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基因型构成的前提下,分析1b型丙型肝炎病毒包膜2(second envelope glycoprotein E2)区的变异和种系进化,并研究其准种变异与临床肝病活动度的关系.对宜兴市人民医院收集的抗HCV抗体阳性患者166名,RT-PCR方法检测HCVRNA,HCVRNA阳性患者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确定病毒基因型;选择其中未经干扰素治疗的43例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扩增E2区,从中选取肝硬化患者4例,慢性非肝硬化患者6例的E2区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采用CLUSTALW与GENBANK上多株不同型别的HCV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Phylip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并观察E2区高变区1(HVR-1)的氨基酸(amino acid,aa)残基序列的变异特征;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垂直电泳检测43例患者个体内HCV E2区准种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肝病活动度患者准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本地区HCV以1b型为主(84.3%),对E2区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变异的分析显示其变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种系进化树提示本地区HCV病毒序列与上海、湖南、日本等地的HCV株有较近的亲缘性.43例患者中ALT高于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准种复杂程度明显高于ALT正常者(P<0.05).故本地区HCV基因变异符合中国东南部的特点,基因变异与临床肝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2.
半湿法分离提取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叙述了半湿法分离提取植物胶的生产方法,工艺特点以及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903.
李天煜  王玉国  蒋巧媛   《广西植物》2000,20(1):37-39
初步研究了广西的水生维管植物 ,发现若干个新记录 ,包括 1个新记录科 ,1个存疑新记录属 ,3个新记录种 ,1个区内分布新资料。这对认识广西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0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共同教育理念。根据多年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完善和更新,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素质及创新意识培育"的基本宗旨,构建了从"综合实验—探究性自选实验—项目申报"的微生物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有效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905.
于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上海市10个公园景观水体水质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逐月监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浮游植物数量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评价了城市水环境状况,以期为公园水体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共鉴定公园水体浮游植物8门167种,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2.16×106~7.87×106cells·L-1,主要以蓝藻、硅藻、绿藻为主,优势种由皮状席藻(Phormidium corium)、窝形席藻(Ph.fovedarum)、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尖针杆藻(Synedraacus)、银灰平裂藻(M.glauc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等组成;公园景观水体水温变幅为7.9~29℃,水深0.79~1.05m,透明度0.5~0.70m,总氮0.896~3.9mg·L-1,铵氮0.224~1.979mg·L-1,硝酸盐0.126~0.346mg·L-1,亚硝酸盐0.015~0.140mg·L-1,总磷0.063~0.372mg·L-1,活性磷0.007~0.194mg·L-1,化学需氧量为5.418~10.685mg·L-1。PCA分析表明,水温、透明度、氮磷营养因子以及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CCA分析表明,总氮、总磷、透明度和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06.
研究了ABA诱导NO产生的来源以及NO在ABA诱导的玉米叶片H2O2累积和亚细胞水平抗氧化中的作用。ABA诱导玉米叶片NO的产生以及NOS活性增加,NOS抑制剂抑制这种增加。NO清除剂和NR抑制剂预处理也抑制了ABA诱导的NO产生,但是并不影响ABA诱导的NOS活性,结果提示了ABA诱导的NO的产生来源于NOS和NR2条途径。NO清除剂、NOS抑制剂和NR抑制剂预处理抑制了ABA和H2O2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酶基因SOD4、cAPX、GR1的表达和叶绿体及细胞溶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表明NO参与ABA和H2O2诱导的玉米亚细胞抗氧化防护系统。另一方面,以NO供体SNP预处理减少了ABA诱导的H2O2的累积,而c—PTIO逆转了SNP减少ABA诱导的H2O2累积的作用。SNP处理诱导了亚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用c—PTIO预处理抑制了这种增加。实验结果表明ABA诱导H2O2和INO产生,NO上调了玉米亚细胞抗氧化防护酶活性,进而防止玉米叶片中H2O2的过量累积。因此在玉米ABA诱导的信号转导中有一个NO和H2O2负反馈环。  相似文献   
907.
摘要 目的:比较羟考酮、舒芬太尼用于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epidural controlled analgesia,PCEA)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的初产妇210名,随机分为3组,羟考酮(O)组采用0.1 %罗哌卡因复合羟考酮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S)组采用0.1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C)组采用0.1 %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每组70例。记录患者入室(T0)、首剂量给予10 min(T1)、30 min(T2)、宫口全开(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分,分娩镇痛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和出生后1 min、5 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分别抽取T0、T2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娩出(T4)后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皮质醇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结果: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疼痛缓解,O组、S组与C组在相应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起效时间快于O组、C组,O组持续时间长于S组、C组(P<0.05)。S组、C组较O组NO浓度显著降低,O组较S组、C组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三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羟考酮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可延缓母婴NO降低时间,降低皮质醇浓度,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908.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极为丰富的食药用丝状真菌,其繁殖能力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p-21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转录组(RNA-Seq)测序获得菌株转录本数据后进行注释分析,首次克隆出红曲霉繁殖相关wetM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wetM基因开放阅读框内(ORF)长度为1 659 bp,负责翻译552个氨基酸,分子式C_(2605)H_(4067)N_(781)O_(831)S_(18),分子量60 199.76,理论等电点(pI)8.15。进一步对wetM基因中的ORF序列分析得到的WetA蛋白与其他丝状真菌中的WetA蛋白在最后的90个氨基酸显示出极高的相似度,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保守结构域含有多个结构类型,属于非典型结构域。  相似文献   
909.
PerR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细菌中的转录因子。研究证实PerR调控的靶基因包括过氧化氢酶katA、DNA结合蛋白mrgA、铁转运调控子fur、血红素合成基因簇hemAXCDBL以及自身perR等。PerR参与的调控作用在细菌的抗氧化作用、胞内的铁离子动态平衡、以及致病菌致病作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主要从PerR调控的靶基因、参与的生理代谢作用以及PerR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我们深入了解细菌的抗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0.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益生菌制成的活菌制剂。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宠物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