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序列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两个新的关于序列复杂性的测度,并以此为指标分析比较了结构基因序列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复杂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无尾两栖类的配偶选择依赖声音通讯。为吸引雌性,雄性可通过增加音节数量或鸣声复杂性的方式提升鸣声吸引力。工作记忆是指在进行复杂认知活动时对过去短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储存的一种记忆程序。目前,大多数无尾两栖类鸣声通讯研究侧重于揭示鸣声信号的功能,但关于工作记忆对雌性配偶选择的影响及其在复杂求偶信号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以锯腿原指树蛙(Kurixalus odontotarsus)为实验对象,利用趋声性实验测试雌性对不同复杂程度鸣声信号的工作记忆。雄性锯腿原指树蛙的鸣声主要包含A音节("呱"音)和B音节("啾"音),两类音节可以组成不同复杂程度的鸣声,如简单的广告鸣叫5A、复杂的组合鸣叫5A2B和5A5B。实验过程中为雌蛙播放不同复杂程度的鸣声刺激对(5A vs. 5A2B及5A vs. 5A5B),然后进行不同时长安静处理(0 s、5 s、10 s、15 s和30 s)。若安静处理后大部分雌蛙仍选择之前播放复杂鸣声的音箱,则认为此次安静处理时长在雌性对复杂鸣声的工作记忆范围内。实验数据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和精确二项分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5A,雌性对组合鸣叫5A2B的工作记忆大约有15 s,对5A5B的工作记忆大约有10 s;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雌性对于5A2B和5A5B的工作记忆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复杂鸣声信号会通过工作记忆影响雌性的行为决策,且工作记忆对复杂鸣声信号进化的影响可能具有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 阐明其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对于理解温带森林生产力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依托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9 hm2动态监测样地, 基于2005和2015年的30 m × 30 m样方内所有胸径>6.5 cm的木本植物的调查数据, 计算各样方的树冠结构复杂性、物种多样性和林分胸高断面积, 结合各样方的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数据, 拟合结构方程模型, 定量分析影响典型阔叶红松林生产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树冠结构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显著正相关, 且树冠结构复杂性对生产力的影响显著高于物种多样性; 树冠结构复杂性对生产力的作用分为树冠垂直分层和树冠可塑性, 其中树冠垂直分层是树冠结构复杂性影响阔叶红松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而树冠可塑性无显著影响; 林分胸高断面积与生产力显著正相关, 其解释权重仅次于树冠结构复杂性, 树冠结构复杂性与物种多样性均通过影响林分胸高断面积对阔叶红松林生产力产生间接影响; 考虑不同树冠结构复杂性时, 坡度和土壤全磷含量代表的环境因素在调节生产力上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 移除树冠垂直分层的作用后两者与生产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可知, 在典型阔叶红松林中, 树冠结构复杂性比物种多样性更有效地解释了生产力的变化, 同时不可忽视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1%乙二醇+2%氯化铵配成的造石液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病模的表现,同时试验迷迭香酸对此病模的影响,为今后研究抗肾草酸钙结石的药物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以1%乙二醇+2%氯化铵配成的造石液每天灌胃,连续28天,诱导大鼠草酸钙晶体形成,建立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尿生化、血生化,解剖取双肾,测定肾组织草酸、枸橼酸等指标。结果:模型组的尿生化、血生化、肾组织草酸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迷迭香酸组(P<0.01)。结论:以1%乙二醇+2%氯化铵成功建立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迷迭香酸对结石病模有非常明显改善作用。应用此模型,对受试药物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察给人们以复杂的群落更稳定的直观印象, 但数学模型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一“悖论”使得复杂性-稳定性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长期的热点。本文对这一领域的数学模型研究进行简要综述。首先对这一论题进行概念剖析, 然后将各类模型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 前者即群落矩阵法, 后者包括相互作用矩阵法、复杂网络数值模拟法和食物网构件动力学法。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群落构建方法和稳定性判断标准, 探求各物种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实现共存的。总体而言, 在随机构建的群落模型中, 多样性和连接度的增长不利于系统稳定; 而在更接近真实自然群落的模型中, 相互作用方式、网络拓扑结构、相互作用强度分布等方面的机制提供了稳定效应, 按此组织的生态网络可达到很高的复杂度。然而, 复杂性-稳定性的研究还远未结束, 当前的模型仍不足以反映自然群落中的复杂相互作用, 稳定性的概念也有待拓展。对这一议题的深入研究在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管理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方式治疗复杂鹿角样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 80例我院治疗的复杂鹿角样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经皮肾镜 +针状肾镜 (needle-perc) 的方式清理结石,B组以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flexibleureteroscope,F-URS)的方式清理结石,术后收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时间,单次穿刺成功率,单位结石量手术时间,清石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完全清石率等参数评估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一期完成,主通道穿刺时间 A组(6± 1.62)min小于 B组(10±3.25)min(P<0.001)。单次穿刺成功率 A组(38/40)优于 B组(32/40)(P<0.05)。主通道清石时间 A组(40.94± 8.09)min和 B组(37.29± 4.19)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处理时间 A组(34.37± 6.68)min小于 B组(49.55± 11.62)min(P<0.05),主通道结石清石效率 A组(0.27± 0.05)cm3/min和 B组(0.26± 0.06)cm3/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清石效率 A组(0.05± 0.01)cm3/min高于 B组(0.03± 0.01)cm3/min(P<0.05)。术后并发症及完全清石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标准通道的辅助手段,needle-perc和输尿管软镜能很好的完成残石的处理,同超声定位穿刺相比较,可视穿刺花费时间更短,穿刺单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相对于软镜处理残石,needle-perc有更高的清石效率。两种方法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清石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7.
生态复杂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简要介绍了生态复杂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生态复杂性研究的背景及若干重要的概念与方法,生态复杂性指生态系统内不同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及有序性,生态复杂性研究的显著特征是:它应用复杂的理论,方法和观点来研究生态与进化问题,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元胞机法和遗传算法,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适应复杂系统,处于混沌的边缘或临界态,内部作用是生态系统复杂化,有序化及自组织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复杂精细显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浑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总结作者所在科室多年来护理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经验,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75例(75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用药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卧位的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7例(76.0%),视力不变13(17.3%)例,视力下降5例(6.7%),28例眼内异物患者均经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相关手术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满意度达98%以上,医生满意度达100%。结论: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单发肾结石且结石直径均≤ 2 cm的患者1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90 例,A组采取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采取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尿Kim-1 及血清NGAL、Cys-C水平,评估患者肾功能。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6 h、12 h、24 h、72 h尿Kim-1 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A 组术后48 h尿Kim-1 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6 h、12 h、24 h尿Kim-1 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 6 h、12 h、24 h、48 h、72 h血清NGA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前2 h、术后6 h血清Cys-C 水平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2 h、24 h、48 h、72 h血清Cys-C 水平均A 组均高于B 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 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对患者肾功能造成损伤,但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肾小球损伤更为严重,经皮肾镜下钬激 光碎石术对肾小管损伤较为严重,临床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收 治的118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M 组,62 例)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 (S组,56 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S 组相比,M组的手术时间更长,冲水量更多,但手术中出血量 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组术后血肌酐(Scr)、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后费用均小于或短于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发热、出血、介入栓塞、结合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MPCNL患者相比行SPCNL患者术后效果更好,临床上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选择手术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