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报导了一种使寡聚核苷酸3′-端磷酰化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用多核苷酸磷酸化酶(PNPase),使7-甲基鸟苷5′二磷酸(m~7GDP)在引物存在下聚合,然后在温和的化学条件下,选择性消去7-甲基鸟苷(m~7G)。我们应用两种三核苷二磷酸CpCpA,CpUpC 作引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两种三核苷酸CpCpAp,CpUpCp。此方法还可用于多核苷酸的3′-~(32)P 标记。  相似文献   
12.
13.
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有效工具——FMDV 2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肿瘤多基因治疗倍受关注,然而目前缺少一种有效的构建多顺子的工具。传统的构建多顺反子的工具,如IRES等,由于存在结构大,上下游基因表达差异显著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应用。FMDV2A,因其具有结构小、剪切效率高等优点为多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主要介绍了FMDV2A的特性、"剪切"活力及其在构建多顺反子载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合成的^3H-PPPA2′P5′A2′P5′A(2′-5′P3A3)与人淋巴细胞进行结合反应,结果表明:人淋巴细胞质膜存在着2′-5′P3A3受体。又通过用ATP、UTP与^3H-2′-5′P3A3竞争抑制实验表明,^3H-2′-5′P3A3与淋巴细胞膜受体的结合为特异性结构,结合率受^3H-2′-5′P3A3浓度、pH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镉离子诱导BA/F3β细胞发生奇特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一般都伴随有DNA 片段化, 活性氧含量增加, 并能被过量的Bcl2 所抑制。以BA/F3β细胞为模型, 利用MTT 检测、Hochest 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检测等技术却发现, 镉离子虽然可以诱导该细胞凋亡, 但是这种凋亡没有DNA 片段化, 也没有活性氧含量增加。此外, 过量Bcl2 对这种凋亡也没有保护作用。因此, 可以确认镉离子诱导BA/F3β细胞发生了奇特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得到6个生物活性剧烈下降的人白细胞介素-2(IL-2)突变体,其中两个突变体即15Val-IL-2和126Asp-IL-2可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IL-2的生物效应降低.在对高亲和力IL-2受体(IL-2R)的竞争抑制实验中,15Val-IL-2和126Asp-IL-2又表现了一定的竞争能力.这些结果表明15Val-IL-2和126Asp-IL-2的部分拮抗天然IL-2的作用.结合IL-2二级结构分析及对IL-2与IL-2R相互作用的已有认识,可认为15Val-IL-2和126Asp-IL-2的部分拮抗作用产生的原因在于替换残基在空间上对IL-2与IL-2R βγ亚基结合微环境的轻微扰动,干扰了IL-2有关残基与IL-2R βγ亚基的结合,但尚不能完全阻止其与IL-2R βγ亚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用电穿孔法将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转染大鼠L-6TG成肌细胞株,经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检测证明,TH基因能在细胞内稳定整合和表达,并在辅因子存在时将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移植于大鼠纹状体后可成活并表达TH。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白细胞介素-2(IL-2)a螺旋B中氨基酸残基的空间分布选择性地突变了一些氨基酸残基,结果发现.57Gln→Gln,62Gln→Leu,62Gln→Arg和65Pro→Arg这些替换均使IL-2活性显著降低或丧失,而63Leu→Ser或64Lys→Ala对IL-2活性影响不大。从受体竞争抑制结合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不表现活性的突变体也同时丧失了与高亲和力受体的结合能力,这说明α螺旋B中这些位点对IL-2与受体结合有贡献,事实上,那些直接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的残基所在螺旋为A、D螺旋而非α螺旋B,由此我们认为α螺旋B虽不直接参与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但它在空间结构上对IL-2与受体β、γ亚基的结合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57Gln、62Gln、65Pro等残基则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定点PEG化研究:97Cys-IFH-γ的巯基专—PEG修饰唐微,常远,徐 飞,郑仲承,刘新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关键词人干扰素-γ;定点修饰;半胱氨酸目前进行的PEG化反应,多是针对蛋白质肽链上自由末端氨基进行的,由...  相似文献   
20.
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126Gln是一个保守氨基酸,将126Gln突变为Asp后,测定了这一突变体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不同亚基组合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突变体 126Asp-IL-2与 IL-2Rα βγ复合体可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与 IL-2 α,β复合体亲和力正常,而与 IL-2Rβγ复合体不具备亲和力.由此证实126Gln是人 IL-2与 IL-2Rγ亚基结合的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