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基因组改组(genome-shuffling)提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两种传统微生物诱变方法对干酪乳杆菌进行诱变,经低pH平板、碳酸钙平板和摇瓶试验获得了5株耐酸性提高的突变菌株。以获得的突变菌株为出发菌株,应用灭活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致死损伤得到互补获得活性融合子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组改组,经过低pH平板、碳酸钙平板和摇瓶筛选,获得4株可以在pH3.8平板上旺盛生长且产酸量较高的改组菌株。将改组菌株与原始菌株分别于pH 3.8和3.4的YE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改组菌株能够在原始菌株无法生存的pH条件(pH 3.4)下生长。在pH 3.8的条件下,对改组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发酵特征进行比较,37℃发酵48小时后,改组菌株产酸量为原始菌株的2.4倍,表明基因组改组技术能有效提高多基因调控表型的进化。  相似文献   
12.
老年大鼠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增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老年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及表达的改变,在内毒素(LPS)1.0μg/ml刺激大鼠单核/巨噬细胞后,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TNF-α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K)测定TNF-αmRNA。同时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I2(PGI2)的含量。结果显示:老年鼠TNF-α分泌量及其mR-NA明显高于青年鼠。NO产量在老年鼠与青年鼠之间无明显差异。老年鼠PGI2分泌明显低于青年鼠。由于PG能抑制TNF-α释放,从而推测,PGI2产生能力的降低可能是老年大鼠单核/巨噬细胞TNF-α分泌量明显高于青年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溶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ytic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s,LPMO)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作用于结晶多糖(如纤维素和几丁质)的氧化酶;LPMO通过氧化的方式来裂解底物从而有利于水解酶系进一步作用,获得可溶性寡糖。为获得更多新酶资源,通过PCR方法从Actinosynnema mirum DSM 43827菌株中成功地克隆了编码LPMO的基因Amir_5334;将该基因构建到含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标签的pET-28a(+)载体(pET-28a-MBP)上,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进行纯化,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后,使用Factor Xa蛋白酶切除MBP标签,最终得到成熟的LPMO(Am5)。成熟Am5的预测分子量约为26 kDa,等电点为8.3。分析Am5序列发现,Am5与同家族中LPMO的序列一致性较低,具有良好的序列新颖性。酶学性质分析表明Am5是对几丁质有氧化活性而对纤维素无氧化活性的LPMO;与几丁质酶协同降解几丁质时可提高几丁质酶60%的水解效率;吸附实验显示,Am5对几丁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对纤维素吸附能力较弱。以上研究表明,Am5是一种针对几丁质底物具有高效选择性的新型氧化酶。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伟  王智  冯雁 《生命的化学》2005,25(2):94-97
植酸酶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工业的商业酶。目前较多的研究工作是通过随机突变、定点突变和晶体结构对照来阐明植酸酶的反应机制以及重要氨基酸的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对酶分子进行改造。其中真菌和细菌分泌的植酸酶的最适pH较低,能够应用于生物体内,因此具有很大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自 2 0 0 0年 9月到 2 0 0 1年 1月来自安徽省霍邱县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α Adduc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清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的相关性。在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中 ,在校正了许多可能影响胆红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后 ,与携带有Gly4 6 0Gly基因型的高血压女性患者相比较 ,携带有Trp4 6 0Trp基因型的高血压女性患者血清平均总胆红素 (β =- 1 2 μmol/L ;P =0 0 1)、直接胆红素 (β =- 0 4 μmol/L ;P =0 0 2 )和间接胆红素 (β=- 0 8μmol/L ;P =0 0 3)的含量比较低。在女性中抽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各 2 5 % ,在校正了重要的变量后发现携带Trp/Trp基因型的女性比Gly4 6 0Gly基因型的女性有更大的可能性血清总胆红素含量 (OR值 =4 0 ;95 %可信区间 :1 6~ 10 2 ;P <0 0 1)、直接胆红素含量 (OR值 =4 0 ;95 %可信区间 :1 6~ 9 7;P <0 0 1)和间接胆红素含量 (OR值 =2 7;95 %可信区间 :1 1~ 6 7;P =0 0 3)更低。然而 ,在男性高血压患者中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相关性。以上的结果认为在中国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中 ,Trp/Trp基因型与低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有直接关系 ,因为Trp/Trp基因型的女性的低血清胆红素 ,进而认为也许增加了患心血  相似文献   
16.
非病毒基因治疗是相对于病毒性基因治疗而言,指采用非病毒的载体进行的基因治疗。非病毒的基因载体比病毒性基因载体具有高安全性、低免疫原性及易于生产的特点。本文就非病毒基因治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面蜂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作一概括的介绍。随着人类对疾病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非病毒基因治疗将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脂肪酶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中国期刊全数据库(CJFD)1995~2001年中脂肪酶检索数据,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客观地概述和评价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状况。着重分析了国内脂肪酶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脂肪酶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国内9个城市是脂肪酶研究的核心区域,高等学校是脂肪酶研究的主要机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聚乙二醇修饰脂肪酶、多孔玻璃载体吸附酶、多孔玻璃载体丙酮沉积酶、硅藻土吸附酶、氧化铝吸附酶和琼脂珠疏水载体吸附酶在有机相中酯合成和酯交换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形式的酶需要不同的最适加水量。而且,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各种形式酶进行了比较,得出硅藻土和琼脂珠疏水载体是很好的固定化载体,疏水性琼脂珠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活力比酶粉高46.5%。  相似文献   
19.
从超嗜热需氧古细菌AeropyrumpernixK1中抽提出染色体基因组,经PCR扩增得到磷脂酶A2基因,用带有His-tag标记的pET15b作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P中成功地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过Ni-螯合柱一步得到纯化。SDS-PAGE检测只有一条带,其准确分子量为17,871kD。对纯化后的磷脂酶A2测定其酶活性和生物活性,得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90℃,最适pH范围为7·8~8·2。至此首次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古细菌嗜热磷脂酶A2,这将为以后对该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耐热机制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古细菌研究领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利用微生物细胞或无细胞体系对代谢途径中的多酶体系进行编程和重组,成功合成了大量的功能化合物。但由于多酶体系分散度高,造成体系代谢流速和流量不平衡,代谢效率和产量降低。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天然的多酶自组装复合体,如纤维素小体机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激酶级联通路等。研究表明,这些体系中存在的底物通道效应和协同作用机制是多酶复合体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原因。模拟和借鉴天然多酶体系,并结合生物体中蛋白质与DNA、RNA等相互作用设计和构建人工自组装多酶体系,是提高代谢效率的重要途径。现对蛋白质自组装机器在人工多酶体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