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内虾类种群特征和生存状况,根据2018年1、4、7和10月该海域拖网调查数据,基于相对重要性指数、Shannon指数、Pianka公式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对该海域虾类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海域共采集鉴定虾类16种,隶属于10科13属,其中葛氏长臂虾、中华管鞭虾、鲜明鼓虾、哈氏仿对虾、日本鼓虾为优势种,隶属于4科4属。优势种时间生态位宽度变化幅度较大,而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化幅度较小,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适温性呈显著相关。小型虾类日本鼓虾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最高。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二者时间同步性高,季节性竞争剧烈。所有优势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生态位重叠,说明优势种虾类空间同域性高,区域性竞争整体较强。哈氏仿对虾与葛氏长臂虾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表明二者在该海域对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的选择以及产卵和洄游习性等相似度高,可能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本研究旨在为海洋生物时空生态位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800—2400m海拔区间,岩石和土壤两种基质的苔藓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以不同植被类型作为资源状态,分别计算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采用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χ2)和种间联结系数(AC)分析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石生和土生苔藓植物优势种在落叶阔叶林中的重要值均最高。15种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为0.574—1.783,其中大羽藓的生态位宽度最大;10种土生苔藓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为0—1.361,其中厚角绢藓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石生和土生苔藓优势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048-0.939和0-0.998。两种基质优势苔藓种间总体联结性的方差比率VR均小于1,且W值均不在置信区间内,表明种间总体上呈现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演替的前期或中期。石生和土生苔藓优势种分别有37对和20对种对的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同一物种在不同基质上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同一种对在不同基质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系数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长基质的苔藓植物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艳  郑越月  敖艳艳 《生态学报》2019,39(1):286-293
对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800—2400 m海拔区间,岩石和土壤两种基质的苔藓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以不同植被类型作为资源状态,分别计算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采用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χ2)和种间联结系数(AC)分析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石生和土生苔藓植物优势种在落叶阔叶林中的重要值均最高。15种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为0.574—1.783,其中大羽藓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10种土生苔藓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为0—1.361,其中厚角绢藓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石生和土生苔藓优势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048—0.939和0—0.998。两种基质优势苔藓种间总体联结性的方差比率VR均小于1,且W值均不在置信区间内,表明种间总体上呈现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演替的前期或中期。石生和土生苔藓优势种分别有37对和20对种对的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同一物种在不同基质上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同一种对在不同基质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系数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基于2×2数据矩阵的χ2检验、方差比率、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等,分析了主要游泳动物的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30种主要游泳动物中,优势种有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3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采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以将主要游泳动物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3个类型.生态位重叠值分布区间为[0, 0.98],说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存在差异,生态位出现分化并伴随种间竞争现象.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游泳动物间总体为显著正相关.χ2检验结果显示,联结性显著的有76个种对(χ2≥3.841),这与群落结构稳定性、物种共存现象存在一定关联.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物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浙江苍南南部沿岸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14年苍南南部沿岸海域春季(5月)和秋季(11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等方法分析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按生态位宽度值可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3大类,其中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口虾蛄等5种,中生态位种包括棘头梅童鱼、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等8种,窄生态位种包括日本蟳、六丝钝尾鰕虎鱼和葛氏长臂虾等10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93和0, 部分游泳动物间可能存在资源利用性竞争.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其中有78个种对间的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AC)中正显著联结的种对多于负显著联结.  相似文献   

6.
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虾类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 2016年2月、5月、8月的调查资料, 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指数等生态指标, 对调查海域的优势种虾类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 以了解该海域内虾类组成及优势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保护区共调查到虾类16种, 隶属8科12属, 均属暖温种或暖水种, 其中优势种(IRI > 500)有7种, 隶属于4科5属; 虾类相对资源量呈春秋季高, 夏冬季低的季节性分布特征。除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外, 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时间生态位宽度与空间生态位宽度的乘积)均大于非优势种。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 表明其对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 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小, 说明二者相关性低。通过计算得知,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与生态位宽度对物种重要性排序结果有异: 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 而IRI值最高的为日本鼓虾。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 生态位宽度指数不仅能反映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 还能反映物种分布是否均匀, 但这两者均不能反映生物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7.
基于样方调查,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占绝对竞争优势;重要值较大(小)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小),但两者顺序并非完全一致。(2)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一般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相似性也越大。(3)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间产生生态位重叠的概率较大,但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不一定大;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关系;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4)灌木层主要物种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正联结,表明该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5)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的显著率均较低,种间联结性不强。(6)物种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相应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种间正(负)联结越强,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小)。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灰鳖洋海域秋季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惠  俞存根  郑基  邓小艳  张平  颜文超  谢旭 《生态学报》2019,39(11):3828-3836
根据2015年秋季和2017年秋季在杭州湾南岸灰鳖洋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AC)以及共同出现百分比(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共有21种,其中优势种有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2种,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前两位;通过对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可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0.93之间,总体差异较大,表明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具有相似性,种对间存在一定竞争性;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x~2检验显示有105个种对的联结性显著(x~2≥3.841);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杨贵军  王源  王敏  贾龙 《昆虫学报》2021,64(7):840-850
【目的】拟步甲对维持荒漠半荒漠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拟步甲物种的生态位及种间关联,为冲积扇荒漠草地生境拟步甲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19年5-10月采用陷阱法调查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划分为100个相同大小正方形单元的200 m×200 m样地的拟步甲昆虫群落组成,运用2×2联列表分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 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物种间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6次调查共捕获拟步甲科成虫7属10种1 086头,其中克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i kraatzi、弯胫东鳖甲Anatolica pandaroides和平坦东鳖甲Anatolica planata是优势种。平坦东鳖甲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小圆鳖甲Scytosoma pygmaeum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克小鳖甲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类沙土甲Opatrum subaratum时间、空间、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小,处于竞争劣势。对拟步甲生态位宽度值聚类表明,克小鳖甲、弯胫东鳖甲、小圆鳖甲和裂缘圆鳖甲S. dissilimarginis是广生态位种。种对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比空间生态位重叠更显著。方差比率和W检验表明拟步甲昆虫总体呈显著正关联; χ2检验、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的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种对的比率大于1,总体趋于正相关。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和Dice指数表明,优势种克小鳖甲、弯胫东鳖甲和平坦东鳖甲种间呈显著正关联。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这10种拟步甲可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结论】优势种类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物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化不一致,正联结性显著的种对生态位重叠相应也较高。生态种组聚类反映了种对生态适应性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研究冲积扇荒漠草地生境小尺度空间拟步甲昆虫群落演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5月(春季)和2016年8月(夏季)对浙南近海进行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指标,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该海域虾类优势种及其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共有虾类优势种12种,隶属于5科,9属;优势种空间、时间和时空等生态位宽度范围分别为0.98~6.16、0.16~1.34和0.45~7.64;中华管鞭虾利用生境资源的能力最强,鲜明鼓虾最弱;日本鼓虾与鲜明鼓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表明两者对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作为中上层浮游性种类的中国毛虾和河口洄游性的周氏新对虾,两者分别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与其他种类产生生态位分化;影响该海区优势种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叶绿素a和悬浮物,这与虾类的摄食习性有关;温度对群落的影响较小,因为广温广盐种在优势种组成中占优势;中国毛虾和鲜明鼓虾作为广温低盐生态类群,受盐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近海头足类优势种及其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海北部近海头足类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根据2014—2015年该海域4个季节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从时空维度分析头足类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 该海域4个季节的头足类优势种共5种,分别为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火枪乌贼、金乌贼和杜氏枪乌贼,前两种是4个季节的共同优势种。与历史数据相比,头足类优势种的种类组成已发生改变。头足类资源时空分布格局明显,海南岛南部至粤东海域资源密度高于北部湾,季节变化呈夏季高而冬季低特征。时空生态位分析表明,优势种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没有一致位序,剑尖枪乌贼和中国枪乌贼分别占据最大的时间(1.32)和空间生态位宽度(3.90),而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小的物种分别是金乌贼(0.98)和杜氏枪乌贼(2.04)。虽然时间生态位重叠在数值上显著高于空间生态位重叠,但二者均是在中国枪乌贼、剑尖枪乌贼、火枪乌贼等种对间有较高重叠,而杜氏枪乌贼与其余4个优势种的重叠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在时空尺度上生态位宽度与丰度的变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态位可反映物种资源量时空变化信息,丰富了传统渔业群落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等方法对主要鱼类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共鉴定出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其中优势种4种,重要种9种,共占17%.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按生态位宽度将主要鱼类划分为2类:第1类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鳀、镰鲳、白姑鱼、六指马鲅、蓝圆鲹和带鱼;第2类狭生态位种包括海鳗、六丝矛尾鰕虎鱼、宽体舌鳎、小黄鱼和鳓.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0.90,表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较窄的宽体舌鳎和海鳗,其重叠值相对较高,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利用VR分析得出主要鱼类间的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鉴于Ф值能降低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联结性分析的影响,故采用Ф值测定,得出63个种对为正联结,种间联结性和生态位两者分别与群落结构稳定和群落更替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在浙江披山附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χ2检验、Spearman检验和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主要虾蟹类的时空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关系。该海域共鉴定出虾蟹类34种,隶属于14科20属,4个季节均出现的有10种,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主要虾蟹类时间、空间和时空生态位宽度范围分别为0.03~1.34,2.07~3.63和0.08~4.64。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显示,在90%的相似性水平下,主要虾蟹类可分为窄、中、宽3个生态位宽度种组。此外,披山海域主要虾蟹类时空生态位重叠程度以低等级为主(68.9%的种对Qik值<0.3),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竞争不大。方差比率分析表明,主要虾蟹类总体以正联结性为主,其中11.1%的种对正联结关系显著。JI指数、OI指数和Spearman检验均显示,披山海域主要虾蟹类种间联结性在整体上趋于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表温、底温和表盐是影响披山海域主要虾蟹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钟藤(Decalobanthus boisianus)是林业有害植物, 其暴发生长和扩散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以海南岛48个金钟藤典型分布群落为研究对象, 用方差比率法和贡献定律法探究群落的稳定性; 用χ 2统计量、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和Dice指数分析金钟藤与伴生物种的种间联结关系; 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以期为金钟藤生物防治的植物物种筛选提供借鉴。结果表明: (1)金钟藤所在48个群落共有156种伴生植物, 其中大戟科、茜草科、桑科、无患子科和樟科植物占优势; (2)群落中优势物种呈正联结关系, 植物种类累积倒数百分比与累积相对频度交点坐标为(44.53, 55.47), 远离稳定交点坐标(20, 80), 说明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 (3)金钟藤与芳槁润楠(Machilus suaveolens)、黄椿木姜子(Litsea variabilis)、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显脉杜英(Elaeocarpus dubius)、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和银柴(Aporusa dioica)都紧密关联, 说明金钟藤与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方式较相似; (4)金钟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与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 但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金钟藤的入侵导致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 并与伴生物种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 建议在金钟藤已入侵的群落中大量栽种芳槁润楠、黄椿木姜子、显脉杜英、鸭脚木和银柴, 以遏制其蔓延; 大量栽种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九节(Psychotria rubra)和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用于金钟藤入侵群落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代谢速率组织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可以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长鳍鲭鲨、拟锥齿鲨和尖吻鲭鲨为对象,通过测定其肌肉、肝脏和血液的δ13C和δ15N值,探讨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 与长鳍鲭鲨相比,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的δ15N值相似且相对较高;大青鲨与其他鲨鱼存在摄食隔离,表现出独特的营养生态位;尖吻鲭鲨营养生态位宽幅最大,摄食食物种类和(或)栖息环境类型更多样化,其与拟锥齿鲨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高,说明两种鲨鱼具有潜在的资源竞争关系。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组织间的δ13C、δ15N差值与其叉长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3种鲨鱼近期内无明显摄食变化;而长鳍鲭鲨的肝脏、血液和肌肉组织的δ15N差值与叉长显著相关,说明长鳍鲭鲨在短期内存在摄食变化。肝脏和血液的δ13C、δ15N值的相似性反映了两种组织整合摄食时间周期相近,其较高的代谢速率可以反映相对短时间周期的摄食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