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本文基于135头野猪样本中检测到的15种SLA DRB基因exon 2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DRB基因在不同地理区域中自然选择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DRB基因exon 2抗原结合位点的非同义替换率为同义替换率的2.95倍,表明该位点受到平衡选择的强烈作用.在系统发生分析中,在基于核苷酸序列构建的NJ树中,野猪DRB位点的15种等位基因全部聚为一枝,没有发现跨种多态现象;而在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野猪SLA-DRB*nnu6和人DRB基因exon 2片段聚在一起,这种氨基酸残基的高度相似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趋同.野猪DRB基因exon 2的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东北野猪基因多态性低于四川野猪和华南野猪,这可能与不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的寄生虫等因素对SLA等位基因变异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鉴于黑鹏的分类归属一直未能有定论,本文中通过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并重建鹏亚科的系统发生,在此基础上探讨黑鹏的分类归属。在重建的系统树中,鹏亚科物种之间表现为平行枝的关系;鹏亚科物种间的序列分歧在属内与两个属间之间变化不明显,提示鹏亚科的物种可能是来自于一个快速辐射演化事件的群体。对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以及重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提示,将黑鹏独立为Dupetor属是不适合的,因而我们支持Bock的观点,将黑鹏置于苇鹏属之内。  相似文献   
13.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伟  张保卫  周立志 《生物学杂志》2010,27(4):45-48,21
利用林鹳11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对东方白鹳进行交叉扩增。经过PCR体系的优化,在11个位点中有6个得到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余5位点得不到确切的扩增产物。对上述6个位点的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发现其中4个位点上的扩增产物含有微卫星重复序列,而另外两个位点中无重复单元。通过基因分型对上述4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后发现其中的WSμ13,WSμ17位点分别为高度多态和中度多态位点,而另外两个位点则无多态性。同时还对影响交叉扩增结果成功率及微卫星位点多态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安徽三大水系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遗传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常见的外来物种, 目前已经扩散到安徽境内的主要水系。我们采集了安徽境内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的4个地区9个地点的182个样本, 利用9对微卫星分子标记, 通过PCR扩增和微卫星分型, 分析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 构建了地方种群的遗传距离格局。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域克氏原螯虾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总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78和0.36。望江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期望杂合度为0.76), 肥西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期望杂合度为0.56)。克氏原螯虾种群显示了极强的杂合子缺失, 人为捕捞可能是造成其种群私有等位基因数目较多和杂合子缺失的主要原因。地方种群分化系数(Fst)与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 0.33, P< 0.05), 望江种群和城东湖种群存在明显的跳跃性扩散(jump dispersal)。因此, 水系间的交流是种群扩散的主要途径, 人为贸易促使克氏原螯虾种群在不同地区的交流, 对其种群扩散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柽柳沙鼠广泛分布于中亚荒漠地区,在我国分布于蒙新干旱区西部。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yt b 基因和D-loop控制区两个片段共1 569 bp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蒙新区西部45 个柽柳沙鼠的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及系统发生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亚种分化。45 个柽柳沙鼠线粒体DNA 共定义33 个单倍型,包含142 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9.05% ),其中单态位点34 个,简约信息位点108 个,未发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基于单倍型的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图显示,柽柳沙鼠的谱系分为两大支:伊犁盆地的种群聚为独立的一支,准噶尔盆地和额济纳地区的种群聚为一支,两大支的分歧时间为0.24 Ma年前,大约在庐山冰期。通过Beast 模拟,柽柳沙鼠在近15 000年有一次快速的种群衰退,表明柽柳沙鼠种群受到了末次盛冰期的影响。基于Cyt b 基和D-loop 序列的证据,我们认为分布于新疆伊犁盆地的柽柳沙鼠为哈萨克亚种(M. t. jaxartensis),分布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甘肃、内蒙地区的为敦煌亚种(M. t. satchouensis)。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野猪亚种分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野猪11个微卫星位点的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区野猪的遗传结构,以期对野猪亚种分类问题有所启迪.对野猪华北、华南和东北种群的分析表明,各种群基因库中都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树分析发现,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亚种在系统树中混杂,没有任何亚种在其中构成显著的支系.基于微卫星变异的FCA分析不能区分华南、华北、东北三个种群.基于Fst检验的遗传差异分析发现,长江两侧的华南、华北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Fst=0.014),表明长江两侧的野猪可能存在着较高水平的基因流,长江并非是一个有效的空间隔离;东北地区野猪和华北、华南地区野猪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Fst=0.040、0.042),东北野猪可以作为独立的亚种S.s.ussuricus.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地区野猪种群mtDNA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发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测定了中国东北、华北及四川西部72个野猪(Susscrofa)个体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报道的日本野猪(S.s.leucomystax)、琉球野猪(S.s.riukiuanus)72个同源区序列,分析了东北亚地区野猪线粒体DNA的变异及系统地理格局。在东北亚地区野猪的线粒体控制区共发现42个变异位点,均为转换,共定义了34个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来自同一祖先。东北亚地区野猪现生种群具有显著的种群遗传结构,其中日本野猪与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野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而琉球野猪则与华北野猪间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野猪和东北野猪间的关系相对较远。嵌套进化枝系统地理分析(Nestedcladephylogeographicalanalysis,NCPA)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由同一祖先经过长距离的迁徙而形成现生各种群(或亚种);琉球野猪应起源于大陆野猪,其种群演化可能经历了片断化事件;华北野猪呈现南部种群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其种群内部曾经历了一次分布区由南向北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2002年4月至11月,在邛崃山系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设点,应用资源选择函数和资源选择指数研究了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结果表明,影响小熊猫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是水源距离、竹子基径、灌木密度;次关键因子是坡位、树桩密度、倒木密度;次要因子是坡向、乔木密度;而郁闭度、坡度、植被类型、乔木高度、灌木高度、树桩高度、树洞密度、人为干扰的影响不明显。小熊猫喜欢在水源较近(<250m)、竹子长势良好(基径大于4 0mm)、灌木和乔木密度大(大于1 5株 20m2)、树桩和倒木数量多(>1根 400m2)、中上坡位、南坡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活动。小熊猫的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3 527-3 180×水源距离 2 702×竹子基径 2 582×灌木密度 2 134×树桩密度 2 104×坡位 1 622×倒木密度-1 066×坡向 0 934×乔木密度……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概率为:P=elogit(P) (1 elogit(P))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6 个种群52 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了我国长爪沙鼠种群的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在1140 bp Cyt b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共发现了74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和颠换位点分别为65和9个,共定义了37个单倍型。种群差异分析表明包头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而其他种群间遗传差异则不显著。52 个个体在系统发生树中明显聚为两支(Clade A 和Clade B),其中Clade B 仅含有贺兰山东部种群中的3 种单倍型,而其余的单倍型分布于Clade A 中。来自Clade A 的49个个体的歧点分布分析结果呈单峰状,提示长爪沙鼠种群可能在历史上经历了种群增长和扩张事件,这一结果同时也得到了Tajima 检验结果(D=-1.86,P<0.05)和Fu 检验结果(Fs=-21.89,P <0.05) 的支持。通过种群扩张系数(τ)和分子钟的推算提示该种群扩张事件大约发生于11 万年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长爪沙鼠在第四纪冰期中形成了明显的隔离分化,而贺兰山东部可能作为冰期避难所,包含于所有的谱系分支中,在末次间冰期种群进行了强烈的扩张,从而形成当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