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乙肝患者1年对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Be Ag阳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连续48周口服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及HBV cccDNA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治疗48周后血清HBV cccDNA阴性且符合肝穿的患者进行肝穿检查,检测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结果 (1)治疗后,血清HBV-DNA、HBV cccDNA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2)发生e抗原转换组的HBV DNA和HBV cccDNA水平下降均比未发生转换组更显著(P0.01)。(3)90例患者在治疗1年后有68例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转阴,而在这其中选取8例患者进行肝穿,只有1例患者的肝组织中HBV cccDNA转阴。结论尽管恩替卡韦可明显降低乙肝患者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cccDNA水平,然而恩替卡韦治疗1年尚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HBV。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NT-α,CEA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CEA及肝功能水平变化以及HBV DNA转阴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及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及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TNT-α水平,提高HBV 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 m 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两组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T细胞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T细胞PD-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乙肝患者9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苦参碱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2、24、4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周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对于HBV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可能与苦参碱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相关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以及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与对照组的2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更高,可降低传染性,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恩替卡韦治疗HBeAg 阳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0.5 mg/d,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7.1%、22.9%(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51.4%、31.4%(P<0.05),在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6%、48.6%(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0.0%、72.9%(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起效快、作用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宁鹏  徐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0):1931-1933
目的:观察和比较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28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及胸腺肽α1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1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0.5mg/d,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4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在24周、48周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HBeAg血清转换率在第24周、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纤维化组合各指标(HA,LN,PⅢP,Ⅳ型胶原),Fibroscan评分两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联合组更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两组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 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另47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存活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结果:恩替卡韦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总有效率66.0%(P<0.05);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分别由治疗前的378.2±36.3umol/L和546.8±56.5 U/L降至146.5±35.4μmol/L和46.5±21.5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由治疗前的32.5±5.8%升至59.5±16.8%,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恩替卡韦组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1.4和66.7%,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的47.6%和45.2%(P<0.05)。病死率分别为6.7%和10.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血府逐瘀汤+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以及肝脏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改善程度显著要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显著要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门静脉的内径、脾脏厚度显著要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HBe Ag转阴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治疗较单一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优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分型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肝功能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BV患者130例,将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查,根据不同基因分型将患者分为B型组(n=59)和C型组(n=71),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采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美国ACL-TOP700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基因分型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HBV-DNA载量、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组患者ALT、ALB、TbiL水平均低于C型组(P0.05)。B型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C型组,CD8~+水平低于C型组(P0.05)。两组患者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基因分型对HBV患者病毒复制能力及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但C型HBV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8例,根据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将患者分为A组18例、B组52例、C组41例、D组37例。根据不同HBV-DNA载量分为阴性组70例、低载量组21例、中载量组35例、高载量组22例。检测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下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比较不同HBV-DNA载量HBV-LP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组、D组患者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高载量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HBV-L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LP与HBV-DNA载量的对数值、ALT、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LP可以反映HBV复制情况,并于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微生态制剂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微生态制剂和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记录两组乙肝表面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AST、TBIL、HA、LN、CD8+~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CD4+~、CD4+~/CD8+~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微生态制剂和恩替卡韦治疗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显著,虽在HbeAg、HBV-DNA转阴率方面未见明显改善,但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源时间(PT)水平、不良反应、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化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B水平均升高,血清ALT、TBIL及PT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化率较高,血清ALT、TBIL、P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较单用阿德福韦酯可更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并抑制病毒的复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中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标记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水平,比较和分析HBV-DNA含量与AL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患者的HBV-DNA含量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的损害程度与HBV-DNA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等级相关系数为0.162(P=0.012);ALT水平也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关联,等级相关系数为0.371(P0.0001)。结论:肝损伤程度与HBV-DN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同时血清ALT水平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检测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和ALT水平为指导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定提供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宁鹏  徐珞 《生物磁学》2011,(10):1931-1933,1946
目的:观察和比较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28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及胸腺肽αl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l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0.5mg/d,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4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在24周、48周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HBeAg血清转换率在第24周、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纤维化组合各指标(HA,LN,PIIIP,Ⅳ型胶原),Fibroscan评分两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联合组更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d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抗肝纤维仲韵井种P昂荽楫干蕈闱凰巷卡韦组.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1 (Caspase-1)、骨桥蛋白(OPN)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Ο医院收治的86例HBV-ACLF患者(HBV-ACLF组);另选取同时段接诊的5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CHB组);收集同时间段6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aspase-1、OPN、肝功能指标水平,探讨HBV-ACLF患者血清Caspase-1、OPN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血清Caspase-1、OPN、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ACLF组、CHB组血清Caspase-1、OPN、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BV-ACLF组血清Caspase-1、OPN 、ALT 、AST 、TBIL水平高于CHB组(P<0.05),Alb、CHE水平低于CHB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V-ACLF患者血清Caspase-1、OPN水平均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P<0.05),与Alb、CHE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BV-ACLF患者预后与肝硬化、肝性脑病、腹膜炎发生率、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BIL、HBV-DNA载量(HBV-DNA)、Caspase-1、OPN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GB)、BUN、ALT、AST、CHE、Alb无关(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HBV-DNA、MELD评分、Caspase-1、OPN是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V-ACLF患者血清Caspase-1、OPN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Caspase-1、OPN高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恶化和不良临床结局有关,可为HBV-ACLF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酯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五酯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细胞因子IL-17、IL-22、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以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6%(47/59)(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ALT、AST、TBIL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IL-17、IL-22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V-DNA、HbeAg阴转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酯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患者,虽不会增加抗病毒应答,但可改善机体肝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17、IL-2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