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城市化体现在人口向城市聚集和城市景观扩张的同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更加广泛的地区扩散。然而,随着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城市的日益扩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废物堆积、流行病肆虐等"城市病"频发。城市通过大量汲取和消耗自然资源,向周围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严峻的生态风险,进而制约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生态风险正逐步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具体的内涵和影响尚不明晰。归类描述了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分析了导致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阐述了辨识与评价生态风险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城市化生态风险的调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2.
通过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分析,研究采自中国南海及东海5个群体102尾细鳞鯻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在962 bp序列中有205个变异位点,其中135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共定义102个单倍型。中国近海细鳞鯻总体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特征(Hd=1.000,Pi=0.022),其中博鳌最高(Hd=1.000,Pi=0.028),平潭最低(Hd=1.000,Pi=0.014)。不同地理群体间无明显分化,基因交流频繁(Fst=-0.014—0.041,P0.05);中性检验均为显著负值,推测在16.9万年—5.06万年前,即中-晚更新世出现种群扩张。系统邻接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均出现3个显著分化的谱系(谱系间Fst=0.508—0.698,P0.001;净遗传距离Da=0.024—0.031),且各谱系中均有不同地理来源的群体。3个谱系间分歧时间大约在1.07百万年—0.24百万年前,推测可能是更新世冰期边缘海的出现导致群体隔离而产生分化。谱系A(Lineage A)包含85.3%的个体,其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Hd=1.000,Pi=0.012),其中平潭最高(Hd=1.000,Pi=0.014),合浦最低(Hd=1.000,Pi=0.010);群体间Fst在-0.021—0.068之间,P0.005;AMOVA分析显示只有1.97%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表明群体间也无明显分化;中性检验均为显著负值,推测在25.4万年—7.6万年前出现种群扩张。中国近海细鳞鯻主要受到中-晚更新世海侵和海退的影响而出现种群扩张使得谱系间发生二次接触,最终形成具有显著谱系结构但无地理分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3.
尿外泌体是病毒大小的胞外囊泡,是非侵入性获得肾及泌尿生殖道细胞生理病理信息的重要靶标。聚乙二醇沉淀 剂可经济高效地分离富集血清等外泌体,但未见用于尿外泌体富集的详细报道。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沉淀剂分离鉴定尿外泌体,并对其RNA组分进行检测,以期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简便的尿外泌体分离富集方法。采集10例健康志愿者晨尿20 mL,聚乙二醇沉淀剂分离尿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到直径30~100 nm双层膜包绕的囊性小泡,中央有直径5~15 nm高电子密度区。Western印迹检测到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CD9、TSG101、ADAM10和内标蛋白β-肌动蛋白的表达。纳米粒径仪测定粒子直径介于30~130 nm,并可见25.37 nm和95.07 nm二个粒子峰。qRT-PCR扩增得到β-肌动蛋白和RNU6 RNA产物带。上述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沉淀剂可分离富集尿外泌体,该法简单、高效,不需要超速离心机等昂贵设备,且采用该法富集到的外泌体可用于后续蛋白质与核酸分析。该方法可望加速液体活检应用,尤其是肾及泌尿生殖道病变的无创检测。  相似文献   
144.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胸径辽东栎进行树干液流测定,并对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降水量、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胸径辽东栎的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辽东栎液流日变化特征总体上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呈相同趋势,但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早于两个气象环境因子的峰值时间.同一树木个体在土壤水分条件较高时期的树干液流通量高于土壤水分较低时期.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径级样本液流通量显著高于小径级样本.采用指数饱和曲线函数对液流通量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以及两因子的综合指标进行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反映液流通量对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不同胸径辽东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拟合曲线特征和拟合参数差异表明,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段,液流通量可快速上升至饱和值;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段,液流通量上升缓慢.小径级样本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反应更加剧烈.单位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日液流通量值(日液流通量与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比值)在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比值与边材面积呈线性相关,且小径级样本的斜率高于大径级样本,说明小径级样本对土壤水分的变化较为敏感,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段,大径级样本较厚的导水组织对土壤水分供应不足起到了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地形是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为揭示不同地形梯度下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以1995、2005和2015年3期福州市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运用地形位指数、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和景观指数等方法,探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研究区林地主要位于中低、中高和高等级地形位,农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位于低等级地形位.1995—2015年,福州市林地、农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增加.景观类型变化以稳定型为主,主要分布于中低、中高及高等级地形梯度区域;景观格局在地形梯度上变化差异明显,低地形位区域景观类型主要转向建设用地,而在中低及中高地形位区域,主要发生农地与林地的交替转变.研究区景观格局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等属性逐年上升,随着地形梯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6.
【背景】接合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工业、食品、医药、生物防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部分接合菌为有害菌。西藏地区接合菌只有少数零星的报道,其系统调查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大量潜在的物种需要分离、鉴定、认识、保藏和开发。【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的接合菌物种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现状,为该地区有害接合菌的控制和有益接合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西藏全境7个地区19个代表县的701个样品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得到单菌落,然后进行形态和分子(SSU、ITS和LSU r DNA)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多样性以及优势和稀有属种分析。【结果】得到西藏接合菌10属26种,包括5个西藏已知种和21个西藏新记录种;其中4个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类变形被孢霉(Mortierella amoeboidea)、球孢高山被孢霉(M.globalpina)、灰褐毛霉(Mucor brunneogriseus)、暗色毛霉(M.fuscus)。西藏接合菌的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间的物种数量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波密县、米林县、当雄县和八宿县。属种分析显示,西藏接合菌的2个优势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毛霉属(Mucor);3个优势种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常见属8个,分别是犁头霉属(Absidia)、放射毛霉属(Actinomucor)、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根毛霉属(Rhizomucor)、根霉属(Rhizopus)、共头霉属(Syncephalastrum)、伞形霉属(Umbelopsis)和接霉属(Zygorhynchus);常见种9个,稀有种14个。【结论】西藏地区接合菌资源丰富,各地区生物多样性差异显著,稀有物种占一半以上的比例提示西藏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HBV感染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以血清HBV-DNA载量10~5 copies/ml为界限,分为高病毒复制组128例,低病毒复制组15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高病毒复制组分为高-治疗组64例、高-对照组64例,将低病毒复制组分为低-治疗组76例、低-对照组75例。高-治疗组和低-治疗组术后给予恩替卡韦0.5 mg/d,高-对照组和低-对照组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手术前、术后7 d各组的血清HBV-DNA水平,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高-治疗组、高-对照组、低-治疗组、低-对照组术后血清ALB、PA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L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治疗组或低-治疗组术后血清ALB、PA均高于高-对照组或低-对照组,血清ALT水平均低于高-对照组或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治疗组或低-治疗组术后血清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同期高-对照组或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治疗组与高-对照组、低-治疗组与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显著改善肝癌HBV感染患者术后的血清HBV-DNA载量水平和肝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8.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建文  时安云 《生理学报》1997,49(6):644-648
体外培养扔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缺氧30min后复氧10min,可以发现缺氧后复氧可引起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悬液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EC的这些损伤在缺氧期间即有表现,复氧后更为加剧。而在缺氧前预先加入终浓度为200U/m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改善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缺氧复氧对EC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9.
λgtlSfi┐Not作载体构建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表达型cDNA文库刘传聚沈虹顾正吕吉宁左嘉客(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兔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某些蛋白组份具克服小鼠早胚发育阻断的功能〔1,2〕.利用“功能缺失”分析从...  相似文献   
150.
生物制药中的灌注层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层析技术替代传统层析技术为世界著名制药工业及科研机构制造厂更多成功的机会。我国生物活性物质与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快速分离纯化手段才能取是成功。本文介绍灌注层析技术的特点;灌流方式下的免疫检测技术;灌注层析纯化方法开发与优化,族大;在线生产监测;产品分析与定量;诊断试剂的自动制备;抗体片段的纯化;BioCAD系列生物工作站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