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冬季香蕉果穗用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之后,可提高袋内温度1~5℃,果实低温伤害卑只有1%左右,而未经套袋的达23%~35%,果指长度和径围增加率分别达12%和9%左右,果实产量比对照增加8%~16%。试验结果表明,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是越冬期间香蕉防寒保果和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相似文献   
4.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低温导致香蕉果皮变褐,褐变程度可用提取液的OD_(450)值表示。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OD_(450)增大;还原性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迅速下降;多酚氧化酶底物多巴胺先有增加,接着降低。 低温下,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常温低,PPO和POD的游离态酶活性增高。此外,H_2O_2处理加速果皮变褐,刺激PPO及POD活性;棓酸丙酯处理起相反的效应。故认为香蕉低温褐变是低温损伤、酶促褐变引起的一个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对香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效唑对香蕉试管苗有明显的矮化和延缓生长作用。它与NAA配合使用能促进长根,加快成苗速度,而且苗壮、耐荫。与6-BA配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分化芽的增殖系数。分化芽粗壮鲜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顽固性疾病,制约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因此,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简称Foc4)具有抑制活性的生防菌株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离香蕉林土壤样品中放线菌并进行物种的初步鉴定,测定其对包括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7种病原菌的拮抗活性,获得高活性菌株,以获得解决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策略。【方法】采集多份广西地区香蕉林土壤样品,采用超声波等手段对其预处理,设置多种特异性培养基从中分离放线菌资源,对获得的放线菌进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物种鉴定,以7种病原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抑菌活性菌株,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Foc4的抑菌率进行测定。【结果】从香蕉林土壤中分离出138株放线菌均为链霉菌,其中5株为潜在新种,分别为X1085、X1052、X2052、X3059和X4046;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77株,阳性率为55.8%。20株对Foc4具有抑制活性,其中4株拮抗效果明显,抑制率大于80%,菌株X4050的抑菌率高达93.76%。【结论】初步明确了香蕉林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物种信息,其中部分放线菌为未知物种,活性分析显示一半...  相似文献   
7.
检测香蕉花叶心腐病病原CMV的PAS—ELISA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快速、敏感的免疫学方法,ELISA已被广泛地用于植物病毒的研究与应用性检测方面。在实验室中用PAS-ELISA检测香蕉花叶心腐病病原CMV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无CMV组培苗的有效手段。在香蕉无病毒组培苗工厂化大批量生产中,我们应用此法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剔除病苗,保证产品不带CMV,获得一定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香蕉组织中含有引起非特异性吸附反应的物  相似文献   
8.
侵染香蕉的黄瓜花叶病毒株系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蕉花叶病广东三个代表分离物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六种鉴别寄主上,斑驳类(MM)和断续条纹类(BS)分离物侵染较多的寄主种类诱导较为严重的症状,连续条纹类(CS)分离物侵染能力较弱。电镜观察表明:BS、CS和MM三个代表分离物的粒子呈球状、其粒子直径分别为22.5、24.3和27nm,纯化的病毒粒子电泳相对迁移率分别为0.72、0.56和0.51,在西葫芦上的增殖速度:不管在子叶或真叶,都是MM最快、BS次之、CS最慢。从西葫芦接种叶运转出接种叶的速度:MM和BS相似、CS明显较慢。在烟草上,三个分离物的运转速度和增殖速度以MM最快、BS次之、CS最慢;而且在烟草上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三个分离物除MM维持高浓度的时间较长外,BS和CS的都很短。在西葫芦和烟草上提纯产量,MM类最多、BS类次之、CS类最低。  相似文献   
9.
香蕉种植密度对蕉园光能利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钙对香蕉采后果实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对香蕉成熟过程中水溶性钙的变化及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处理对香蕉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成熟期间,水溶性钙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果实呼吸跃变上升前期,水溶性钙的增加尤为明显,果皮和果肉中水溶性钙含量与采后成熟天数呈正相关。以0.05mol/l和0.1mol/l 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可使香蕉果实呼吸跃变高峰延迟,但没有明显降低跃变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