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与eAMPCa~2及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和生化酶分析法,测定了大鼠在经受束缚加浸水急性应激四小时内,胃组织cAMP Ca~(2+)及在ATP、ADP、AMP和能量代谢的短期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胃粘膜的损害程度。结果发现胃粘膜损害面积密度随着应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胃组织cAMP和Ca~(2+)则进行性降低;两者呈密切负相关;胃组织能量代谢却略有增强。若预先给以CaCl_2,再予应激,则有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继发皮肤损害处的菌群组成。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并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纳入PICC组;31例患者PICC置管处未发生并发症,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PICC置管处的皮肤微生物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对象皮肤微生物的丰度差异。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最佳PICC组分类单元集进行变量重要性分析,并且分析皮肤微生物群对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的鉴别价值。结果 共鉴定出15 24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鉴定水平为99.3%。移除罕见OTU后,保留1 958个OTU。分析表明PICC组和对照组之间皮肤微生物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7个菌群变化最显著。Staphylococcus aureus在PICC组中的丰度显著增加,而代表严格厌氧菌的Burkholderia sp....  相似文献   
4.
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耐害补偿反应可归纳为三种动态类型:1)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2)完全——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3)超越——完全——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其临界指标的建立及其应用可优化棉花病虫害综防决策.以研究害虫防治决策为例,剖析了利用害虫自然种群,人为改变害虫自然种群、人为地接放一定虫量与人工损害模拟等不同测定棉花耐害补偿能力方法的利弊。并探讨改进措施.分析论述了不同量化棉花耐害补偿能力的方法,并就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的建立及其意义作了探讨.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描标在棉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可用于指导防治决策或直接用于防治决策,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就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及其应用的研究方向及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D4+/CD8+比值、腺苷脱氨酶(ADA)与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其对IM患儿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2例IM患儿(IM组),另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95例EB病毒检测阴性的发热患儿(非IM组)和体检健康的7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将IM患儿分为肝损害组(61例)和非肝损害组(41例)。比较外周血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Pearson法分析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IM组ADA高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高于对照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低于对照组(P<0.05),IM组EBV-DNA载量高于非IM组(P<0.05)。IM患儿ADA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493,P<0.05),NLR、CD4+/CD8+比值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19、-472,P<0.05)。肝损害组ADA、EBV-DNA载量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肝损害组(P<0.05)。肝脏肿大、高EBV-DNA载量、高ADA是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高NLR、高CD4+/ CD8+比值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IM患儿ADA增高,NLR、CD4+/CD8+比值降低,与EBV-DNA载量增加以及肝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
脂类介质与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类介质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肝脏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本文介绍了脂类介质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肝损害和肝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欧阳相 《蛇志》1991,3(3):8-9
本文报告尖吻蝮咬伤并心脏受累2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愈19例(95%),死亡1例(5%),并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水稻食叶类害虫等量损害系统与复合防治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自强  沈国清 《昆虫学报》1991,34(3):319-325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 Guenèe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稻苞虫Parnara guttatus (Bremer et Grey)是江苏地区水稻的主要食叶类害虫,取食水稻叶片,导致光合叶面积减少.剪叶模拟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损失率与产量损失率呈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分蘖期、孕穗期、腊熟期分别为 D(It)=72.50759It1.15906、D(It)=141.61737It1.08002、D(It)=25.12434It1.00569.在叶面积损失率相同的情况下,产量损失率孕穗期>分蘖期>腊熟期.试验通过三种害虫的各龄取食量,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叶面积及为害与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生育阶段的经济允许损害水平(EILt).并根据各种害虫的相对潜在取食量,计算了校正等量损害系数,为制订复合防治指标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以等量损害为单位的复合防治指标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运用Pringle法阻断、半肝血流阻断(HVC)后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6,Pringle法阻断)和B组(n=47,HV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内毒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ALT、AST、TBIL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dD-乳酸、内毒素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阻断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手术中运用HVC,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损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CHB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CHB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的CHB患者IL-17A、GP73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的差异,并分析IL-17A、GP73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B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IL-17A、GP73、ALT、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其血清中IL-17A、GP73、ALT、AST及TBiL水平逐渐升高,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CHB组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的IL-17A、GP73、ALT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P<0.05),而白蛋白和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HB患者血清IL-17A、GP73均与ALT、AST及TBiL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中IL-17A、GP7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呈明显相关性,临床中可联合检测用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