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D2-40、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25例对照组的Hp-L型感染,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LVD值和VEGFR-3的表达,分析Hp-L型与LVD以及VEGFR-3表达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L型检出阳性率为67.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5%,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病例50例,占62.5%.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LVD及VEGFR-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R-3表达阳性率高于Hp-L阴性组.L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结论 Hp-L型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L型可能是肿瘤淋巴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影响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脂代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院就诊未经药物治疗的PCOS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体重指数(BMI)≥23的患者26例作为PCOS超重组,将BMI23的22例患者作为PCOS体重正常组,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非PCOS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月经期空腹静脉抽血3~4m L,检测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及血脂代谢指标。结果:PCOS超重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外周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CRP指标均较对照组、PCOS体重正常组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较对照组、PCOS体重正常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体重正常组淋巴细胞、CRP指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炎症是PCOS的主要病理表现,其中体重超重的PCOS患者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异常及白细胞升高,而体重正常的PCOS患者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同侧俯卧位对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6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同侧组自由组,同侧组采取同侧俯卧位治疗,自由组采取自由卧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对产妇的胎方位纠正率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结果: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90.00%,自由组胎方位纠正率31.25%,同侧组胎方位纠正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组自然分娩率91.25%,自由组自然分娩率77.50%,同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侧俯卧位可提高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并且无创简便,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奥氮平+丙戊酸钠组)40例和单用药组(奥氮平组)40例.联合用药组服用奥氮平起始量为10 mg/d,1周末加至20 mg/d,同时使用丙戊酸钠起始量为600 mg/d,最大剂量1200 mg/d.单药组服用奥氮平,用法同联合用药组.2组均为8周1疗程.对2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测定奥氮平血药浓度.结果:第8周末,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均<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用药组联合用药组PANSS(P<0.001)、阳性症状(P<0.001)、阴性症状(P<0.05)均明显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红松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的养分来源和供需关系,对生殖母枝进行环剥、去叶及两者相结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雌球果发育和枝生长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碳水化合物(NSC)、氮(N)和磷(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处理对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NSC、N和P含量影响显著,去叶处理的影响较小.环剥后母枝木质部和韧皮部NS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CK,不环剥+0%去叶),并随去叶程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尤其是环剥+100%去叶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NSC含量分别比CK减少59.0%和64.8%,NSC的不足导致母枝、新枝死亡和雌球果败育.环剥处理下,0%、50%和100%去叶处理的母枝木质部和韧皮部中N和P含量显著高于CK,其中木质部中N含量比CK分别高17.3%、18.2%和24.3%,P含量比CK分别高17.9%、7.1%和3.6%,韧皮部中N含量比CK分别高39.3%、35.2%和48.9%,P含量比CK分别高31.0%、28.2%和14.8%.红松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N和P,母枝本身制造或贮存的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不能满足雌球果发育和新枝生长的需求,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需要从母枝以外的其他组织输入.  相似文献   
6.
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酸),小黑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都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中等施氮量处理的幼苗氮利用效率最高。无机氮(硝酸铵)和有机氮(精氨酸)处理的幼苗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生长表现无明显差异,施用有机氮可以与施用无机氮获得相同的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不同氨基酸及其组合肥料施用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单一氨基酸施肥情况下,施用精氨酸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差;氨基酸组合施肥情况下,有精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好,有甘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差。不同氨基酸施肥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各器官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用于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为心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二尖瓣成形术组和二尖瓣置换术组。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直径(LVEDD)、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返流面积。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为96.7%。30例成功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8.8%。二尖瓣成形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二尖瓣置换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左心房内径变小,左室舒张末直径和收缩末直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升高,二尖瓣反流面积缩少,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理特点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与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8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将全子宫、大网膜、双附件、肿瘤转移灶、阑尾切除,根据手术中的情况,切除腹主动脉旁、盆腔淋巴结及受累的脏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新辅助化疗,行2-3次化疗后进行手术,采取TP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150 mg/m~2紫杉醇,行静脉滴注,持续滴注3小时,每天1次;0.06卡铂、2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每天1-3次;每个疗程间隔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腹水量、术中出血量、病灶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4.55%)(P0.05),腹水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病灶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对比右腋下小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简单CHD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接受胸骨正中切口入路的48例纳为A组,将接受右腋下小切口入路的52例纳为B组,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瘢痕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的术中失血量较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住院费用、胸腔引流量均减少,术后辅助通气、监护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管分布、皮肤色泽、皮肤柔软、皮肤厚度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简单CHD患儿,可获得与胸骨正中切口入路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改善伤口瘢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体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但作用机制的不明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维甲酸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和STAT3)的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电泳迁移率实验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明, 维甲酸诱导可以激活转录因子STAT1促使其进入细胞核,并且增强STAT1蛋白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从而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本文结合后续的STAT1功能分析,试图建立起一种“维甲酸-转录因子-靶基因”的研究模式,有助于维甲酸作用机制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为临床上使用维甲酸作为抗肿瘤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