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山西中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中条山植物种类丰富,含种子植物132科,479属,935种。中条山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属的地理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占优势(295属,占69.09%),反映出中条山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中条山地处暖温带南部,成为热带、亚热带分布植物与温带分布植物的交汇地和由西南向东北分布的通道,说明中条山植物区系显著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952.
宋志军  吴红 《蛇志》1994,6(2):4-7
本文报告了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myc、Ki-ras和Ha-ras三种癌蛋白的表达和NK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PSS患者淋巴细胞的C-myc癌蛋白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单核细胞的阳性率也倾向于明显升高(P=0.052);PSS组单核细胞的Ki-ras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PSS患者NK细胞中Leu-11c~+亚群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值,而Leu-7+亚群细胞数则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PSS患者体内癌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以及癌基因表达和NK亚群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53.
本文描述了34种天蛾雌雄外生殖器主要部分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类型。根据比较观察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各亚科之间,雄史的钩形突、抱器、抱器鳞和抱器桥等有所不同,而抱器腹突,阳茎端上的突起,交配囊以及交配囊体上的标记等在各个种间的差别亦相当显著,可做为鉴别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4.
本研究探索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感染引起的自噬与病毒复制之间的关系。CVB3感染HeLa细胞,并在病毒感染后6 h、8 h和10 h时检测LC3-Ⅰ蛋白、LC3-Ⅱ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VB3病毒感染促使LC3-Ⅱ/LC3-Ⅰ比值升高,同时降低p62蛋白的表达。分别将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或溶酶体抑制剂阿洛司他丁(Aloxistatin,E46D)预处理HeLa细胞2 h,CVB3感染药物处理细胞并在病毒感染6 h后收集细胞、检测CVB3病毒VP1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和E64D促使CVB3病毒VP1蛋白表达增加,而3MA降低CVB3病毒VP1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得出结论 CVB3病毒感染诱导自噬进而促进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955.
为探索红松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的养分来源和供需关系,对生殖母枝进行环剥、去叶及两者相结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雌球果发育和枝生长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碳水化合物(NSC)、氮(N)和磷(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处理对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NSC、N和P含量影响显著,去叶处理的影响较小.环剥后母枝木质部和韧皮部NS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CK,不环剥+0%去叶),并随去叶程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尤其是环剥+100%去叶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NSC含量分别比CK减少59.0%和64.8%,NSC的不足导致母枝、新枝死亡和雌球果败育.环剥处理下,0%、50%和100%去叶处理的母枝木质部和韧皮部中N和P含量显著高于CK,其中木质部中N含量比CK分别高17.3%、18.2%和24.3%,P含量比CK分别高17.9%、7.1%和3.6%,韧皮部中N含量比CK分别高39.3%、35.2%和48.9%,P含量比CK分别高31.0%、28.2%和14.8%.红松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N和P,母枝本身制造或贮存的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不能满足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的需求,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需要从母枝以外的其他组织输入.  相似文献   
956.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在浙江南部近海的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虾类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扁足异对虾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在空间维度上,中华管鞭虾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在时空二维上,扁足异对虾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2)在时间维度上,假长缝拟对虾和细巧仿对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拥有最大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0.99);在空间维度上,凹管鞭虾、中国对虾、假长缝拟对虾和滑脊等腕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6);在时空二维上,中国对虾和凹管鞭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3)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主要虾类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其中有13个种对间的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间联结性趋于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探讨虾类的生态位分化、种间竞争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57.
肠球菌(Enterococcus)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检出率仅次于大肠杆菌,从分子水平上发展靶标的高亲和力分子探针对肠球菌的识别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粪肠球菌为靶标,运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whole-bacteria SELEX),从全长为79个核苷酸包含35个随机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文库中筛选与靶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利用荧光分析法监控筛选过程中不同轮次所得次级文库与粪肠球菌的结合力,经12轮筛选和克隆测序,获得了39条适配体序列。进一步对筛选得到的适配体进行序列比对、二级结构分析、流式细胞分析、解离常数(Kd)测定及特异性验证,最终获得一条与粪肠球菌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Apt 21,其Kd值为549.2 ± 147.4 nmol/L。该适配体可作为粪肠球菌检测的识别元件,为建立基于适配体的新型粪肠球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8.
为探讨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基因的起源及功能, 研究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中国绿水螅AP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总长1357 bp, 包括5′非编码区107 bp, 3′非编码区146 bp及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1104 bp, 共编码367个氨基酸, 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0.79 kD。BLAST结果表明中国绿水螅APX蛋白同源序列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界; 通过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和贝叶斯分析(Bayesian inference)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植物界及动物界物种的APX序列各自形成单系群。把APX基因ORF全长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GST中,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 (DE3)菌株, 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重组融合蛋白GST-APX, 再使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APX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assay, WB)。在不同光照时长梯度(光强度2000 lx, 每天分别光照0、4h、8h、12h、16h、20h及24h)下培养中国绿水螅30d, 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及WB检测结果均表明光照时间较长时(每天光照12h以上)绿水螅APX表达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调。在长时间光辐射下水螅体内共生绿藻连续进行光合作用所累积的大量活性氧能够扩散到水螅细胞内, 此时水螅体内表达上调的APX可能参与清除其细胞内的活性氧。  相似文献   
959.
长江口为西太平洋最大的河口,评估其鱼类群落多样性分布能够为长江口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2—2014年长江口渔业监测数据,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线性回归方程,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拟合效果进行评价,并绘制了2014年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盐度、pH和叶绿素a对多样性指数贡献最高,pH、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对丰富度指数贡献率最高的环境因子.BRT模型对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拟合和预测结果均优于GAM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显示,相较于GAM模型,BRT模型能够对长江口小面积水域间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作更好的区分,河口外侧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河口内侧水域,而北支水域的多样性高于南支水域.  相似文献   
960.
安徽东至华龙洞因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动物化石及石制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华龙洞遗址的地质、地貌、沉积物特点及洞穴演化过程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华龙洞地处扬子陆块区西北缘,周边呈现低山—丘陵—湖泊平原地貌景观。与华龙洞遗址密切关联的岩溶洞穴,发育在上寒武统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内,中更新以来的地壳运动和岩溶发育是其形成的主要营力。华龙洞遗址是一处坍塌的洞穴,其发育大致经历发育初期(中更新世早期甚至更早)—稳定发育期(中更新世中期)—坍塌埋藏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等三个阶段,岩溶发育和洞外溪谷的侵蚀使得原始洞穴和堆积物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洞穴坍塌沉积物主要包括围岩岩块与碎屑、各种岩溶沉积物和文化遗物,胶结坚硬,不规则地埋藏于裂隙和巨石之间。古人类在遗址的活动时间处在距今约30万年前的稳定发育期,石制品和骨骼表面痕迹证据表明,华龙洞古人类具备依据不同原料的特点采取砸击法与锤击法并用的技术策略;石片边缘的使用痕迹和动物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古人类在遗址可能进行过肢解动物的行为。本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中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演化与适应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