脂生物合成机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的体外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模型,分别作以下处理:(1)空白对照组;(2)环孢素(CsA)组(50ng/m1);(3)低浓度SIN组(10μmol/1);(4)中浓度SIN组(200μmol/1);(5)高浓度SIN组(1000μmol/1)。分别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浓度SIN组、中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存在差异(F=1444.228,P=0.000);(2)FC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中浓度SIN组、高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55,P=0.000);(3)经SIN处理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r=-0.836,P=0.005)。结论SIN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境管理分区:方法与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我国环境管理分区。首先,在我国3大自然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已有的相关区划成果,把我国划分为4个环境管理大区,包括:南部季风区、北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其次,通过建立的包含13个指标的环境管理分区指标体系,采用一维化欧式距离法分析各环境管理大区下相邻省级行政区环境特征的相似性,把环境特征相似性大的相邻地区划分到同一分区,得到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我国环境管理分区方案。然后,结合地区间历史渊源和区域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对基于相似性分析的初步分区方案进行调整,把我国划分为8个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环境管理区。最后,根据相关调整原则和方法,对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分区方案的边界线进行调整,得到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分区方案,把我国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平原区、华北山地与高原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8个环境管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